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24篇
综合类   18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24篇
中国医学   88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目的 对短柄龙胆进行形态组织学研究.方法 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确定了短柄龙胆在形态组织学方面的鉴别特征,为短柄龙胆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中国药房》2015,(28):3926-3929
目的:研究唇香草醇提物(EEZ)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方法:制备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试验设内皮完整组与内皮去除组,以去氧肾上腺素(PE)预收缩血管环后逐步累积加入100、300、500、700、900、1 100 mg/L EEZ,绘制浓度-张力曲线并计算最大舒张率(Emax)、半数有效浓度(EC50)。试验只设血管环内皮去除组,在无钙或无钙高钾液中以EC50的EEZ预处理血管环后逐步分别累积加入0.4、0.8、1.2、1.6、2.0、2.4 mmol/L Ca Cl2,绘制钙浓度-张力曲线;以EC50的EEZ预处理血管环后加入1μmol/L PE记录收缩张力并计算血管收缩百分率。结果:EEZ对PE预收缩的血管环具有浓度依赖性和平滑肌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内皮完整组与内皮去除组Emax分别为(58.18±16.23)%与(73.54±17.21)%,EEZ的EC50为773.27 mg/L。在无钙高钾液中,EEZ可以明显引起钙离子收缩曲线右移;在无钙液中,EEZ对PE引起的血管收缩具有抑制作用。结论:EEZ具有血管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s)的方式来抑制外钙内流和胞质内钙释放,从而干扰胞质内钙离子平衡。  相似文献   
53.
《中国药房》2015,(21):2996-2998
目的:建立大腹皮石油醚部位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法建立10批不同产地大腹皮石油醚部位的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研究大腹皮的GC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建立了大腹皮的GC指纹图谱,标定了8个共有特征峰。各产地药材均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存在一定差异。结论:GC指纹图谱分析法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可作为大腹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4.
附子大黄配伍对阳虚便秘动物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附子大黄配伍对阳虚便秘动物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观察附子大黄不同配伍比例对阳虚便秘小鼠、大鼠的排便时间、排便量、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对阳虚便秘大鼠血中胃动素(MOT)、促胃液素(Gas)、内皮素(ET)、生长抑素(Ss)、P物质(SP)及肠神经递质血管活性肠肽(VIP)、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附子大黄配伍组动物的首粒排便时间显著缩短,3h内排便粒数显著增加,小肠推进率明显提高,其疗效优于附子单煎剂或大黄单煎剂;附子大黄配伍组动物血中MOT、Gas、ET、AchE显著升高。[结论]附子大黄配伍对阳虚便秘动物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预胃肠激素及肠神经递质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55.
《中国药房》2018,(7):958-963
目的:优化小檗皮的醇提工艺。方法:以小檗皮中木兰花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含量和浸膏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综合评分法考察乙醇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3次均匀设计试验分别对第1次、第2次、第3次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分别确定3次提取试验各自的优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计算转移率。结果:最优工艺为取小檗皮粗粉加入15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120 min。验证试验中,小檗皮按优化工艺提取2次后木兰花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别为58.96、4.82、3.07、23.29 mg/g,转移率分别为93.85%、95.02%、96.28%、94.88%(RSD分别为3.87%、2.64%、4.00%、3.91%,n=3)。结论:优化的小檗皮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合理、可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56.
《中国药房》2018,(1):29-3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味姜黄汤散中没食子酸、木兰花碱、鞣花酸、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和姜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MG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0~60 min,没食子酸、木兰花碱、鞣花酸、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和428 nm(60~70 min,姜黄素),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没食子酸、木兰花碱、鞣花酸、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和姜黄素进样量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249 6~1.497 6、0.284 0~1.704 0、0.075 6~0.453 6、0.015 9~0.095 9、0.023 6~0.141 6、0.098 2~0.589 0、0.060 4~0.362 4μg(r≥0.999 8);检测限分别为6.24、4.73、7.56、2.36、3.20、6.54、6.04 ng,定量限分别为17.47、16.08、20.86、7.31、10.24、19.62、19.32 ng;精密度、稳定性(12 h)、重复性试验的RSD<2.0%(n=6);加样回收率为95.45%~103.47%,RSD为0.86%~1.98%(n=9)。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四味姜黄汤散中没食子酸等7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基于经典名方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主协热下利”的功效,制备葛根芩连汤三氯甲烷提取物用于缓解伊立替康所致的肠毒性,为经典名方葛根芩连汤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洛哌丁胺组(阳性药盐酸洛哌丁胺胶囊,0.4 mg·kg-1)和葛根芩连汤三氯甲烷提取物高、低剂量组(2.3,1.16 g·kg-1)。