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6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52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579篇
内科学   1326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433篇
综合类   583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49篇
  46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50岁以上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后心脏损伤预测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后心脏损伤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72例50岁以上行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测定术前及术后24 h肌钙蛋白I(cTnI)浓度,分为cTnI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与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心脏损伤的预测因素。结果:72例行腹主动脉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后CTnI升高者30例,发生率为41.7%。术前心电图示ST-T改变及冠状动脉CT造影(CTA)显示,1枝以上血管狭窄(≥50%)在cTnI升高组及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心电图ST-T改变OR值为2.807(95%CI=1.065~7.398,P=0.037),冠状动脉CTA示1枝以上狭窄OR值为11.579(95%CI=2.332~57.497,P=0.003)。结论:术前心电图ST-T改变及冠状动脉CTA示1枝以上狭窄(≥50%)为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后心脏损伤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和肾功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顺义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9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入选对象的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心功能分级参照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结果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的血红蛋白减低发生率分别为:10%(1/10)、34.4%(86/250)、49.3%(69/140)、55.6%(5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32.5 g/L、128.0 g/L、119.0 g/L、112.0 g/L,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红蛋白减低发生率低于肾功能异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50/188)vs.46.4%(140/30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异常(OR=1.544,95%CI:0.971~2.554)、重度心功能不全(OR=8.976,95%CI:1.059~4.075)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血红蛋白浓度减低的危险因素。结论心功能分级增加及肾功能异常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血红蛋白浓度减低。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9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及5例外院会诊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平均年龄(31.06±13.4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咳嗽(88.3%)及畏寒(81.6%)等。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中病死率为22.2%,并发症居前3位的是细菌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其发生率分别为85.7%、57.1%及28.6%。慢性基础性疾病为重症及危重症病例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甲型H1N1流感以青壮年发病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重症病例中多存在二重感染,并有可能存在凝血障碍,呼吸性碱中毒,低氧血症或Ⅰ型呼吸衰竭,且存在慢性基础性疾病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住院期间的平均血糖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查阅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及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以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入院的患者135例,且住院时间不少于5 d。住院期间每日监测血糖不少于4次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住院期间不同的平均血糖值(MBG)分组,观察MBG与不良事件发生数、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住院期间MBG为7.8~11.1 mmol/L的患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平均血糖<7.8 mmol/L和>1.1 m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平均血糖水平控制在(7.8~11.1mmol/L)范围内时安全性好,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采用320排CT头颈联合多参数扫描模式,对拟行颈动脉血运重建术的患者进行扫描,探讨颈动脉狭窄解除与脑灌注参数改善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血运重建术前不同类型患者选择的意义。方法:30例经超声证实颈动脉狭窄并拟行颈动脉血运重建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w内进行320排CT头颈联合多参数扫描,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脑灌注各参数相对值进行分析。参数包括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及相对延迟时间(rDelay)。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根据脑灌注成像结果,将患者定性分为双侧大脑半球灌注对称组12例、双侧大脑半球灌注不对称组18例。结果: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后患侧rTTP及rDelay较术前改善,其余灌注参数手术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术前脑灌注状态不同,对术前患者进一步分层研究,术前灌注对称组,术后患侧脑灌注各参数数值改善不明显;术前灌注不对称组,术后rCBV、rMTT、rTTP及rDelay较前改善。结论:320排CT头颈联合多参数扫描模式,可以全面地显示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前后,颈动脉狭窄的形态学改变,及其所导致的患侧供血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为患者术前评价、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疗效的观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诊断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对胎儿超声心动图检出的13例HLHS胎儿的超声资料与病理解剖结果对照,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要点。