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1篇
中国医学   2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目的:阐述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分析其理论指导意义。方法:通过查找、阅读、分析《黄帝内经》《周易》《道德经》等经典著作,归纳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的来源及内涵。结果:黄元御认为天地人身皆统于阴阳,无论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皆应在阴阳运动,即"一气周流"上下功夫;认为五行是一个以土为轴,以其他四行为边运动的"轮";强调治疗上应注意调护中气,以调顺脾胃升降为要。结论: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对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养生和疾病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二花地龙胶囊对兔椎间盘突出症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活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日本大耳白家兔80只,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正常对照组2,造模l、2、3、4、5、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造模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1、2、3、4、5组分别作为:自然恢复组(即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和二花地龙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给药组给予二花地龙胶囊高、中、低剂量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戴芬胶囊、正常对照组1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给药7d后,观察二花地龙胶囊对模型动物TNF-α的影响.结果 二花地龙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兔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的TNF-d含量,其值分别为(6.74±0.89)、(7.45±0.93)、(8.06±0.75) ng/L.结论 二花地龙胶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与降低髓核组织中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3.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受到了社会和医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就如何发挥中医药优势,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药物,改善患者的认知损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4.
十二经脉气血盛衰变化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ZL  Zhao SH 《中国针灸》2010,30(10):859-862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不是按照三阴三阳排列的,而是根据气血在人体的运行规律确立的。气血在流注过程中的多少盛衰变化,形成了由气血阴阳最盛的太阴与阳明,依次消长转化递减,经少阴与太阳,至气血阴阳衰少的厥阴与少阳,衰尽复生,终而复始。这种终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流注次序,不仅反映了经脉上行下循、内注外达的"脉行之逆顺",而且反映了人体阴阳互根、消长转化和气血多少平衡协调的变化关系,以及疾病的虚实病理变化。因而,明辨十二经脉气血多少流注规律,是掌握经脉流注次序意义的前提,是行针施药的基础。  相似文献   
75.
通过总结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不同方法及研究进展,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提供简洁有效的临床思路。结合相关文献,从单纯针刺疗法、单纯康复疗法、常规针刺联合康复疗法和特殊针刺联合康复疗法等方面阐述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机制和临床效果。联合疗法比单一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特殊针刺联合康复疗法优于常规针刺联合康复疗法。针刺疗法联合新兴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中枢及患肢周围神经元功能障碍,松解患肢痉挛肌群肌力,增强拮抗肌群肌力,纠正患肢的异常运动模式并使其恢复正常。该联合疗法疗效显著且优于单一使用针灸或康复训练,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6.
中医治疗结节性痒疹,目前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本文通过文献学习总结中医各家治疗结节性痒疹的方案,分析传统医学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为中医临床与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治疗按照不同病机分型,从湿毒内蕴、气血瘀滞和其他如阳虚、脾虚寒湿等方面,给予清热解毒、搜风除湿、散结止痒等不同方法治疗。治法上中西医联合治疗多为西药联合中药内服外用。中医综合疗法是中药的内服外用。针药联合治疗分为中药联合火针、中药联合梅花针等,此外还有贴棉灸等外治法。而其中火针作为中医特色疗法,既有针的作用,又有灸的温热刺激作用。火针治疗在于借火之力刺激穴位或局部,有祛风止痒、活血通络、软坚散结、扶正祛邪以及以热引热、行气散毒的作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皮疹分型选择不同治疗方案,采取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采用高分辨质谱及组学分析技术分析狭叶番泻叶及耳叶番泻叶化学成分差异,并建立狭叶番泻叶中掺伪耳叶番泻叶的快速检查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 TOF MS),分别采集13批狭叶番泻叶和9批耳叶番泻叶的正谱和负谱MSE数据。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100 mm×2.1 mm, 1.8μm)色谱柱,柱温30℃,以乙腈(A)-1%乙酸(B)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1,进样体积1μL;采集质量范围为m/z 50~1 200。运用组学分析软件QI对狭叶番泻叶和耳叶番泻叶负谱数据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7个耳叶番泻叶特征性成分,并对其中的1个主要特征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进一步以主要特征性成分为指标性成分建立了快速检查狭叶番泻叶中掺伪耳叶番泻叶的UPLC方法,并应用于27批狭叶番泻叶样品及3批自制阳性样品的测定。结果:狭叶番泻叶和耳叶番泻叶的化学成分差异显著,经鉴定耳叶番泻叶中特有成分为kaempferol 3-O-(2”-O-apiofur...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雷火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HZ)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HZ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和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口服伐昔洛韦、甲钴胺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价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及水疱止疱和结痂的时间,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比7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2.20±1.27)分比(5.03±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在改善PSQI评分上效果更好[(6.07±1.96)分比(9.19±2.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止疱时间:(3.10±1.15)d比(4.63±1.59)d,结痂时间:(5.30±1.18)d比(6.70±1.56)d]。治疗组水疱止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9.
韩阳  何学志  席强 《中医杂志》2011,52(6):523-524
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失代偿期阶段,病理损害常呈进行性恶化和发展,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CKD)。我们应用张宗礼教授经验方醒脾祛浊汤治疗脾肾气虚、湿浊中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诊断及分期标准:采用《肾脏病学》[1]中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而制定。符合  相似文献   
80.
雌激素替代疗法(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是治疗绝经后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长期应用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乳腺癌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主要通过ER 亚型、共调节子、靶启动子、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等机制实现其组织选择性,在发挥骨骼、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同时,减少了对乳腺及生殖系统的副作用.目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种类、作用的组织特异性及其临床应用在医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