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52篇
  免费   1810篇
  国内免费   825篇
耳鼻咽喉   675篇
儿科学   736篇
妇产科学   377篇
基础医学   1373篇
口腔科学   722篇
临床医学   4551篇
内科学   3420篇
皮肤病学   312篇
神经病学   1918篇
特种医学   805篇
外科学   1935篇
综合类   5427篇
预防医学   1947篇
眼科学   378篇
药学   1933篇
  225篇
中国医学   1971篇
肿瘤学   482篇
  2024年   490篇
  2023年   1941篇
  2022年   743篇
  2021年   426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558篇
  2018年   464篇
  2017年   903篇
  2016年   982篇
  2015年   996篇
  2014年   1444篇
  2013年   1396篇
  2012年   1913篇
  2011年   2196篇
  2010年   1968篇
  2009年   2017篇
  2008年   1877篇
  2007年   1696篇
  2006年   1454篇
  2005年   1207篇
  2004年   1095篇
  2003年   933篇
  2002年   768篇
  2001年   579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康复医学教学的经验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康复医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发展迅速,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模式的需求,我校在中医学临床专业本科教育中已将康复医学作为限选课。我校针灸学专业的本科生,后期有一部分分化为中西医结合康复方向,在其专业课程设置中,现代康复已作为必修课。以上两门课程均由本教研室承担。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前者偏重于临床医师的通科教育,后者较多偏重于康复治疗技术。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两门课程教学特点的对比分析,探寻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侧重点,总结经验,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并为我校2005年新开设的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的后期专业课程教学做准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的CT与MRI表现,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颅脑CT、MRI表现。急性期(发病<1周)11例,亚急性期(发病12周)6例,慢性期(发病>2周)4例。4例位于上矢状窦,6例位于上矢状窦并直窦、大脑大静脉及大脑内静脉,3例位于上矢状窦并横窦乙状窦,4例位于横窦并乙状窦血栓,2例位于下矢状窦,1例位于海绵窦,1例位于大脑上静脉并吻合静脉。结果 CT平扫18例,9例出现上矢状窦或窦汇高密度三角征,4例伴随横窦、乙状窦半月形高密度征,12例出现非动脉供血区出血性脑梗死,2例出现脑叶外周血肿;增强CT静脉造影(CTV)18例,全部显示血栓的直接征象,即静脉窦内充盈缺损。MRI检查15例,9例于T2WI和FLAIR序列上出现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被混杂信号影所代替,7例出现非动脉供血区出血性脑梗死,2例出现脑叶外周血肿并血管源性水肿;15例MRV显示静脉窦血栓12例,表现为受累的静脉窦或静脉不显影、狭窄或充盈缺损区。结论 CT与MRI检查是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有效方法,CT静脉造影(CTV)、MR静脉造影(MRV),多能显示血栓的直接征象,使该病诊断正确率显著提高,但是MRV对静脉窦血栓诊断存在较多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 MDR1)基因多态性与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环孢素( CsA)治疗所致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移植术、术后应用含CsA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并至少随访12个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sA治疗后是否出现肾损害分为肾损害组和无肾损害组。应用患者心脏移植术后检测CsA全血浓度时留取血样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根据HapMap数据库提供的位点信息,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 MS)技术测定MDR1基因16个标签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应用dbSNP数据库进行SNP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的比对,应用非条件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SNP多态性与CsA所致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65例患者。肾损害组19例,男性17例,女性2例;年龄18-59(44±13)岁。无肾损害组46例,男性39例,女性7例;年龄14-71(42±15)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ALDI-TOF MS检测获得的2组患者16个tag 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与dbSNP数据库数据比较以及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非条件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DR1基因16个Tag 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与肾损害组患者CsA肾毒性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DR1基因多态性与心脏移植受者CsA治疗所致肾损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回顾分析2011-2013年北京市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分析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上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方法:收集同期每月份北京市52家三级医院数据,包括抗菌药物使用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比例、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等,对各月情况进行纵向比较。结果:两年来北京市抗菌药物使用量未见明显增长,其中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用药金额比例最大为2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61.39%降到43.78%,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降至9%左右,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74.57%下降到33.73%,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术前0.52h内给药的百分率由50.98%提升到93.61%,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h的比例从33.37%提升到55.9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70.37降到33.08。结论:北京市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的成果,抗菌药物的使用在逐渐合理化。  相似文献   
995.
