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0篇
  10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5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92.
目的 分析胸膜及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病(SFT)患者的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SFT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CT和MRI图像资料,观察记录病灶部位、病灶大小、边界等相关信息,总结SFT患者在CT和MRI中的影像学征像.结果 收集的18例SFTP病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对吡拉西坦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银杏叶提取物单次干预组(n=6)和银杏叶提取物多次干预组(n=6),银杏叶提取物灌胃后,给予吡拉西坦尾静脉注射50 mg·kg-1,后采集血样测定大鼠血浆中吡拉西坦的浓度。采用DAS计算各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多次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后,吡拉西坦的AUC减少了60%,MRT降低了50%,T1/2z减少了47%,Cl升高了154%(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多次干预会使吡拉西坦在大鼠体内的血浆暴露显著减少,并显著加快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率。临床上吡拉西坦与银杏叶提取物合用时,需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观察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俯卧位通气(PPV)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ARDS患者,采取前瞻性对照研究方式,按照病因分为肺内源性组(23例)和肺外源性组(21例),给予俯卧位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P0)、治疗后1h(P1)、治疗后2h(P2)呼吸动力学指标(肺容积、Cst、PIP、Pplat)、血液动力学指标(MAP、CVP、HR、CI)、血气分析(Pa O_2、Pa CO_2、Pa O_2/Fi O_2、Sa O_2)及心、肾、凝血功能。结果:(1)应用PPV后1h、2h,2组患者肺容积、肺静态顺应性(Cst)均升高(均P0.05);(2)肺外源性组P1、P2与P0比较,MAP、HR均下降明显(均P0.05);肺内源性组P2与P0比较,MAP、HR均下降明显(均P0.05);组间比较,P1时间点肺外源性组比肺内源性组MAP、HR均下降明显(均P0.05);(3)肺内源性组P2时间点各指标优于P0(均P0.05);肺外源性组P1、P2时间点各指标优于P0(均P0.05);组间比较,P1时间点肺外源性组血气指标优于肺内源性组(P0.05);(4)2组各时间点PT、APTT、D-二聚体、BNP、Cr、BUN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氧合功能、血液动力学指标,肺外源性ARDS患者可较快改善患者氧合指数,提高回心血量;PPV对ARDS患者心、肾、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面部湿疹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皮肤科诊治的面部湿疹皮炎患者96例,使用数字法随机分为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和他克莫司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外敷他克莫司软膏,2次/d,观察组他克莫司软膏外敷再加上810 nm波长激光,2 400 mW输出功率,照射面部10 min,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皮损面积评分、面部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皮损面积评分、面部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显著减低(P0.01),但观察组对皮损面积评分、面部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和瘙痒程度评分的减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表皮含水量、表皮油脂含量和表皮经皮水分丢失(TEW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表皮含水量和表皮油脂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TEWL值显著减低(P0.05或P0.01),但观察组对表皮含水量和表皮油脂含量的升高作用和对TEWL值的减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7%(44/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36/48,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0.6%(6/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11/4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4/4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5/48),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面部湿疹皮炎,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在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术中应用吸入N_2O进行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52例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进行光动力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曲马多组和N_2O组,曲马多组在照射前20min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N_2O组应用N_2O/O2混合吸入,比较两组患者照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因疼痛终止治疗发生情况和呼吸循环指标。结果:照射5min后N_2O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曲马多组,照射后1h,N_2O组组患者的VAS评分高于曲马多组,但所有患者的VAS均6。曲马多组和N_2O组患者因疼痛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38. 46%(10/26)和14. 38%(4/26),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3. 518,P=0. 061); Cox回归显示,N_2O组患者发生因疼痛中断治疗的风险明显低于曲马多组[HR=0. 321,95. 00%(0. 114,0. 942),P=0. 041]。N_2O组患者术中HR、MAP和RR较治疗前和曲马多组有明显降低,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p O2%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术中应用N_2O吸入能够显著镇痛,降低因疼痛终止治疗的风险,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制剂(ALA-PDT)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尿道内尖锐湿疣患者84例,均为男性。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CO_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ALAPD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总满意率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5.24%)高于对照组(76.19%),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增加(观察组t=17.7073、13.2775、9.0742,对照组t=9.0845、6.9788、4.6871,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及CD4~+/CD8~+高于对照组(t=7.2674、6.4398、4.4510,P0.05)。结论: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复发,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脑手术病人神经功能、脑氧代谢及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颅脑手术病人98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右美托咪啶麻醉,比较2组术后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β]、脑氧代谢[桡动脉血氧含量(CjvO2)、桡动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aO2)]、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前2组神经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神经功能指标水平均有上升,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前2组脑氧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脑氧代谢指标水平均有降低,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小(P<0.01)。术前2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病死率和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对颅脑手术病人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脑氧代谢,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醒脑静滴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一氧化氮(N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MIF)等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醒脑静组,各48例,连续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NO、IGF-1、MIF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TNF-α、IL-6、MIF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NO、IGF-1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01;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醒脑静组CRP[(18.59±4.90)mg/L比(12.48±2.56)mg/L]、TNF-α[(29.45±5.80)μg/ml比(23.02±6.89)μg/ml]、IL-6[(97.56±21.25)μg/ml比(88.56±20.12)μg/ml]、MIF[(50.78±4.90)ng/L比(42.02±6.12)ng/L]水平及NIHSS评分[(7.45±2.23)分比(5.12±1.23)分]下降更显著,NO[(43.56±5.88)μmol/L比(50.46±6.39)μmol/L]、IGF-1[(55.78±6.03)nmol/L比(61.56±8.02)nmol/L]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治疗后,醒脑静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3.75%比72.92%,P=0.006)。结论: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明显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改善脑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