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99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个性化饮食护理在老年进展期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放疗的54例老年进展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食管癌放疗患者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全程实施个性化的饮食护理干预,针对每一位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性格、理解沟通能力、相关基础疾病等采用不同的饮食护理措施,分析个性化饮食护理的应用效果。 结果 在近期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5%,高于对照组的7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44.4%和18.5%,对照组分别为51.9%和25.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食欲减退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40.7%,而对照组食欲减退发生率为7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参照EORTC QLQ-C30评分,观察组在躯体、角色、认知功能等各方面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为92.6%,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老年进展期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个性化饮食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放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患者放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7外显子G894T突变和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突变与苏皖地区汉族人群早发冠心病(PCAD)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131例PCAD患者(PCAD组)和13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冠心病者(对照组)的eNOS和MTHF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判定其基因型并统计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 eNOS基因G894T多态性在PCAD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x2=2.072,P=0.355)和T等位基因频率(x2=0.727,P=0.3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THFR基因C677T基因型在PCAD组CT和TT型分布均高于对照组(x2 =14.290,P=0.001),T等位基因频率亦高于对照组(x2=16.339,P =0.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MTHFR基因C677TTT基因型是PC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NOS基因G894T多态性可能与苏皖地区汉族人群PCAD发病无关;MTHFR基因677C/T多态性的TT基因型可能增加苏皖地区汉族人群PCAD的患病风险,T等位基因可能是PCAD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内眦赘皮矫正术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过内眦点的水平线上横向切开内眦赘皮及其内纵向的眼轮匝肌,去除切口上、下多余的三角型皮肤和与皮肤粘连的眼轮匝肌,矫正内眦赘皮。以达到开大睑裂和加强其它手术效果的目的。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内眦赘皮消失,内眦形态良好,睑裂增大2~4mm,无明显的手术瘢痕,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水平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的手术方法适用于任何形式的内眦赘皮。手术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手术瘢痕不明显,可与其它手术同期完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研究雷替曲塞抑制裸鼠MGC-803胃癌移植瘤的生长,初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把24只裸鼠随机分为3 组,每组8只。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雷替曲塞5 mg/kg),高剂量组(雷替曲塞12 mg/kg)。每周经腹腔注射给药2次,持续2周。详细记录裸鼠精神状态、体重以及肿瘤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Ki67及PCNA蛋白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tting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治疗期间雷替曲塞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裸鼠体重均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7.54%、4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显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Ki67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8.95%、42.16%,PCNA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1.36%、37.2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ting法表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替曲塞可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提高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PPH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O.9%氯化钠注射液。以警觉一镇静(OAA/S)法评定两组患者给药后镇静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术后2,4,8,12,24 h的疼痛程度,并记录追加镇痛药、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后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镇静评分为5分、4分的例数分别为35,5例,对照组分别为38,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 h,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2.5±0.6)分、(2.8±0.5)分、(3.5±0.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有3例(7.50%)、对照组有12例(30.00%)患者要求使用镇痛药,观察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明显减轻PPH患者术后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真武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466.24±42.51)%、24 h尿蛋白含量(1.35±0.19)g/d、肌酐清除率(69.21±9.45)mL/min等肾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HbA1c(7.67±2.20)%高于对照组,而2 hPG(7.79±1.98)mmol/L、FPG(4.14±1.77)m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7、3.790、5.185、4.501、4.813、3.807,P<0.05)。结论采用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提升疗效,并能改善肾功能和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本院上报的10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发生率女性略高于男性,老年患者发生率最高,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附件损害,抗感染药发生率最高。结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及尿微量蛋白水平,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按病程将糖尿病肾病病人分成三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脂蛋白、肾功能及尿微量蛋白水平。结果:B组及c组病人之和占总糖尿病肾病病人71.43%,且年龄较大(P〈0.05);病程较短的糖尿病肾病病人空腹血糖高于其它各组(P〈0.01),TG、LDL-C、APOB及LPA高于病程较长组,且三组都低于单纯糖尿病组,而肾功能各项及尿微量蛋白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CysC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糖及脂蛋白代谢紊乱,尿微量蛋白结合血脂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讨活性氧簇(ROS)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在丹参提取物改善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组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提取物(1.5 g·kg-1)组、ROS抑制剂组[N 乙酰 L 半胱氨酸(NAC),20 mg·kg-1]、丹参提取物+NAC组(1.5 g·kg-1+20 mg·kg-1),每组12只。以逆行胆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1 ml·kg-1)法建立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模型,各组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qd,持续5 d。处死大鼠,测量腹水量、右肺干质量、右肺湿质量,计算湿质量/干质量(W/D)比值,采用苏木精 伊红(HE)染色法对大鼠肺组织病理症状进行Holfbauer评分,以全自动血气分析检测仪检测动脉血中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6(IL 6)水平,ROS检测试剂盒检测肺组织中RO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 1(caspase 1)、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水量、W/D比值、Holfbauer评分、PaCO2、TNF α、IL 6、ROS水平、NLRP3、caspase 1、AS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aO2、OI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处理组大鼠腹水量、W/D、Holfbauer评分、PaCO2、TNF α、IL 6、ROS水平、NLRP3、caspase 1、AS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aO2、OI显著升高(P<0.05);与丹参提取物组及NAC组分别比较,丹参提取物+NAC组大鼠腹水量、W/D、Holfbauer评分、PaCO2、TNF α、IL 6、ROS水平、NLRP3、caspase 1、ASC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aO2、OI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丹参提取物可以保护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的肺组织,可能通过下调ROS-NLRP3炎症小体信号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上颌窦内提升术治疗上颌窦内垂直骨量不足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8例上颌窦内垂直骨量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水压法组(n=30)和冲顶法组(n=28)。水压法组采用水压法治疗,冲顶法组采用冲顶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上颌窦底提升高度、骨吸收高度、种植体存留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上颌窦底提升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水压法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冲顶法组(P <0. 01)。术后6、12、24个月,两组骨吸收高度逐渐增高(P <0. 01);术后6、12、24个月,水压法组骨吸收高度明显低于冲顶法组(P <0. 01)。两组种植体存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中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上颌窦黏膜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水压法和冲顶法治疗上颌窦内垂直骨量不足患者均能够有效提升上颌窦底高度,种植体留存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水压法较冲顶法近远期吸收少,患者术后疼痛感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