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5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目的:通过比较针刺外关穴得气对脑中枢的激活与负激活,探索针刺得气的物质基础和疗效作用机制。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5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针刺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以外关穴针刺与假针刺作为刺激因素。采用Block方法设计刺激程序,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收集脑中枢刺激信号。扫描完毕随即使用针刺感觉量表评价受试对象的感觉,依据感觉量化结果将图像数据分为针刺得气组与无感觉对照组,再在Matlab平台上采用SPM2.0软件包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1)针刺效应:针刺组有20例以酸麻胀重等得气指征为主,VAS评分4.85±2.47;对照组有15例无感觉,6例轻微刺痛感。(2)脑功能成像结果:以P≤0.01,K>30为统计检验显著性标准,以对照无感觉为基线,针刺外关穴得气同时激活、负激活双侧BA3、左侧BA40;激活双侧BA6、20、40、47、小脑后叶和半月小叶,右侧8、24、37、39、Sub-lobar、尾状核,左侧10、13、21、22、边缘叶、海马、海马旁回、丘脑、中脑红核、脑干、小脑扁桃体;负激活右侧BA4、9、18,左侧BA5、6、7、10、24、小脑前叶和蚓部山顶。结论:针刺外关穴得气激活与负激活的脑区不同,激活脑区与外关穴主治作用相关,负激活脑区大部分为非任务依赖性,其余负激活脑区亦与外关穴主治作用相关,针刺的治疗效应与脑中枢的激活及负激活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2.
赖新生教授所创赖氏通元针法包括通督养神和引气归元两大治疗法则,其以人体元气及脏腑神气为调治核心,以任督二脉为调节全身阴阳的关键环节,从而通督养神以安脏腑,引气归元以调气机、固本原,通元以达阴平阳秘。主要对通督养神之立法依据及处方组穴原则作以分析,以提供一新针灸治病组方体系。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针灸资生经》治疗脾胃病选穴规律。方法:整理《针灸资生经》所记载脾胃病的其症状、用穴及针灸治疗手段。运用数理统计及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数据下隐藏的规律。结果:《针灸资生经》治疗脾胃病总共运用432频次153穴,分属最多的经络是膀胱经,其次是任脉和胃经。治疗手段方面,432频次穴位中63频次40个穴位明确提到了用艾灸作为治疗手段,频次占比14.6%。使用频次最高的是任脉的石门穴共提及10次。特定穴方面选用最多的是合穴,达8个。穴位搭配方面,存在固定组合如胃俞配膈俞、大肠俞配三焦俞等。结论:选穴范围遍及十四经及经外奇穴,范围广,但趋势集中,存在固定穴位搭配组合。广泛运用艾灸疗法,穴位选择灵活具体搭配方法多样。  相似文献   
44.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476-1479
目的:探讨现代针灸临床治疗痤疮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各大中文数据库创库至今所有针灸治疗痤疮临床文献。运用数理统计及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数据下隐藏的规律。结果:总共纳入117篇文献,共录得1083频次104穴,分属最多的经络是膀胱经,其次是胃经和大肠经。治疗手段方面共涉及到12种治疗手段,除普通针刺外使用频次最高的治疗方法是刺血疗法,频次占比13.77%。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是肺俞穴,共提及67频次。特定穴方面选用最多的是合穴,达108频次,且其中以足三里最常用,共63频次。穴位搭配方面,存在常用穴组,如膈俞-大椎-肺俞、肝俞-肺俞等。结论:选穴范围遍及十四经及经外奇穴,范围广,但趋势集中,存在固定穴位搭配组合。选穴有规律可循,且与本病病因病机相符合,为临床治疗本病选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5.
《山东中医杂志》2017,(8):704-709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对胃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探索手法频率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48只家兔于实验室适应性喂养7 d后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K组),其余家兔随机分为A、B、C、D和P组(模型对照组),每组8只,造脾虚模型,A、B、C、D组分别在中脘、天枢(双)给予50~100次、101~150次、151~200次和201~250次/min频率段的一指禅推法,手法干预结束后剖腹观察胃肠道外观变化、光镜下观察黏膜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胃底组织、投射电镜观察十二指肠组织。结果:B组与K组形态最为接近,A、C和D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P组胃肠黏膜病变最严重,形态改变明显异于其他组。结论:不同频率的一指禅推法干预脾虚家兔存在频率-效应差异,即手法频率可以影响手法治疗效应;一指禅推法干预脾虚家兔适宜频率段为101~150次/min。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的用穴特点和规律。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等收集1991年-2016年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处方选穴特点和规律。结果:纳入文献64篇,选穴73个。分析发现选用腧穴以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太冲使用频次最高,所选腧穴遍布十三经,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为主,占总频次的58.07%。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等特定穴使用广泛,占56.71%。结论:总结出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主穴常用组合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针刺鬼穴结合龙胆泻肝汤治疗中风后肝火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方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鬼穴治疗,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的变化情况,以及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SQ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AI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AI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SD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6%(26/30),对照组为76.66%(23/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  相似文献   
48.
目的运用AMSTAR 2方法质量评分和PRISMA报告质量评分定性定量再评价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证据。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8大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收集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2月。运用AMSTAR 2和PRISMA对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进行综合评估。运用GRADE对所有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质量分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与纳入文献整体质量评分相关的因素及其效应量。结果共纳入12篇合格文献,运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提取并进行AMSTAR 2方法学质量评分和PRISMA报告学质量评分,结果显示所有纳入文献的质量偏低。主要存在项目注册、检索、方法学使用、质量报告影响、发表偏倚等方面的问题。GRADE证据质量评分偏低,以低质量为主。结论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不高。研究发现,文献质量受方法学使用和质量报告影响较大。研究者需按循证医学的要求和方法从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学质量方面着手,不断加强以期进一步提高文献质量。今后的研究需要基于统一的标准与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学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提高中药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科学性、真实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量化评估颈椎屈曲不同角度斜方肌弹性模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招募20名健康成年男性实习医师作为试验对象.在受试者颈椎屈曲0°和30°时,测试人员A和B分别使用SWE量化评估斜方肌上束剪切模量,5 d后测试者A进行重复评估.记录颈椎屈曲...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制备龙涎香醇对照品,建立龙涎香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龙涎香醇通过石油醚超声提取、硅胶 柱层析、丙酮洗涤、半制备液相色谱的方法制备。采用气相-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龙涎香醇的纯度,采用 核磁共振(NMR)及超高液相-质谱联用(UPLC-MS)法,对龙涎香醇的结构进行确证。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 射(HPLC-ELSD)法,建立龙涎香醇的检测方法并评价龙涎香的质量。结果所制备的龙涎香醇纯度为 95.12%,符合国家对照品标准要求。13 批龙涎香样品中龙涎香醇的含量介于29.2%~63.6%之间。结论建立 了龙涎香醇对照品制备方法及龙涎香醇含量测定方法,可为龙涎香的真伪鉴别提供准确、可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