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93篇
  1篇
中国医学   12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21.
目的:探讨加味散偏汤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大鼠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硝酸甘油,10 mg·kg-1)、利扎曲坦组(0.89 mg·kg-1)、加味散偏汤高、中、低剂量组(12.96、6.48、3.24 g·kg-1)。腹腔注射硝酸甘油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测试大鼠眼眶和足底痛觉敏感[机械痛阈值(MPT)]行为学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核(TNC)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TNC区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iNOS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TNC区iNOS、p38 MAPK和IL-1β mRNA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222.
目的 探究月见草对角叉菜胶诱导肺水肿模型大鼠的预防作用,为临床治疗肺水肿提供参考。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模型组(FSZ,20 mg·kg-1)、地塞米松组(DEX,0.075 mg·kg-1·d-1)、低剂量月见草组(YJC-L,1.75 g·kg-1·d-1)以及高剂量月见草组(YJC-H,7 g·kg-1·d-1),每组10只,给药7 d后胸腔注射10 mg·mL-1角叉菜胶致炎建立肺水肿模型。致炎48 h后,计算肺含水量与湿干比;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和干扰素-γ(interfero...  相似文献   
223.
岳孟茹  汪坤  纪晓宁  杨艳华  雷震  马鸣  赵旭 《中成药》2023,(12):3930-3936
目的 探究大黄醇提物对氯化血红素诱导损伤后HT22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HT2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大黄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25、12.5、6.25μg/mL),给药干预24 h后,以40μmol/L氯化血红素诱导3 h建立细胞脑出血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Bcl-2)、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eclin1及P62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和Bax/Bcl-2、caspase-3、Beclin1、LC3蛋白表达升高(P<0.01),P62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醇提物各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P<0.01),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和Bax/Bcl-2、caspase-3、Beclin1、LC3蛋白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224.
目的 研究木贼麻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木贼麻黄二氯甲烷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并依据其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木贼麻黄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为黑麦草内酯(1)、异黑麦草内酯(2)、3,9-二羟基-猕猴桃内酯(3)、洋川芎内酯Ⅰ(4)、paeoveitol B(5)、α-松油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6)、桃金娘烯醇-β-D-葡萄糖苷-6′-O-乙酸酯(7)、cheonnyunchol A(8)、布卢姆醇B(9)、(6R,7Z)-9,10-二羟基-4,7-巨豆二烯-3-酮(10)、(6S,9R)-2-hydroxy-4-(2,6,6-trimethyl-4-oxo-cyclohex-2-enyl)-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11)、蚱蜢酮(12)、3,5,6-trihydroxy-7-megastigmen-9-one(13)、菜豆酸(14)、脱落酸(15)、楝叶吴萸素B(16)、苜蓿素(17)、柯伊利素(18)、异鼠李素(19)、herbacetin 7-methyl ether(20)、...  相似文献   
225.
运用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结合HPLC、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从山桃仁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结合1D-NMR、2D-NMR、HR-ESI-MS、UV、IR、圆二色谱(CD)和计算ECD等方法,鉴定其分别为(2R, 3R)-5, 7, 4′-trihydroxy-3′-methoxy-3-formylflavan-3-ol-5-O-β-D-glucopyranoside(1)、(7R, 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6″-benzoyl alcohol-9-O-β-D-glucopyranoside (2)、(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β-D-glucopyranosid (3)、2-methoxy-4-(2-propenyl)-phenyl-O-β-D-glucopyranoside (4)、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propane-1,3-diol (5)。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5为首...  相似文献   
226.
目的 近年高尿酸血症已成为高发代谢性疾病,但其相关实验动物模型尚无统一规范,该文对2000年11月—2022年10月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以构建更符合人类发病机理与人体尿酸代谢更接近的动物模型。方法 检索并筛选出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相关文献,通过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对其造模动物、造模原理、造模方法、造模途径、造模时间、检测指标等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 建议使用SD大鼠或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进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复制;采用氧嗪酸钾灌胃的方式;造模时间为12~16 d;指标检测建议选取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E)、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肝肾脏器指数。结论 现有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种类复杂多样,特征各异。通过文献挖掘和系统化分析,对其应用规律及潜在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为建立稳定可靠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7.
目的 优化怀菊花总黄酮富集纯化工艺,并考察其抗炎活性、成分组成。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解吸体积分数、乙醇解吸体积、水除杂体积为影响因素,解吸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富集纯化工艺。采用CCK-8法检测总黄酮对ox-LDL诱导HUVECs细胞的增殖作用,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水平。HPLC法分析总黄酮成分组成。结果 最佳条件为乙醇解吸体积分数80%,乙醇解吸体积2 BV,水除杂体积4 BV,解吸率为84.93%,纯度为52.71%。与ox-LDL组比较,不同剂量(25、50、100μg/mL)总黄酮组HUVECs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P<0.01),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总黄酮含有木犀草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香叶木素、金合欢素、异绿原酸A。结论 该方法简便高效,可用于富集纯化具有抗炎活性的怀菊花总黄酮。  相似文献   
228.
目的 对单菌多次级代谢产物(One strain many compounds, OSMAC)策略在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研究中所应用的OSMAC策略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结果 近年来所应用的OSMAC策略主要包括改变培养基、改变培养条件或培养状态、混合培养、化学表观遗传修饰、添加酶抑制剂或其他物质等。结论 OSMAC策略在激活微生物沉默基因、增加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OSMAC策略与新技术结合必然会成为发现新药和先导化合物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2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分析期刊与专利文献中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筛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近10年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方剂,整理后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Clementine 12.0等数据挖掘处理软件,分析药物配伍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关联规则,总结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方剂中的用药规律、核心药物配伍以发现新方;并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TCMSP)等数据库对其核心药物进行作用机制分析,构建靶基因-信号通路关系网络。结果:通过输入主题词“动脉粥样硬化”、“中药”、“中医”,收集整理近10年有关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文献258篇,收集处方153首,通过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频药物22个,核心药对19个;对核心药对“红花-桃仁-当归”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前十位靶点分别是SRC、JUN、CASP3、MAOA、SLC6A4、ADRA1B、CHRM2、ADRA2C、PRKCA、BCHE;Reactome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富集在胺配体结合受体通路、雌激素依赖性基因表达通路、细胞凋亡、血小板聚集(堵塞形成)、白介素4和白介素13信号通路、MECP2神经元受体等信号通路。结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方剂多以活血行气、散瘀止痛为主,辅以补血活血、补气益气,其核心药物对配伍活性成分主要通过干扰SRC、JUN、CASP3、MAOA等靶点及调节细胞凋亡、血小板聚集(堵塞形成)、神经元受体及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等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30.
目的 探讨雷公藤红素联合槲皮素体外对人肺癌A549和食管癌Eca9706细胞的抗癌增效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试雷公藤红素配伍槲皮素前后对人肺癌A549和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30%抑制浓度(IC30),通过配伍槲皮素前后雷公藤红素对两种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分析,从单体配伍层面评价抗癌增效作用。结果 配伍IC30槲皮素后,雷公藤红素在0.25、1.25μmol/L使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而在其他更高浓度时,配伍槲皮素后抑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配伍IC30槲皮素后,雷公藤红素在0.25、1.25及2.50μmol/L时使人食管癌Eca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P<0.05),而在其他更高浓度时,配伍槲皮素后抑制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配伍槲皮素使雷公藤红素对A549、Eca9706细胞的IC50值分别降低至2.064、2.040μmol/L、IC30值分别降低至0.337、0.408μmol/L。结论 雷公藤红素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