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关节腔周围注射混合药物在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行同期双侧TKA患者共120例膝关节,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膝关节。实验组膝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盐酸罗哌卡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肾上腺素),对照组没有运用关节周围注射药物。术前、术后分别记录双侧静止与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膝关节HSS评分以及术后引流量。结果术后6、12、24 h实验组静止和活动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48、72 h实验组与对照组静止和活动时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术后引流量及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腔周围注射混合药物可以有效缓解TKA术后早期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CFNB联合关节周围浸润镇痛(PLIA)两种镇痛方法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疼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因膝骨关节炎(KOA)或类风湿关节炎(RA)拟行TKA治疗的96例(96膝)老年患者按手术顺序编号后以随机数表法分为A、B组,各48例。A组给予CFNB,B组给予CFNB联合PLIA。对比两组镇痛效果、术后应激与炎症反应、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价安全性。结果与A组相比,B组术后静息2、6、12、24、48 h及术后主动活动12、24、48 h患侧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6 h血清皮质醇、醛固酮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B组明显低于A组(P<0.05)。与A组相比,B组术后被动屈膝90°时间、开始行直腿抬高锻炼时间显著缩短(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72 h时膝关节活动度(ROM)及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明显增高(P<0.05),但组间ROM差异不显著(P>0.05),KSS评分差异显著(P<0.05)。A、B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率分别为8.33%、12.50%,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TKA患者给予CFNB联合PLIA,术后静息、主动活动镇痛效果均突出,有助于抑制术后应激与炎症反应,从而有效缩短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活动平板训练的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关节外科行单侧TKA术后的6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活动平板训练的VR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膝关节肿胀程度及主动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3d、5d、7d VAS评分及术后5d、7d膝关节肿胀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3d两组膝关节肿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6周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6周及3个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活动平板训练的VR技术可以有效的缓解TKA术后早期康复的疼痛、减轻膝关节的肿胀,提高术后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不同镇痛方案对术后疼痛、膝关节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16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静脉自控镇痛组和收肌管阻滞镇痛组,每组41例。比较4组静息与活动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术后镇痛补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4组静息与活动状态VAS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5 d,4组活动状态VAS显著低于术前及术后1 d(P0.01)。术后5 d,4组膝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术前1 d(P0.01);术前、术后1 d及5 d,各组间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使用哌替啶的患者在4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肌管阻滞镇痛组术后使用哌替啶的患者数低于静脉自控镇痛组。4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肌管阻滞镇痛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低于静脉自控镇痛组。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静脉自控镇痛组和收肌管阻滞镇痛组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收肌管阻滞镇痛在补救镇痛使用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康复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功能恢复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关节外科行TKA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7例)。试验组术后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康复锻炼,对照组术后采用持续性被动活动(CPM)进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VAS疼痛评分、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HSS)、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膝关节本体感觉评分。结果 (1)两组患者在术后3d、5d、7d VAS评分及术后5d、7d肿胀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术后2周、6周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上试验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术后2周、6周及3个月HS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发现术后1周、2周、6周及3个月试验组BB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5)术前、术后1周、2周、6周及3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锻炼可以有效的缓解TKA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同时还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是对膝关节本体感觉的改善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术毕A组关节腔内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B组关节腔内注射0.25%罗哌卡因+0.5μg/kg右美托咪定20 ml,C组0.25%罗哌卡因+1μg/kg右美托咪定20 ml,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时肌注芬太尼镇痛,镇痛效果根据VAS、镇痛持续时间和术后24 h内芬太尼用量评估。结果术后B、C组VAS及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A组,C组VAS及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B组(P<0.05)。B、C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A组,C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增强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且其镇痛效果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物镇痛汤联合主被动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膝关节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度及整体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初次行TKA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常规护理,并进行主被动锻炼,且均在静息痛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4分时配合口服洛索洛芬止痛,60 mg/次,3次/d,至术后第14天。