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9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髌韧带纵切口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我们采用髌韧带纵切口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2 7例 ,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2 7例 ,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19~ 6 2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2 0例 ,摔伤 4例 ,重物砸伤 3例。其中 4例为Ⅰ度开放性骨折。有 7例合并有其它部位的损伤。按AO骨折分类〔1〕:A1型 11例 ,A2 型 8例 ,A3 型 5例 ,C1型骨折 2例 ,C2 型骨折 1例。1.2 治疗方法 本组有 8例行急诊手术内固定 ,余均在 1周内手术。窝部用软垫适当垫高 ,小腿自然下垂于手术床边 ,使膝关节屈曲 30°~ 4 5°,以有利于骨…  相似文献   
72.
"Y"形钢板内固定结合CPM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Y形钢板内固定结合CPM功能锻炼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19例骨折按AO/ASIF分类法:A3型7例,C1型7例,C2型4例,C3型1例。均采用肘后正中纵形切口,骨折复位后用Y形钢板内固定,术后结合上肢CPM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平均随访13个月,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优14例,良4例,可1例,无差病例。总优良率为94.7%。无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骨化性肌炎、迟发性尺神经炎、内固定失败等发生。结论 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结合CPM功能锻炼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单、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3.
黄晶  吴世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65-6365
.子宫破裂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多发生于分娩期.我院近期收治1例双胎妊娠中期自发性子宫破裂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23岁.孕3剖宫产2.停经5个月,头晕、头痛、下腹部疼痛2h,于2011-03-26T08入院.孕期未行产检,入院前2 h突感小腹阵发性坠痛,无阴道流血,伴头晕、大汗淋漓,急诊“120”送至我院.患者平素体健,3 a前因头盆相对不称,于当地县医院行剖宫产助娩一活女婴,术程顺利,术后切口Ⅱ/甲愈合;2010 -12因疤痕子宫再次于当地医院行剖宫产助娩一活男婴.  相似文献   
74.
传统的方法测量体温是护士先在体温本上手写布置每日测量体温的次数,根据时间再去给患者测量,测量完毕再录入电脑.而布置每日测量体温的次数常常是新护士头痛的问题,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弄清楚.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录入不准确.  相似文献   
75.
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新策略层出不穷,该文对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治疗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以局部抗生素缓释系统为重点,分别对细菌生物膜与移植相关感染的机制、缓释支架常见包封抗生素种类及支架细胞毒性及生物相容性进行讨论,着重分析目前药物缓释系统中载药技术的种类及存在的问题。对缓释系统的制备工艺做了总结,指出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局部抗生素缓释系统材料和工艺的未来发展以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保留髓内钉、附加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对17例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保留髓内钉、附加锁定钢板微创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肢活动、负重及骨痂生长情况。结果 17例均获随访,时间6~18(9±2)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无感染、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现象等。结论保留髓内钉、附加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手术创伤小,骨膜可不用剥离,血运破坏小,固定牢靠。结合早期功能锻练,可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7.
郭雅惠 《药物与人》2014,(9):255-256
目的:探讨胫骨近踝关节的长节段粉碎性骨折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18例胫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8例胫骨近踝关节的长节段粉碎性骨折手术患者经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手术均取得成功,出院前切口均达到一级愈合的标准,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术后对患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良好,患肢的运动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胫骨近踝关节的长节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正常国人下胫腓关节微动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正常国人下胫腓关节在踝关节不同运动范围内的微动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下胫腓关节在三维方向上的微动特点和具体微动范围。方法:健康志愿者12名,男9例,女3例;年龄19~37岁,平均(26.5±0.5)岁。在下胫腓关节的内踝和外踝最高点附近分别安装1个激光照相扫描仪的探测端子,通过3D-激光扫描仪扫描踝关节在背屈、背伸、内翻、外翻等不同位置下2个端子的位置相对变化,通过计算机计算出2个端子在X、Y、Z轴(X轴代表冠状面与Z轴垂直轴,Y轴代表矢状面与Z轴垂直轴,Z轴代表胫骨的长轴)上的位移与腓骨相对胫骨的旋转情况。结果:随着踝关节在背屈、背伸、内翻、外翻等不同位置下运动幅度的增大,下胫腓关节的微动幅度大部分逐渐增加,X轴、Y轴和Z轴最大位移分别为(1.04±0.12)mm、(1.70±0.16)mm和-(0.87±0.10)mm。结论:通过3D-激光扫描仪扫描下胫腓关节基本明确了下胫腓关节的X轴、Y轴和Z轴在踝关节做各种运动时的具体位移,此方法可较好地测量下胫腓关节的运动情况。同时,这一技术和结果可被用于进一步研究病理性下胫腓关节运动的改变,为研制符合下胫腓关节运动特点的内固定物提供基础的生物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79.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是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总称,是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中损伤较严重的一种情况.在该损伤正式命名之前,多数病例都是作为复杂肘关节不稳的单个特殊病例进行报道的,直至1996年Hotchkiss首先引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这一概念.在临床上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典型病例的并不少见,但国内外学者报道病例数较少,过去对此类损伤认识有限,故以尺骨冠突或桡骨头骨折伴其他损伤的报道较多见.  相似文献   
80.
2010年3月~2012年1月,我科采用跟骨牵引+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51例胫腓骨闭合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51例,男36例,女15例,年龄7~55(31.6±2.4)岁.胫腓骨中上1/3段骨折16例,下1/3段骨折35例.胫腓骨干双骨折28例,单纯胫骨骨折16例,单纯腓骨骨折7例.粉碎骨折12例,螺旋形骨折8例,斜形骨折10例,横断或锯齿状骨折2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