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患者先在过伸体位下使病椎的高度恢复,然后在C臂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置入球囊,球囊扩张后使用骨水泥充填椎体,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21例手术顺利,疼痛于术后48 h内均明显缓解并可下床活动,4~12 d内出院,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平均VAS评分由术前(8.5±0.3)分到术后(2.1±0.2)分和最终随访(2.3±0.3)分(P〈0.01);Oswestry功能评分由术前(43±1.32)分到术后(21±1.29)分和最终随访(22±1.25)分(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14.8±2.8)mm到术后(24.3±2.1)mm和最终随访(24.4±1.9)mm(P〈0.05);Cobb角平均由术前23.2°±4.6°到术后10.3°±3.1°和最终随访10.2°±4.3°(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究硬膜外注射与鸡尾酒关节周围注射2种方法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病人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或Ⅱ级行TKA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硬膜外注射组(A组)与鸡尾酒关节周围注射组(B组)。比较2组术后3 d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静息状态下,术后3 d 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活动状态下,术后2 d、3 d 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1 d、2 d,B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A组(P0.05)。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3.7%)显著低于A组(42.6%),但迟发型腓总神经麻痹发生率(13.0%)显著高于A组(1.9%),B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4%)显著低于A组(6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尾酒关节周围注射应用于TKA病人相对于硬膜外注射术后镇痛效果更佳,能够显著改善病人膝关节活动度,但需要注意迟发型腓总神经麻痹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尿管拔除时机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排尿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颈椎间盘突出切除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随尿液一起拔除尿管,对照组在排空膀胱后拔除尿管,观察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自行排尿93.3%,对照组自行排尿70.0%。观察组拔除尿管的时机选择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膀胱充盈同时有强烈尿意时拔除尿管,患者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为留置尿管拔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方法:对36例应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术后按照预先制订的锻炼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康复重点是对患肢肌肉萎缩的预防,肌力的恢复,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患肢负重及平衡功能训练等。结果:36例患者患侧膝关节活动范围均恢复良好,可正常生活和参加体育活动,患膝无不适感和感染现象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细心的观察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其成功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对骨肉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beta(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SW1353,分为5组:对照组(不受药物处理)、LMWH组(5、10、20、40或80 IU/mL低分子量肝素钠处理24 h)、阳性对照组(6μM盐酸阿霉素处理24 h)、LMWH+通路抑制剂组(10 IU/mL低分子量肝素钠和10μM LY2109761共处理24 h)和LMWH+通路激活剂组(10 IU/mL低分子量肝素钠和10μM SRI-011381共处理24 h)。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Hoechst 33258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以筛选最优低分子量肝素钠作用浓度。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苷试剂盒共同分析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外炎症因子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MWH组在低分子量肝素钠10...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比较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21-12因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资料(观察组27例),并与同期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对照组30例)相对比。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预估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VAS评分,记录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脱位率、二次手术率、假体周围骨折、假体周围感染等情况。结果 两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56个月,平均34.0个月。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预估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围手术期感染,随访期间无假体周围感染、二次骨折、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观察组3例发生髋关节后脱位,经全身麻醉下手法闭合复位联合髋关节支具固定后未再脱位;1例主诉活动后股骨大粗隆疼痛,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后疼痛缓解。对照组1例髋关节过屈时脱位,经手法复位,避免髋内旋过屈后未再脱位。两组均有1例发生肌间静脉血栓,增加抗凝药物剂量治疗后血栓消失。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板(PFLA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8例),分别采用PFLAP和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负重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2个月,活动范围、关节功能、畸形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关节疼痛评分、Harris总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PFLAP与PFNA内固定均是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有效的治疗方式,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负重时间及关节疼痛评分、Harris总分PFNA优于PFLAP。  相似文献   
49.
王进 《华西医学》2011,(10):1505-1507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一2010年12月行胸腰椎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失败的21例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经椎弓根钉内固定。误人椎管或穿出椎弓根外壁4例,螺钉断裂4例,定位失误3例;术后1~23个月内固定松动9例,其中术后1~2个月第1次X线片检查发现松动3例,术后1~3个月内固定松动并感染2例;误诊1例(腰椎肿瘤、病理性骨折诊断为骨质疏松骨折)。19例再次手术。结果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18.5个月。12例重新固定、植骨融合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或脱出,植骨获得骨性愈合。8例内固定物取出,5例无腰、背部疼痛,腰部活动正常,3例述偶感腰、背部不适,腰部活动尚好,1例感腰、背部疼痛,影响日常活动。1例死亡。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发症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应充分认识,有效的骨折节段融合、术中仔细操作、预防感染、正确的康复锻炼等,可有效减少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失败。  相似文献   
50.
美宝创疡贴治疗骨折患者皮肤软组织挫擦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美宝创疡贴在骨折患者皮肤软组织挫擦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期间,对颈椎骨折,胸、腰椎骨折伴截瘫,骨盆骨折,多发性骨折,股骨颈骨折5种骨折患者所伴发的皮肤软组织挫擦伤创面(共78例),使用美宝创疡贴换药治疗,根据不同创面情况采用不同换药方式,观察创面的治疗效果.结果 78例患者创面疼痛减轻、渗出逐渐减少,感染控制,创面Ⅰ期愈合.结论 美宝创疡贴局部外用,有利于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