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四物镇痛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14 d。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试验组服中药前)及术后第3、7、14天患膝关节肿胀程度、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两组患者口服洛索洛芬人均总量。结果两组患膝关节肿胀程度、VAS评分及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后第3、7、14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3、7天RO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14 d试验组口服洛索洛芬人均总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物镇痛汤联合主被动锻炼可有效减轻TKA术后早期患膝肿胀、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减少口服洛索洛芬用量,促进患者膝关节整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法与静脉自控镇痛方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根据病例入选标准选择184例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术前不应用镇痛药物,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48 h,术后48 h开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12 h,至术后7 d。多模式镇痛组(B组),术前1 h肌肉注射帕瑞昔布40 mg,术中行关节腔及切口内注射镇痛药物,术后不用自控镇痛,术后持续冰疗48 h,首次应用帕瑞昔布后12、24、36 h分别肌肉注射帕瑞昔布40 mg/次,术后24 h功能锻炼开始前应用干扰电镇痛,1次/d,术后48 h开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12 h,至术后7 d。分别于术后2、4、6、8、10、12、18、24、36、48、72 h观察患者静息时的VAS评分、镇静评分及术后24、48、72 h活动时的VAS评分。记录各组术后生命体征、副作用及术后48 h内使用哌替啶的病例数量。术后48 h进行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调查,同时记录术后24、48、72 h、7、14 d的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静息状态的VAS评分及术后18、24、48、72 h膝关节活动时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镇静评分与A组无明显差别(P0.05)。B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1)。B组术后48 h患者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且B组术后48 h内使用哌替啶的病例比例低于A组(P0.01)。术后24、48、72 h、7 d及14 d膝关节的活动度B组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与传统的静脉自控镇痛方法相比,本多模式镇痛方案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疼痛的镇痛效果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更好,且本方法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少,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髁膝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7-10对因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行UKA治疗患者15例(15膝),选取同期行TKA治疗患者30例(34膝)作为对照组。术前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血红蛋白(Hb)下降量、术后3个月及1年VAS评分、HSS评分、ROM。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 Hb下降量、VAS评分均低于TKA组,而HSS评分、ROM高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选择UKA更优于TKA,UK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能够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鸡尾酒疗法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男女比例1∶1。实验组患者膝关节置换完成缝合前在关节腔周围组织注射镇痛药物,对照组不进行相关处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静止及运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静脉自控镇痛(PCIA)首次按压与术毕时间差,PCIA按压次数,患者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8、12、24 h时间点静息及运动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PCIA首次自控追加药物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与PCIA联合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降低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和功能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UKA组53例和TKA组61例,收集两组病例相关资料,对手术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经SAS9.1统计分析,两组病例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首次直腿抬高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关节活动度ROM和功能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取得满意效果,但各有特点。UKA术前须严格病例筛选,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主动伸屈膝关节是否能减轻下肢肿胀,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方法16例同时行双侧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病人,其中骨性关节炎10例,类风湿关节炎6例。术后常规负压引流,使用静脉或硬膜外除痛泵,回病房后一侧膝关节(A组)即开始主动伸屈运动,每小时1组,每组10次;另一侧膝关节(B组)不进行主动伸屈运动,但可以随意活动。至拔除引流管,观察双下肢肿胀的差异和股四头肌肌力及膝关节活动度恢复的速度。结果A组下肢肿胀明显较B组为轻,A组下肢术后平均3.3d即能做直腿抬高,术后平均3.1d屈曲达到90°;B组下肢术后平均8.3d能做直腿抬高,术后平均6.8d屈曲达到90°,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所有切口Ⅰ期愈合。结论术后早期主动伸屈膝关节能够明显减轻下肢肿胀,加快关节功能恢复的速度,简单易行,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独一味联合快速康复训练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运动功能、脂质蛋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行TKA患者98例,依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51)与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快速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独一味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4 d时视觉模拟评分(VAS)、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VAS、HSS评分、SF-36评分及血清LDL-C、HDL-C、TG、TC、IL-1β、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VAS及血清TG、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HSS、SF-36评分及血清HDL-C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血清LDL-C、TC水平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研究组VAS及血清TG、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SS、SF-36评分及血清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LDL-C、TC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一味联合快速康复训练可促进老年TKA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改善脂质蛋白及炎性因子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髁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标准截骨后屈伸间隙的影响。