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胡黄连苷Ⅱ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MCAO-R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药物治疗组。假手术组不做处理,阴性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注射丹参素钠10mg.kg-1,治疗组注射胡黄连苷Ⅱ10mg.kg-1。用Bederson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变化,原位杂交检测诱导型iNOS mRNA表达变化。结果胡黄连苷II组神经行为功能、脑梗死体积、TUNEL阳性细胞数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iNOS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胡黄连苷Ⅱ可能通过下调iNOS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缺血后2 h以微量注射器经尾静脉给予胡黄连苷Ⅱ(10 mg/kg)250μL,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同步给予0.1 mol/L PBS 250μL。采用BEDERSON评分方法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原位TUNEL染色方法检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出现行为功能异常,细胞凋亡数量较少,MMP-9表达较弱。模型组大鼠表现为神经行为功能障碍,缺血侧皮质和纹状体区出现梗死病灶,细胞凋亡数量增多,MMP-9表达增强。应用胡黄连苷Ⅱ干预治疗后,MMP-9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神经行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胡黄连苷Ⅱ可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反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euronspecificenolase ,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 6 8例 ,分别于发病后 3d以内 (6 8例 )、第 7天 (6 6例 )、第14天 (6 5例 )、第 30天 (6 4例 )采集血标本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SE水平 ,检测结果与 3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NSE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改善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患者发病 3天内、第 7天血浆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 3天内变化最显著 (t值分别为 11 2 9,6 5 4 ;P <0 0 0 1) ;预后不良组血浆NSE水平在 3d内 (12例 )、第 7天 (10例 )、第 14天 (9例 )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 (5 6例 ) (t值分别为 5 99,3 5 8,2 2 6 ;P <0 0 5 )。 6 6例脑梗死患者第 7天的脑梗死体积与其发病 3d以内、第 7天血浆NSE水平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3、 0 75 (P<0 0 0 1)。 6 4例脑梗死患者第 3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与 3天以内、第 7天血浆NSE水平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4 1(P <0 0 1)、 - 0 37(P <0 0 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浆NSE水平明显升高 ,血浆NSE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及其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经尾静脉注射胡黄连苷Ⅱ(10 mg/kg)干预治疗,Bederson's法评价动物神经行为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结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大鼠出现神经行为功能障碍,脑组织Caspase-3表达增强,细胞凋亡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1).胡黄连苷组大鼠Bederson's评分,Caspase-3表达以及细胞凋亡数量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胡黄连苷Ⅱ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表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改善动物的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45.
脑缺血预处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脑组织给予短暂性脑缺血预处理 (IPC)能提高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IPC后 ,HSP可能作为“拯救因子”被诱导产生 ,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炎性细胞因子 (IL - 1,TNF)具有神经营养和神经修复功能 ;凋亡相关基因bcl- 2的表达是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之一 ;IPC后诱生的c -fos可抑制随后持续脑缺血后c -fos的过度表达 ;p5 3及其反应基因在脑缺血性损伤时被诱导活化 ,而IPC使这种作用减弱或消除。IPC还可降低脂质过氧化升高的幅度 ,防止持续性信号转导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