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就诊居民对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感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就诊居民的需求,我们对就诊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社区卫生服务正在承担起人们医疗保健的重任;距离近和服务态度好是患者选择社区医疗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在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成药和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效果好位列中医药优点的第一位;医务人员应用中医技术得到就诊居民的认可;中医药服务的医疗价格得到认可;对中医药服务的总体评价较高;增加服务项目和提高诊疗水平是患者对中医药的期待。目前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已经承担了一定比例的任务。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素质和生活水平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的两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心包经的动力机制。方法:采用两极脉冲式经络测量法对人体心包经的导电性进行了系统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经脉线与心包经的古典定位描述一致;经脉线近心端导电性强于远心端,非关节处导电性强于关节处;经穴导电量分布有峰谷变化;经脉电特性与神经生理和心理特质关联。提示:实验经脉线本身具有整体性,且与脏腑相关;经脉电活动呈现方向、强度、节奏等动力学特征。为经络研究奠定了更为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3.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与激素、酒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构成及特点,为临床上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143例(235髋),按病因分组,并对坏死程度、性别比例、激素使用情况以及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发病进行分析。结果酒精性48例占33.6%,激素性71例占49.7%,酒精 激素性5例占3.5%,病因不明19例占13.3%。就诊病人以中期较多,女性患者没有因酒精引起的股骨头坏死,而因激素引起的却多于男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发病涉及多个系统的疾病。结论提高激素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意识,定期对这一高危人群进行排查,是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的关键;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预防要做到少量、间断饮酒,尽量不饮酒。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芥子咳喘贴早期安全性,为新药临床试验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日本大耳白兔和Hartley豚鼠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肤用药急性毒性试验观察空白对照组、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芥子咳喘贴高剂量组日本大耳白兔用药后的一般状况及血生化等;单次及多次给药完整皮肤刺激试验观察日本大耳白兔皮肤有无红斑、水肿,以及上述变化恢复情况和时间;通过过敏试验观察Hartley豚鼠皮肤过敏情况。结果: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芥子咳喘贴高剂量组对日本大耳白兔一般状况无显著影响,其死亡率为0%,肉眼观察皮肤、脊神经及各脏器未见显著异常改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芥子咳喘贴高剂量组肝脏、肾脏质量及脏器系数显著降低(P<0.05),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日本大耳白兔血脂、肝功、肾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芥子咳喘贴单次给药后,各观察时间点日本大耳白兔给药部位皮肤刺激评分均为0分,多次给药改后,其刺激强度平均分值1.5分,为轻度刺激;未引起Hartley豚鼠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结论:芥子咳喘贴经急性毒性试验、单次及多次给药完整皮肤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均未出现毒性反应,具备无毒、低刺激、无致敏性特点,经皮肤给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5.
中医治未病的本质是健康管理,分子版治未病是新一代中医精准健康管理。本文针对传统中医药理学与治未病的发展现状和瓶颈问题,以及系统生物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在中医治未病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和用途,探索建立基于中医药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新一代中医药技术装备的分子版治未病知识网络体系——中医精准健康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技术方法与临床应用体系,客观描述和评价"病-证-症"之间及其与各种致病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实现传统中医治未病的客观化辨识、生物学大数据分析、精准化健康管理和干预,为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精准健康管理体系(precise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MS-TCM)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6.
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58载,认为"随证治之"是对中医治法的高度概括,是针对"观其脉证"获知的"主证"知犯何逆"把握的"主变"而抓的"主方",对如何择用有效方药"随证治之"进行深入探索,将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成歌诀,并阐发其内涵,对于从事中医临床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古籍中治疗温病伏暑的遣方用药规律,以期为后世医者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数据来源,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古籍中治疗温病伏暑方剂、中药,采用SPSS 19.0及SPSS Clementine软件进行统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5种古籍内治疗温病伏暑用方55个,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益元散(5.88%)、五苓散(5.04%)、黄连消暑丸(4.20%);谈及伏暑用药148种,排除甘草外,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茯苓(4.74%)、半夏(3.23%)、黄连(3.03%);治疗伏暑药对前3名配伍依次是半夏-茯苓、白术-茯苓、厚朴-扁豆;常见治疗伏暑的药物组合是泽泻-猪苓-茯苓、泽泻-白术-茯苓。结论:半夏-茯苓、白术-茯苓、厚朴-扁豆、泽泻-茯苓、生地黄-麦冬配伍具有伏暑治疗特色;益元散、五苓散、黄连香薷饮等为治疗伏暑常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升降散体外抗流感病毒A/PR8/34/H1N1株的作用。方法 以磷酸奥司他韦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在狗肾细胞株水平上,测定流感病毒的病毒滴度,计算流感病毒的半数细胞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测定阳性对照药和升降散的细胞毒性,得到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和半数中毒浓度(TC50);通过3种不同的给药方式体外观察升降散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感染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的作用影响,采用CCK8法计算升降散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感染的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计算药物的抗病毒有效率(ER);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给药后12、24、48 h动态检测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升降散抗病毒作用机制。结果 病毒滴度测定流感病毒PR8的TCID50为10-5.20;药物毒性测定得到磷酸奥司他韦和升降散的TC0分别为0.25、6.25 mg/mL,TC50分别为0.76、9.69 mg/mL;3种给药方式下的升降散组和磷酸奥司他韦组的细胞存活率高于病毒对照组(P <0.05),在最大无毒浓度下升降散直接灭活抗流感病毒的ER为...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翼腭窝区精准电针刺激技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就诊的4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使用SAS 9.1软件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翼腭窝区精准电针刺激疗法)和对照组(标准西药疗法),每组20例,每周治疗2次,12周为1个周期。通过鼻窦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Lund-Mackay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在鼻窦CT扫描全部浑浊、部分浑浊情况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各窦腔情况上均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左侧上颌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亦显示,治疗组在多项指标上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翼腭窝区精准电针刺激疗法在治疗慢性鼻窦炎方面显示出明显疗效,且在影像学的改善上效果优于标准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0.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它构架了中医学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与方法。《黄帝内经》受《周易》哲学思想及先秦诸子思想的影响,既蕴涵了"防患于未然"的预防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又融合了道家崇尚恬澹无为、重视"神""气"的主张,同时与人体的生理特点相结合,形成较为完备的中医养生保健体系。《内经》开篇即高度概括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纲领:"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通过研读《内经》,我们将其蕴涵的养生思想总结为未病先防、天人相应、形神共养三个方面,现分述其学术渊源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