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腰椎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保守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确定,长期服用药物易引起胃肠反应,病情拖延还可能发展成为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我们应用腰痹通治疗腰椎骨关节病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2.
开展MED早期失误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在开展该项手术的早期,22例出现失误及并发症.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准确定位,熟练操作技术是减少失误及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腰痹通治疗腰椎骨关节病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保守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确定,长期服用药物易引起胃肠反应,病情拖延还可能发展成为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我们应用腰痹通治疗腰椎骨关节  相似文献   
34.
先天性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石常见,但一侧下肢及臀部软组织全部骨化非常罕见。现报告一例。男,18岁,降生后右小腿外侧有一红斑状肿块,扩展迅速,12岁时已波及整个右侧下肢及臀部,呈“象皮腿”样畸形。表皮有散在的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高强度缝线双“8”字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8年7月,对应用关节镜下高强度缝线双“8”字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2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6~48岁,平均(28.5±3.0)岁。采用Lyshol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的功能情况。通过Lachman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结果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6个月,平均(11.0±2.8)个月。术后3个月全部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术前Lysholm评分(51.4±6.7)分,术后6个月提高至(91.4±4.0)分(P<0.05)。术前IKDC评分(51.3±6.8)分,术后6个月提高至(93.3±2.4)分(P<0.05)。Lachman试验:术前阳性率为100%,术后阳性率为0(P<0.05)。无关节感染、骨折块移位、缝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应用高强度缝线行双“8”字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手术疗效满意,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髓芯减压联合负压吸引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术前术后记录患者的Harris评分、VAS评分及检测其股骨头血管功能定量参数,以评价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及股骨头微循环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经影像学检查未见股骨头发生塌陷或坏死区明显扩大。除术后1个月(P>0.05)外,术后其余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在ARCOⅠ期组坏死区Kep值于术后3、6个月均低于术前(P<0.05);坏死区iAUC值于术后3个月低于术前(P<0.05)。在ARCOⅡ期组坏死区Ve值于术后1个月低于术前(P<0.05)。结论:这种新的手术方法在短期内可有效地改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症状,并具有延缓坏死股骨头塌陷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RCOⅠ期股骨头坏死的微循环瘀滞问题,但对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改善情况不明显。  相似文献   
37.
目的: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体内过氧化脂质水平的明显升高,而自由基增多可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骨康为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验方,观察糖骨康对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方法:①对象及分组:选择2003-03/2006-03在邯郸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和涉县中医院骨科收治的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1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年龄60~82岁),对照组65例(年龄60~85岁)。另设健康体检人员为正常组40名。上述人员对所用的治疗及检测指标均知情同意。③用药:治疗组服用中药糖骨康汤剂(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锁阳、龟板、丹参、川芎组成,采用自动煎药机水煎包装);对照组服用盖天力片(江苏启东盖天力制药厂生产),两组同时口服西药常规降糖药,30 d为1疗程。④评估: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比较正常组与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差异。 结果:①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 < 0.05或P < 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两组患者骨密度的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均明显上升(P < 0.05或P < 0.01),治疗组在升高骨密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 < 0.05)。③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上升(P < 0.05或P < 0.01),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 < 0.05或P < 0.01),治疗组在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降低丙二醛含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 < 0.05)。④正常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骨密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骨密度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 < 0.01)。 结论:糖骨康具有调节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自由基代谢,降低血糖,抑制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1989年9月~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臀肌挛缩症47例,其中5例合并有臀大肌发育不良,均行手术治疗,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臀肌挛缩合并臀大肌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体会。方法手术治疗5例臀肌挛缩合并有臀大肌发育不良患儿,做股骨大粗隆后缘至臀大肌外侧纵切口,充分松解臀大肌纤维变性部分及髂胫束,术后3天开始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结果5例中4例双臀发育丰满,1例瘦小。结论此病的发生与反复多次臀部肌注药物本身的刺激和注射部位的轻度感染有关,手术中切口应长,充分暴露视野,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相似文献   
40.
现将我院自1978年以来临床资料较完整的24例四肢血管损伤进行分析(不包括手、足的血管损伤和断肢再植病例),以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临床资料本组共24例,其中男20例,女4例。18~45岁19例。受伤至就诊时间1小时至3个月,平均128.3小时。受伤至手术时间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