方法筛选出在该院行TKA的患者76例,术前在膝关节X线片上测量股骨髁前后径及左右径,并在术中测量标准截骨后的屈伸间隙,其中屈曲间隙伸直间隙的患者为A组,屈曲间隙=伸直间隙为B组,屈曲间隙伸直间隙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值、术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结果三组患者术前股骨髁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术后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结论股骨髁前后径与左右径比值的大小与术中标准截骨后屈伸间隙的大小有关,而且比值偏大的患者,截骨后可能出现屈曲间隙伸直间隙,而比值偏小的患者,可能出现屈曲间隙伸直间隙。但经过术中调整,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四关联合塞来昔布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围术期中超前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行人工TKA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药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在手术前2 d及术后2 w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并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定,观察治疗后的近远疗效。结果治疗后,手术前1 d、术后1、2 d及术后7 d的静息/活动VAS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4 d两组K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总体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四关联合塞来昔布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可以获得比单用塞来昔布更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的应用,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TKA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行全身麻醉,B组全身麻醉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记录2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法,评估2组术后30 min、2 h、4 h、8 h的疼痛强度及相关并发症,记录术后24 h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也短于A组(P0.05)。B组拔管后30 min以及术后2 h、4 h、8 h 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4 h的患者满意度高于A组。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TKA,可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苏醒,减轻患者的早期术后疼痛,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罗哌卡因联合氟比洛芬酯膝关节周围多点注射对老年患者加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膝关节镜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予以静脉芬太尼镇痛泵止痛,实验组予以罗哌卡因+氟比洛芬酯膝关节周围7个部位进行注射止痛。分别于术前1 d,术后4、8、12、24、48、72 h比较两组在膝关节静息状态下和运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整体满意率;利用失眠严重程度量表(ISS)评估并比较两组手术当天及第2天睡眠质量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膝关节静息状态下和运动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8、12、24、48、72 h膝关节静息状态下和运动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呼吸抑制和下肢麻木单项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整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当日、术后第1天ISS评分及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结论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周围罗哌卡因联合氟比洛芬酯多点注射较静脉芬太尼镇痛泵更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有助于早期康复和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肩三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A组采用肩三针治疗;B组采用肩三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C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3组疼痛程度疗效,观察3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测量表(FMA)评分、生存质量测定简表(QOL-BREF)评分变化。结果 A组、C组肩痛程度缓解显效率分别为60.0%和70.0%,均明显低于B组的90.0%(P0.01)。治疗后,B组FMA评分明显高于A组与C组(P0.05),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VAS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肩三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病人,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及关节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清理加射频去神经化方法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的111例重度膝骨关节病患者,关节镜组56例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同时射频去神经化治疗,人工关节组55例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方法,进行3年随访,记录所有病人的视觉模糊疼痛评分(VAS)及膝关节活动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11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4.1±1.07)年。两组术后2 w的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的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膝骨关节病采用关节镜下射频去神经化治疗效果肯定,方法简单,微创实用,住院时间短,病人药销少,围术期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腓总神经松解联合伸直优先法在严重外翻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严重膝外翻患者34例,患者均采取腓总神经松解联合伸直优先截骨法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2周、6周关节活动度变化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34例术后均无神经损伤、感染以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周、术后6周患者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 0. 05),且术后6周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术后2周(P 0. 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患者膝关节评分法(Knee Society Score,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 0. 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2例患者出现下肢肌间静脉以及深静脉血栓。结论腓总神经松解联合伸直优先法在严重外翻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手术安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