采用盐酸伊立替康(CPT-11,剂量55 mg·kg-1)连续4 d腹腔注射制备小鼠迟发性腹泻模型,正常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在第5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5 d。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计算腹泻指数。运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按试剂盒说明书检测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环氧合酶-2(COX-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同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的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紧密连接蛋白-1(ZO-1),血红素氧合酶-1(HO-1),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经腹腔注射CPT-11造模后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腹泻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COX-2,ICAM-1,MDA,NO含量显著升高(P<0.01),GSH-Px,SOD显著降低(P<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结肠可见大量炎性细胞,结肠黏膜可见缺损、肿胀、出血及炎性渗出;结肠组织Keap1,Nrf2,ZO-1,HO-1与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洛哌丁胺组和葛根芩连汤三氯甲烷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可缓解小鼠体质量降低,且腹泻指数明显下降;TNF-α,IL-1β,COX-2,ICAM-1,MDA,NO水平降低,GSH-Px和SOD含量显著上升;HE染色显示,葛根芩连汤三氯甲烷提取物高、低剂量组细胞紧密排列,胞核清晰;结肠组织屏障功能相关蛋白Keap1,Nrf2,HO-1,Occludin,ZO-1表达升高。结论 葛根芩连汤三氯甲烷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及氧化应激来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进而缓解CPT-11所致迟发性腹泻,可为中药缓解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供参考,并且为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 HRMS)分析黄连花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10%~22%B;15~20 min,22%B;20~25 min,22%~44%B;25~35 min,44%~50%B;35~40 min,50%~60%B;40~55 min,60%~85%B),流速0.15 mL·min-1,进样量3 μL,柱温30 ℃。高分辨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切换模式扫描,扫描方式为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Full MS/dd-MS2)。经高分辨质谱采集的数据运用Compound Discoverer 3.0软件进行分析,根据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色谱保留时间、特征离子碎片信息,并结合数据库(mzCloud,mzVault,ChemSpider,中药成分高分辨质谱数据库OTCML),相关文献和对照品信息比对后鉴定黄连花薹中的化学成分。结果 共鉴定出51个成分,包括生物碱类16个、黄酮类14个、苯丙素类7个、有机酸类7个和其他类7个,其中10个成分[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芦丁、槲皮素、异槲皮苷、绿原酸、隐绿原酸,D-(-)奎尼酸和D-脯氨酸]经与对照品比对后准确鉴定。结论 该方法可准确分析黄连花薹中的化学成分,41个成分首次在黄连花薹中报道,6个生物碱类成分首次在黄连植物中发现。该研究可为黄连花薹的质量评价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和实验依据,并为其后续的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为余甘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当前市场流通余甘子共计30批,提取直径、厚度、粒重、表皮颜色L*,a*,b*值为外观指标进行量化测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的含量,利用描述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确定各鉴别主征重要程度,探索外观指标与内在成分的相关性,制定余甘子商品等级划分标准,运用肝癌HepG2细胞实验验证其科学性。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表皮颜色L*,a*,b*值与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呈极显著负相关(|r|>0.5,P<0.01),与没食子酸相关性不强(|r|<0.1),综合考虑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结果及没食子酸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余甘子质控指标,最终确定表皮颜色L*,a*,b*值、没食子酸含量作为分级指标;根据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当同时满足表皮颜色L*<44,a*<7,b*<10,没食子酸含量>1.6%可判定为一等品;当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判定为二等品。肝癌HepG2细胞实验表明一等品半抑制浓度(IC50值)低于二等品。此外,利用表皮颜色L*,a*,b*值制定比色卡,为余甘子商品等级的现场评价提供了可视化工具。结论 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余甘子商品等级标准,有利于引导余甘子商品市场流通分档议价、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索藏族医(简称藏医)“方-药-量-性”关系复杂而共性关联突出,难以揭示隐形特异性藏医药临床用药规律等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 该研究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味性化味”矢量结构模型、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收载184首藏医临床常用方剂的“方-药-量-性”关系。结果 方-药关系分析发现诃子、红花等11个最大共有属性组方,是分类配伍的关键组方,可以有效分类治疗隆病、赤巴病、血热病等8类方剂,在方剂中三果汤散、六味良药散等调节三因和辅助脏腑功能类组方药物的共有性最强。药-量关系分析发现,诃子、红花、石榴子、余甘子等用量最高,表明这些组方药物一般以君药形式入药,而豆蔻、草果等六味良药散组方药物虽频次较高,但剂量较低,主要起着调节方剂整体药性和保护脏腑的作用,而麝香、牛黄、渣驯等藏医特效药物,频次虽高但剂量很低,具有增强药性,引药患处的作用。量-性关系分析发现属于凉性方剂较多,占75.6%,发现有67首方剂因其组方剂量不同而产生药性与功效不相符的现象。结论 藏医方剂中存在很多共性组方和共性用法,如不对这些共性关联加以处理,会出现任何疾病均以这些共性关联为核心的结果,却无法解开隐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方-药-量-性”等多维层面同时注重敏感性和特异性规律,才能更有效地揭示藏医临床用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