结果:经病理证实为HLHS 13例,均与超声诊断结果一致,超声诊断正确率100%。13例HLHS患儿中,Ⅰ型2例(15.4%),Ⅱ型5例(38.4%),Ⅲ型2例(15.4%),Ⅳ型4例(30.8%)。超声提示13例均显示左、右心系统比例极端不对称,左心室小、发育不良,右心系统比例增大,主肺动脉内径比例失调,主肺动脉血流方向呈反向。结论: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安全、便捷、经济及有效的检查方法,对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所诱导高血压性心脏纤维化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0.9%氯化钠组和AngⅡ组,每组20只。采用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对小鼠分别灌注0.9%氯化钠和AngⅡ,于第7天时采用鼠尾套法检测小鼠尾动脉血压处死并取其心脏进行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巨噬细胞(Mac-2)及炎症细胞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β(IL-1β)、精氨酸酶1(Arg1)]和促纤维化的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SGK1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SGK1蛋白水平的表达和活化。结果:与0.9%氯化钠组相比,AngⅡ组灌注7 d时血压显著升高(P<0.01);巨噬细胞Mac2浸润增加、胶原沉积增多、促炎因子(iNOS、IL-1β、Arg1)及促纤维化因子(TGF-β、α-SM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AngⅡ灌注明显上调SGK1 mRNA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ngⅡ灌注增加SGK1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纤维化疾病进程中,炎症反应增加并且SGK1表达明显上调及活性增强,提示SGK1可能是高血压导致心脏纤维化的关键信号分子,并且SGK1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促进心脏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左心室结构改变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1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男性,年龄30~60岁,EH患者282例,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并对其一般资料、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EH+OSAHS与EH患者间左心室结构的差异,观察其影响因素。结果:①EH+OSAHS组体质量指数、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高于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H+OSAHS组血总胆固醇、三酯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均高于EH组,EH+OSAHS组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低于E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H+OSAHS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均高于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H+OSAHS组左心室肥厚(LVH)的患病率明显高于EH组(41.0%vs.27.3%)。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左心室肥厚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OSAHS(OR=1.827,95%CI=1.006~3.220,P=0.048)、高血压病程(OR=2.122,95%CI=1.185~3.982,P=0.012)、血压分级(OR=3.797,95%CI=2.447~5.893,P=0.000)。结论:与EH相比,EH+OSAHS左心室构型改变更加严重;其危险因素可能为OS-AHS、高血压病程、血压分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二尖瓣反流(MR)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AMI合并MR患者34例。男性25例,女性9例;年龄42~75岁,平均(61.5±10.4)岁。EuroScore评分4~12分,平均5.8分。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无法行介入治疗。心功能平均3.1级(NYHA),心源性休克2例,术前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3例。体表超声Doppler检查,根据反流面积及缩流径宽度,将MR分为1+~4+级,其中1+~2+级12例,3+级16例,4+级6例;根据反流部位及室壁运动情况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进行Carpentier二尖瓣反流功能分型:Ⅰ型8例,Ⅱ型4例,Ⅲb型22例;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径线及射血分数(LVEF),判断心肌梗死对心脏结构造成的损伤程度,34例左心室舒张末径37~70 mm,平均(51±7.8)mm,其中>65 mm 6例。综合MR分型、分级及左心室径线决定是否同期行二尖瓣手术。本组采用以下标准:(1)CarpentierⅠ型患者,如MR达到4+级;(2)Carpentier II型,MR为3+~4+级患者;(3)CarpentierⅢb型、MR为4+级同时左心室舒张末径>65 mm患者,同期矫正二尖瓣反流。余均采用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本组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8例,冠状动脉搭桥合并二尖瓣成型或替换6例。随访时间1~36个月,平均(20.5±8)个月。结果:全组死亡2例(5.9%),其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1年死亡1例。搭桥根数平均为2.3根/例。完全再血管化27例(79.1%),不完全血管化7例(21.9%)。心功能分级平均1.06级(NYHA)。二尖瓣反流随访结果:28例单纯冠状动脉搭桥组,12例MR完全消失或微量,13例MR为3+级患者手术后减少为微量到少量,MR矫正成功率为89.3%;3例MR无改善或恶化,均为不完全血管化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合并二尖瓣成型或替换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1例术后为MR 2+级,4例MR消失。结论:通过综合分析MR分型、分级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径线,决定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反流的患者是否同期矫正二尖瓣反流,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完全再血管化是手术的关键。体外循环辅助下不停跳搭桥,是心肌损伤最小化的前提下,保证完全再血管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0.
<正>多种单基因疾病可引起血管相关疾病,如马方(Marfan)综合征、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全(Ehlers-Danlos)综合征血管型,主动脉瘤(Loeys-Dietz)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和家族性主动脉瘤及夹层。本综述归纳了与主动脉疾病相关的5种遗传综合征,以期对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