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目的确认1个中国人群中的HLA新等位基因。方法使用PCR-SSP和测序为基础的分型技术,分析确认HLA-A的新等位基因与A*02010101的差异。结果先证者HLA-A位点有1个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的HLA等位基因均不同,该基因和A*02010101的差异在第2外显子区域的292位碱基C>G,导致74编码子CAC>GAC,编码的氨基酸由组氨酸(His)变成天冬氨酸(Asp)。结论该基因为HLA新的等位基因,2005年10月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A*0290。  相似文献   
32.
ABO反定型试剂红细胞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是ABO血型的血清学鉴定中检测抗体必不可少的试剂。为了提高ABO血型检定结果的准确性,解决自制试剂红细胞无标准和无质控的问题,本研究组建立了ABO反定型试剂红细胞的质控方法,进行了试剂红细胞的特异性和亲和性检测、振荡检测、流式细胞术和原子显微镜观察。通过筛选建立了质控参考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质量检定标准及质控方法,同时对制备的3批次试剂红细胞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反定型试剂红细胞既能保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批次间的差异。结论:制备的AB0反定型试剂红细胞解决了自制红细胞的质控问题,并能提高血型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索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检策略。寻找最小试剂成本的最佳筛检方案。方法采用临床经济学最小成本分析方法。从11个筛检试验不同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3991.68万个不同的筛检方案,选出15个方案进行分析.结果采血前用HBBAg金标法筛检的方案,试剂成本最高。分别为83318.00元/1000人和82304.98元/1000人。以抗-HIV两种筛检试验均纳入逐项淘汰的方案,试剂成本最低。分别为58674.15元/1000人和58494。70元/1000人.结论应用最小成本分析法组成的筛检方案。可为最小试剂成本的最佳筛检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残余危险度是输血传播疾病中较常用的一项指标,反映了受血者经输用“合格”的阴性血而可能成为病毒感染者的危险度。本文介绍残余危险度的概念及计算,举例说明残余危险度的应用,简介世界各国开展残余危险度的研究情况及降低残余危险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为了控制一次性使用塑料采血袋质量 ,对现行采血袋行业标准检验项目进行了方法学研究。方法 按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对采血袋各项目进行检验。结果 4年中抽验购进采血袋81批次 ,其中 2 3批次不合格 ,合格率 71 .6 % ,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标签、外观、容量等。结论采血袋所含药液质量问题较为突出 ,其抗凝液的行业标准低于《中国药典》同类品种  相似文献   
36.
ABO血型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ABO血型系统是第一个被描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也是最具有临床意义的一个,它有着其它血型不具有的独特性质,具体表现在:1)血清中常存在反应强的抗体,而红细胞上缺乏相应的抗原;2)许多组织细胞分泌液中有规律地存在A、B、H抗原。A、B血型抗原的决定簇是糖蛋白和糖脂上的寡糖,它们  相似文献   
37.
西藏部分藏族人HPA、HNA-1血型抗原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类粒细胞抗原 (HNA)和人类血小板抗原 (HPA)在临床输血和疾病相关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HNA主要与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发热性输血反应、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等相关。HPA与输血后紫癜、血小板输注无效、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笔者对西藏 3个地区的部分藏族人HPA、HNA 1血型抗原进行了基因分型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样本来源 西藏阿里、那曲及拉萨地区的无血缘关系藏族随机个体 5 5人 ,静脉EDTA抗凝血 1ml。HPA分型共做5 5例 ,HNA 1分型共做 5 3例。1.2 材料 基因组…  相似文献   
38.
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后并发高钠血症的发病率较高,对疾病的转归有不利的影响。目前临床上纠正高钠血症一般还是常规方法,疗效不佳。我们自2000年1月~2004年1月对25例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的患者采用清水鼻饲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ABO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白血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研究发现ABO血型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某些肿瘤导致A、B血型物质减少的现象已日益引起关注。本研究探讨ABO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白血病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了不同血型的健康人群和各种血液病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表面ABH抗原的相对含量,用PCR和MSP—PCR分别检测血液病患者和健康人ABO基因启动子DNA序列和CpG岛甲基化,以及ABO基因启动子-102位点的甲基化。结果发现,白血病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A、B抗原减少;通过对比检测健康人和患者的ABO基因启动子序列,未发现有序列的不同,说明启动子序列高度保守;利用重亚硫酸盐对DNA样本进行修饰后,通过对健康人和患者的ABO基因启动子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发现健康人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ABO基因启动子的CpG岛区没有甲基化的位点,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在位置为-102、-101、-100、-99和-97位置的C碱基均有甲基化的现象。结论:甲基化是造成白血病患者AB抗原下降的原因;-102、-101、-100、-99和-97这几个甲基化位点有可能是白血病的特异性表现;针对-102住点检测结果提示-102位点是否甲基化有可能作为白血病鉴别诊断中一个有意义的分子标识物。  相似文献   
40.
李娅娜 《医学综述》2009,15(18):2800-2802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新发病毒性疾病。1970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人感染猴痘病毒。2003年通过国境口岸将患病动物传入美国,并发生美国人类猴痘暴发流行。本文就近年来对猴痘病毒人间传播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及检测方法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