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为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原因,我们采用三维试验法对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检测。一、材料和方法1.菌株来源及鉴定  60株菌株均分离自我院 2000年 6月~2002年 12月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别为痰液 33份、创伤伤口分泌物 13份、烧伤创面分泌物 10份、气管切开口分泌物 2份、中段尿和血液各 1份,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20NE鉴定菌种。标准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产SHV 18型ESBLs)和阴沟肠杆菌(029M) (去阻…  相似文献   
33.
一种新SHV基因型β-内酰胺酶的发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查明中国浙江省湖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其β-内酰胺酶(BLA)耐药基因类型。[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HZ01株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试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TEM、SHV、OXA、CTX—M-1、CTX—M-2、CTX—M-9、PER及VEB型BLA耐药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HZ01株产生SHV型BLA,其扩增片段含826个核苷酸,核苷酸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经GenBank查询无相同序列,为新发现的一种BLASHV-48型(GenBank注册号:AY259164)。[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HZ01株所产BLA为SHV-48亚型,为一种新发现的新型BLA。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内侧切口改良Chevron截骨结合外侧组织松解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采用改良Chevron截骨结合外侧组织松解治疗轻中度拇外翻患者26例,其中男2例,女24例;年龄45~65(54.6±4.8)岁;病程1~5(7.5±3.3)个月。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足HVA(拇外翻角)、IMA(第1、2跖骨间角),并采用AOFA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6例患足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跖骨头坏死、拇外翻畸形复发等并发症,其中2例出现皮肤轻度麻木症状,考虑皮神经损伤引起。2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9.12±2.06)个月,术前HVA(30.01±3.71)°、IMA(14.00±1.50)°与术后的(9.41±4.16)°、(7.00±0.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AOFAS评分为54.77±9.59与术后的92.73±5.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优19例,良7例。结论:内侧单切口行改良Chevron截骨(必要时加做Akin截骨)并Acutrak全螺纹无头加压螺钉固定,并适度松解关节外侧软组织以治疗轻、中度拇外翻,具有暴露充分、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愈合较快的优势,而且通过适度的外侧松解,必要时Akin截骨配合内侧关节囊紧缩,较好地恢复内外侧软组织平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5.
一种新基因型TEM-128β-内酰胺酶的发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TEM型β-内酰胺酶(BLA)的编码基因并确定其亚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LA编码基因TEM、SHV、OXA、CTX—M-1、CTX—M-2、CTX—M-9、PER和VEB片段,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确定亚型。结果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HZ38株产生TEM型BLA,其扩增片段含1049个核苷酸,核苷酸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经Gen—Bank查询无相同序列,为新发现的一种BLA TEM-128型(GenBank注册号:AY359287)。结论 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HZ38株所产BLA为TEM-128亚型,为一种新发现的新型BLA。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中Ⅰ类整合子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自临床分离28株IRP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ll和qacEace△I-sull基因)及18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28株中,intll、qacEΔ1-sull、blaTEM、blaoxA-30群和blaCARB基因阳性株数(%)分别为21株(75.0%)、24株(85.7%)、20株(71.4%)、1株(3.6%)和1株(3.6%),经序列分析分别确认为blaaxA-J0(GenBank注册号:AY841859)和blaCARB-3,25株(89.3%)oprD基因缺失,blaIDM、blaVIM、blaSHV、blaHR、blaVEB、blaCES、blaMIR、blaDHA、blaSPM、blaGIM、blaaxA,群、blaoxA-2群、blaBEL-1、blaCTX-M-1群基因均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IRPa中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很高,至少存在blaTEM、boxA-10和blaCARB-3种β-内酰胺酶基因,oprD基因缺失突变是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聚酰胺胺阳离子聚合物是一类新型高分子树形化合物,在药物递送、基因转染、疾病诊断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其具有无免疫原性、低毒性等优点,聚酰胺胺树形化合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基因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聚酰胺胺树形化合物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8.
郭良君  陆萍 《中国药师》2012,15(5):723-724
目的:用正交试验优选降脂护肝胶囊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果酸含量,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对降脂护肝胶囊中熊果酸的含量的影响.结果:降脂护肝胶囊最佳提取工艺为除姜黄以外的4种生药材和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以100℃水煎煮2 h.得到浸膏后再加入姜黄细粉,烘干,粉碎,装囊.结论:该工艺简便易行,熊果酸提取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9.
患者,女,40岁。因"车祸致伤头部痛伴恶心、呕吐1 d"急诊于2011-07-14入院。体检:T 36.5℃,P 76次/min,R 19次/min,BP 120/70mmHg。头部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居中,脑室系统无明显受压征象。腹部B超示肝脾双肾未见明确异常。诊断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血肿,头皮裂伤"。患者无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禁食;完善各项检查,  相似文献   
40.
瘢痕组织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是创面愈合的表现。但如果瘢痕组织过度增生,则会产生增生性瘢痕,使患者感到瘙痒、疼痛,甚至导致局部功能障碍等,因此减少瘢痕增生是每位烧伤患者的愿望。如何防治瘢痕形成一直是创伤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在瘢痕防治方面尚无有效的方法,本组采用瘢痕贴联合弹力绷带治疗烧伤患者,并对治疗后瘢痕的瘙痒、色泽、厚度及硬度进行了跟踪,同时与单纯使用瘢痕贴组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