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宗气不足证临床表征医案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宗气不足证临床常见症状、体征,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54年1月-2013年10月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1985年1月-2013年10月所收录期刊中129则宗气不足医案,将医案中所含有的症状、体征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初步归纳宗气不足证常见临床表征。结果宗气不足证主要症状为气短,动则加重、甚则气喘;伴见症状为面色白或晦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不寐、头晕、目眩等;常见并发症状为心肺气血运行不畅之胸闷、胸痛、心悸、紫绀、咳嗽等,脾虚不运之纳呆、便溏、腹胀,阳虚气化失利之四肢逆冷、畏寒、浮肿、小便不利、口干。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医案报道中宗气不足证的临床表征,为规范宗气不足证临床诊治、阐释其科学内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分析"肢体困重"的字义,试图明确"肢体困重"的定义,探索其主要病机和量化方法。研究表明:肢体困重是"一种患者的主观感受,意指四肢和(或)躯体额外的负重感,重则如包裹束缚、活动量减少"。肢体困重的病机实责痰湿,虚责于阳虚、气虚。以等级法为主辅以数字模拟法、量表法的测量方法,有利于对肢体困重严重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关于生物体被扰动后(如基因改变和环境变化)其代谢物(内源性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代谢组学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这与中医证候的“时相性”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以从多指标、多层面分析中医证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张家山汉墓竹简《脉书》的“牡痔、牝痔”病名,以病变形态比附男、女外生殖器,保留了牡、牝的原始意义;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是以肛门口以内的肿大物为牝痔,以外者为牛十痔,是牡、牝的引申意义。隋唐时期的“牡痔、牝痔”,或以病变形态命名,或以病变部位命名。唐代名医许仁则对痔的分类趋于完备。牡痔、牝痔命名,主要与病变部位、病变形态、病变形态与性征的比附及阴阳思想对医学的渗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温病条辨》三焦辨证下温热类病证药物使用规律和特点.方法:筛选《温病条辨》中治疗温热类病证的方剂,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Excel及SPSS Modeler 18.0对高频药物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及关联规则分析,挖掘《温病条辨》治疗温热类病证用药规律.结果:对上焦32首方剂,中焦31首方剂,下焦30首方剂进行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清法类方药干预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中医药治疗HIV/AIDS患者提供进一步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方法 文献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1月1日中文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的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相关研究报告;预先制定详细而严格的选择流程和纳入标准,进行研究筛选、偏倚评价、数据提取、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工作;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15篇随机对照研究,共涉及2 071例患者,其中13篇(86.67%)研究报告被认定为质量较高,评价属低偏倚风险。清法类方药的治疗方式在对CD4细胞计数水平恢复(SMD=0.73,95%CI:0.29~1.16)、免疫功能重建有效率提升(RR=2.15,95%CI:1.21~3.82)、控制HIV病毒载量(MD=-0.32,95%CI:-0.60~-0.03)、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S...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包括痰证、血瘀证、痰瘀互阻证)血浆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寻找不同痰瘀证候的特异性标志蛋白群。方法收集146例北京地区汉族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痰证、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和非痰非瘀类证候患者及37名健康对照的血浆样品,采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E)方法进行电泳和图像扫描及差异度分析,找出不同痰瘀证候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从凝胶上切取相应差异蛋白质斑点,酶切后于Q-TOF-MS仪上进行二级质谱分析,进一步采用Fisher判别法对差异蛋白进行典型性分析,筛选出能够显著区分不同痰瘀证候可能的标志蛋白群。结果在组间匹配变异度超过100%的11个斑点中除2个斑点未确定外,发现有7种不同的蛋白质。经对这9种不同的蛋白质进行典型性分析后发现:能区分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群间的血浆标志蛋白群可能是结合珠蛋白前体和纤维蛋白原γ链;能区分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痰瘀类证候与非痰瘀类证候的血浆标志蛋白群可能是纤维蛋白原β链和载脂蛋白AI前体;能区分痰证与痰瘀互阻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是纤维蛋白原γ链、白蛋白和载脂蛋白AI前体;能区分痰证与瘀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是结合珠蛋白前体、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白蛋白和补体C4;能区分瘀证与痰瘀互阻证可能的标志蛋白群是白蛋白和肾上腺髓质素结合蛋白前体。结果还发现上述可能的标志蛋白的表达差异可随痰瘀证候间不同的传变方式而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获得了可显著区分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痰瘀证候及痰瘀类证候与非痰瘀类证候间可能的标志蛋白群的特异性组合,及在功能蛋白质水平上有关痰瘀证候的传变主要是由痰致瘀进而形成痰瘀互结的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18.
心藏象理论,发展至明清己日臻成熟。对惊悸、怔忡从病因及临床表现都有详细的鉴别,对"心肾相关,水火既济"理论的阐述更为准确与详尽。脏腑辨证方法更加完善,并与其他辨证方法互参。温病学说发展成熟,中西医汇通思潮开始出现。心藏象理论得以发挥与创新。在胸痹治法方药方面,活血化瘀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心藏象理论认识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19.
柏冬  范斌  牛晓红  宋剑南 《中草药》2010,41(3):387-39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桂枝汤中多个有效成分的系统内标方法(SIS)。方法以桂枝汤中芍药苷为内标,测定芍药苷与甘草苷、肉桂酸、桂皮醛和甘草酸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甘草苷、肉桂酸、桂皮醛和甘草酸,并与外标一点法(ACV)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ACV与SIS测定5批桂枝汤中的5种成分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准确测定桂枝汤中5种成分。结论SIS方法既能同时测定中药中多个成分的量,又能简化实验操作,有望成为适合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评价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血府逐瘀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血府逐瘀汤组。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复制MI/RI模型,检测再灌注后各组大鼠血清CK,LDH-L以及IL-1β,IL-6,IL-10含量,并在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能降低血清IL-1β,IL-6水平,促进IL-10的表达(P0.01),同时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血清CK及LDH-L含量有所下降,但与模型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血府逐瘀汤对MI/RI大鼠有保护作用,与调控炎症反应并保护心肌超微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