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211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74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55篇
  3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近年来研究较多有潜在致死风险的睡眠呼吸类疾病,其发生发展机制主要是侵袭上气道狭窄、阻塞,或因上气道塌陷,伴有呼吸中枢神经调节因素障碍的低通气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OSAHS目前已对人群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是全身多种疾患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且其作为临床中常见病与多发病,已日渐  相似文献   
22.
目的:确定中国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相关基因突变的患病率,并探索潜在的基因型-表型关系。方法:根据2010年修订的国际专家组的ARVC诊断标准,对32例有症状且临床诊断为ARVC的汉族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进行研究。结果:18例(18/32,56.3%)患者中发现了4个桥粒基因PKP2、desmoplakin(DSP)、desmoglein-2 (DSG2)、desmocollin-2(DSC2)中17个突变,包括6个新突变(6/17,35.3%);非桥粒基因未发现突变。32例患者检测到的突变中,PKP2突变11例(11/32,34.4%),DSP突变3例(3/32,9.4%),DSG2突变3例(3/32,9.4%),DSC2突变4例(4/32,12.5%)。5例(5/32,15.6%)患者出现多个突变。基因型-表型分析未显示携带突变患者与未携带患者的任何差别。结论:PKP2突变是本组ARVC队列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在本研究中未发现非桥粒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控制心率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Y组)和倍他乐克组(B组)。Y组患者静脉恒速泵注右美托咪啶,浓度4 mg/L,输注速度0.05μg/(kg·min),最长输注时间10 min。B组患者含服倍他乐克50 mg,观察时间1 h。2组心率降至70次/min以下的患者立即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结果 2组冠状动脉成像时(t2)、结束时(t3)的Sp(O2)、R以及Y组t2、t3时的BP分别与用药前(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2、t3时的BP分别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2、t3时的HR分别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t2、t3时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点R、Sp(O2)以及t1时的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2、t3时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BP明显低于Y组;2组t2、t3时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HR明显快于Y组。结论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右美托咪啶控制心率较倍他乐克效果明确、起效迅速、心率水平控制理想且无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24.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误诊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邯郸市第一医院2002—06~2008—02发生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的首诊误诊45例,从病发症状、临床表现、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避免发生化脓性脑膜炎误诊提供了实际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氧自由基损害和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及瑞舒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将8只Wistar -Kyoto 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32只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3.125 mg/(kg· d)、瑞舒伐他汀中剂量组6.25 mg/(kg· d)、瑞舒伐他汀高剂量组12.5 mg/(kg· d)和SHR 对照组,每组8只。给药大鼠分别每日给予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1 mL蒸馏水灌胃;SHR 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蒸馏水灌胃,测量血压。4周停药,3天后麻醉状态下提取心肌组织,用比色法检测SOD、MDA、NO 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ET 的表达,PCR 法测定SODmRNA 的水平。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OD 活力、SODmRNA 表达、NO 含量下降,MDA 含量、ET -1的表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 <0.05。瑞舒伐他汀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 <0.05),且呈剂量相关性。瑞舒伐他汀干预后SHR 大鼠血压下降,但无剂量相关性。结论 SHR 大鼠存在氧化应激反应的增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NCPAP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气促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呻吟消失时间、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辅助通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拉贝洛尔联合甲基多巴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和甲基多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动脉压的变化情况以及母婴结局。结果2组孕妇治疗后平均动脉压以及24h蛋白尿量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胎心异常、提前终止妊娠、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硫酸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和甲基多巴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注射液对心肾综合征(I型)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脑钠肽(BNP)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水平变化及肾血流谱的影响。方法将心肾综合征(Ⅰ型)患者14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2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BNP、cTnT及CK-MB水平。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参数。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BNP、cTnT及CK-MB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肾脏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D及V均高于治疗前,RI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保护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肌细胞的再损伤,改善心脏功能,同时可减轻肾脏血流动力学阻力,增加肾脏血流灌注,起到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用数学模型实现无创颅内压监测的现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CH)严重时将导致脑疝,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监测颅内压,并根据颅内压选择治疗措施,也是治疗合并颅内高压疾病(intracranial diseases combined with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DICH)的前提。目前临床采用的成熟的监测颅内压技术均为有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合并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基底核区合并脑室出血患者85例,分为显微组50例和常规组35例,显微组行小骨窗显微镜血肿清除术,常规组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均置管脑室外引流。记录2组术后血肿消除情况及并发症,随访观察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显微组的血肿清除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血肿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显微组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小骨窗显微镜血肿清除术加脑室外引流术,能有效清除基底核区合并脑室血肿,减轻血肿复发,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