患者因脑积水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出现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加用保肝药物并停用相关药物后,患者转氨酶数值下降明显。经过多次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患者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均被控制。但治疗过程中,在药物选择和用法方面仍需改进,还应密切观察患者肝肾功能变化情况,及时停用相关药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系统总结铋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不良反应。方法:检索pubmed、万方、CNKI等数据库中与含铋剂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文章。结果:铋剂相关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系统最为常见,如腹痛、腹泻、黑便和厌食、恶心/呕吐、口腔金属味、便秘等;其次为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及皮疹、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等,与益生菌和乳铁蛋白联用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铋剂相关的不良反应大多轻微、短暂和可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系统评价雷公藤用药者生殖毒性发生率。方法以"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toxicity"、"reproductive"、、“side effect”、“adverse”、“safety”和“tolerability”为关键词在CMCC、CBMDisc、CNKI、VIP、万方、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8个数据库检索用药者生殖毒性的临床研究,采用MetaAnalyst进行合并,并做亚组分析。结果共56篇文献入选,总生殖毒性发生率为17.9%(95%CI:14.1%~22.5%),儿童和成人发生率分别为24.4%(95%CI:13.3%~40.3%)和15.7%(95%CI:11.9%~20.4%);24个对照研究显示,用药组生殖毒性风险是对照组的5.1倍(OR95%CI:3.2~8.2),月经紊乱、闭经和精子活力下降合并发生率为17.6%(95%CI:13.4%~22.7%)、27.7%(95%CI:18.4%~39.3%)和20.3%(95%CI:11.3%~33.7%);亚组分析显示提示用药时间越长,发生月经紊乱的风险越高。敏感性分析显示高质量研究合并后与总的合并值接近。结论雷公藤用药者生殖毒性的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对生殖毒性的防治。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我院前列地尔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2年度前列地尔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表现、处理方法与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其不良反应特点。结果前列地尔不良反应报告45例,30岁以上居多,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外周血管系统、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静脉炎、皮疹、头晕、头痛,多数发生在用药0~3天后。结论应加强前列地尔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早预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XC)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两种模型,MTT法测定YXC预处理后HUVEC存活率,探讨YXC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YXC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YXC内皮保护的作用机制。结果 YXC的最大无毒浓度为500μg·m L^-1。将250、125、62.5μg·m L^-13个浓度作为YXC的实验浓度;YXC孵育24 h后可明显升高Ox-LDL诱导的HUVEC的存活率(P〈0.05),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YXC孵育24 h后可明显升高TNF-α诱导的HUVEC的存活率(P〈0.05)。250和125μg·m L^-1YXC可显著降低HUVEC细胞的凋亡率。结论 YXC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究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Ms)与动静脉畸形(AVMs)的结构差异和对于放射外科治疗反应的不同.方法 实验样本共33例,包括放射外科治疗后的CMs 3例,放射外科治疗后的AVMs 3例,未经照射的CMs 6例,未经照射的AVMs 17例和健康对照4例.取材后立即处理,并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5组间的超微结构差异.结果 CMs显示管腔直径与血管壁的厚度较大而且缺乏内皮下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CMs放射外科治疗后形成部分蛋白质凝块(管腔的19% ~22%),在放射治疗后长达6年后也未出现完整的血管闭塞.AVMs观察到由纤维蛋白血栓组成永久性的血栓,使血管完整的闭塞(管腔的91% ~ 98%).照射诱导病灶周围的脑组织发生神经元丢失和神经原纤维变性.结论 CMs与AVMs的血管结构及细胞成分的不同导致它们对放射外科治疗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