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57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1989年加拿大医生Campeau[1]成功行首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初步验证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I)检查与治疗的可行性.1993年,Kiemenij等[2]报道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确立了TRI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地位.现TRI技术已在临床中广泛开展.Bagger等[3]研究显示,经桡动脉穿刺是进行介入性和诊断性冠状动脉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替换途径.相对股动脉穿刺,TRI易于接受,具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4-5].TRI术后桡动脉穿刺部位局部压迫止血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康复.现对经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对TRI术后患者止血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Trials.gov共7个数据库,纳入中药治疗PSC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纳入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1296例受试者,干预组649例,对照组647例。研究结果显示中药联合西药组和中药组干预在改善PSCI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的评分上均优于西药组,且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在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方面具有潜在优势,对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也有一定疗效,并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本文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建议后续开展高质量的RCT来研究中药治疗PSCI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究SCLC基因调控机制,为寻找SCLC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获取小细胞肺癌(SCLC)mRNA数据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基因并利用Kaplan-Meier在线工具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7例SCLC组织样本和19例正常肺组织样本中筛选出248个DEGs,包括172个高表达基因和76个低表达基因(P<0.05)。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的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周期、DNA复制、错配修复、P53信号通路等,蛋白互作分析网络筛选出6个节点度最高的核心基因:TOP2A、PCNA、RFC4、 FEN1、CCNA2和MCM2,并与患者预后相关。结论 DEGs涉及的分子功能和信号通路可能是SCLC发生的分子机制,而核心基因可能是治疗SCLC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灵归方对奥硝唑(ORN)所致弱精子症大鼠生殖系统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体重200~23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将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灵归方组、左卡尼汀组各10只。模型组:予400 mg/kg ORN灌胃;灵归方组:予灵归方浓缩液,按17.5 g生药/kg体重+400 mg/kg ORN灌胃;左卡尼汀组:予左卡尼汀100 mg/kg+400 mg/kg ORN灌胃;空白组:予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2Na);均1次/d,连续灌胃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精液质量、附睾中L-肉碱的含量,大鼠附睾OCTN2 mRNA的表达并观察睾丸组织病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组精子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向运动精子(PR)和前向+非前向运动(NP)精子百分率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组附睾的肉碱含量均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灵归方组、左卡尼汀组OCTN2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睾丸病理观察结果发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异常结构生精小管明显增多,排列不整齐,生精小管管腔缩小加重,管腔内精子及精子细胞数量减少,空腔型生精小管明显增多,生精小管内部各级生精细胞缺失,排列层次紊乱,上皮部分变性并出现空泡征;左卡尼汀组及灵归方组大鼠睾丸组织结构趋于正常,生精小管中各级生精细胞排列基本规整,生精小管结构基本正常。结论:①ORN可诱导大鼠产生弱精子症,且与降低附睾L-肉碱含量可能有关;②灵归方可以改善奥硝唑诱导的弱精子症大鼠精液活力;③灵归方可以改善ORN诱导睾丸的病理组织结构;④灵归方可以提高附睾中OCTN2 mRNA在附睾中的表达,其可能与提高附睾肉碱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45.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其中乳腺癌和肺癌多为溶骨性骨转移,具有临床发病率高的特点,其临床表现为疼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缩短生存时间。然而,肿瘤细胞转移到骨微环境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最新研究提示骨转移出现临床症状前,肿瘤细胞和骨微环境之间存在相关调控的作用。本文从肿瘤细胞和骨微环境的特异性、肿瘤细胞与骨细胞之间的相互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46.
医院制剂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开发完整的医院制剂生产管理系统,使其满足物资的入出存管理和生产管理的需求。方法在细致分析医院制剂生产的管理流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资源规划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应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和PowerBuilder开发工具设计、开发了该系统,主要由库存管理模块和生产管理模块组成,同时具有综合查询、报表输出和系统维护等功能。结果该系统能够与HIS连接,根据HIS销售情况制定生产计划,通过生产计划和现有库存快速制定采购计划.理顺了医院制剂室的工作流程,能够准确、快捷地输出相应的报表。结论该系统设计方案可行,系统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医院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隐丹参酮(CPT)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CPT干预后MCF7细胞存活率,AnnexinV/PI实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内活性氧ROS;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微球体培养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微球体表面分子CD44与CD24;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CPT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CF7细胞增殖,24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9.24μmol/L。与未加药处理组相比,CPT处理组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并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结果表明,CPT对MCF7细胞的迁移与侵袭有显著抑制作用。此外,CPT降低了MCF7细胞来源微球体中CD24-/lowCD44+细胞群。Western blot结果证明,CPT能明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PI3K-p85、Akt、N-cadherin、Twist1、Sox2、Oct4、Nanog蛋白表...  相似文献   
48.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炎性反应为特征的全身心身疾病,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中医的整体观和恒动观与肠道微生态的整体性、动态性特征相契合;"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肠-脑-皮轴"学说,及已有有关中医药维持肠道微生态稳态的研究,为从肠道微生态角度探索银屑病的中医诊治机制提供了依据。将传统中医证候与客观的微生态学相结合,明确不同中医证型肠道微生态的特征性变化,探究可调节此类肠道微生态失调的中药复方制剂或单味药物,通过肠道菌群与中医"方"和"证"结合研究以寻找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新思路及新方法。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宋校《金匮要略方论》与宋校《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宋人在《金匮要略方论》中所增的附方与此3书所载方剂相合,但其具体内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表明:(1)宋人校书时,于《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中确实发现一些标注为"仲景"的方剂,而当时的《金匮要略》文本中却未记载这些方剂,故在整理过程中,据其他著作补入附方。(2)虽说宋人所校中医经典较严谨,但从《金匮要略方论》附方与原书差异对比来看,宋人的校勘工作在整体统一性上,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3)宋人校勘医书时,所采资料广泛,存在同一内容多种资料并存的现象。提示中医药工作者首先要对宋校医书的严谨性、可靠性采取更加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不宜盲信、盲从;其次要对这些医书的版本源流、基本构成、引用文献及引用方式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正确理解、有效利用文本意义;最后,对于文本中存在的差异应审慎对待,在详加考订之后再作结论。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