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217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背景 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高,早诊早治十分重要.但常规检查难以鉴别诊断直径≥20 mm的进展期腺瘤,造成了患者经济和心理的双重负担.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鉴别直径≥20 mm结直肠癌癌前病变与结直肠腺癌的诊断效能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或结直肠腺癌曾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并于内镜下切除或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显像方式及半定量法评估PET/CT摄取特点(SUVmax)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共纳入402例患者,病理学分类:管状腺瘤16例,绒毛状腺瘤61例,结直肠早癌68例,结直肠腺癌257例.18F-FDG PET/CT检查中22例病变未见显像;18F-FDG PET/CT对不同病理类型检出率:管状腺瘤组62.5%,绒毛状腺瘤组83.61%,结直肠早癌组95.59%,结直肠癌组98.83%.结直肠腺癌病灶直径显著大于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结直肠早癌[(47.34±20.75)mm vs(22.50±3.54)mm、(29.51±13.09)mm、(30.97±13.63)mm,P<0.001].不同病理分组间肿瘤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管状腺瘤组的SUVmax显著低于绒毛状腺瘤组和结直肠腺癌组(7.84±3.90 vs 14.51±8.91、14.99±7.60,P<0.05),结直肠早癌组与结直肠癌组SUVmax有统计学差异(11.85±7.03 vs 14.99±7.60,P=0.00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直径、病变的病理性质与SUVmax密切相关.管状腺瘤的SUVmax相对其他类型更低,腺癌的SUVmax相对其他类型更高,但未发现绒毛状腺瘤与其他病理类型的SUVmax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18F-FDG PET/CT在直径≥20 mm结直肠病变中可以鉴别管状腺瘤和结直肠腺癌,但鉴别结直肠绒毛状腺瘤与其他肿瘤性病灶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92.
背景 肾囊性病变的Bosniak分类影响临床决策,现有阅片者间一致性研究多采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正凭借其优越的图像分辨率和软组织对比度、提供更详细的影像学信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目的 本研究通过评估不同阅片者基于MRI、依据现行的2005版Bosniak分类系统判读Ⅱ~Ⅲ类肾囊性病变(cystic renal mass,CRM)的一致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09年1月-2018年12月完成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并符合2005版BosniakⅡ~Ⅲ分类标准的CRM病例,由3名影像医师依据2005版Bosniak分类系统对MRI图像进行独立判读并记录分类结果,通过计算全部病例、不同分类和不同病理类型病例的阅片者间一致性加权Kappa系数(Cohen/Conger's Kappa,kw),衡量全部病例、不同分类和不同病理类型病例的阅片者间一致性.结果 共有123例患者的123个CRM纳入本研究,其中男84例,女39例,平均年龄(49.1±11.1)岁,单纯囊肿、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分别有61例(49.6%)、15例(12.2%)、47例(38.2%),Ⅱ、ⅡF、Ⅲ类病例分别有24例(19.5%)、49例(39.8%)、50例(40.7%).全部病例阅片者间一致性kw系数为0.43.Ⅱ、ⅡF、Ⅲ类病例的kw系数分别为0.05、0.34、0.29;单纯囊肿、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kw系数分别为0.33、0.16、0.31.结论 基于2005版Bosniak分类系统,对于全部病例阅片者间一致性程度中等;BosniakⅡ类病例的一致性较低;BosniakⅡF和Ⅲ类病例的一致性一般;单纯囊肿和恶性肿瘤的一致性均一般;良性肿瘤的一致性较低;单纯囊肿的一致性高于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野战部队新兵眼部疾病谱及危险因素情况,为部队征召合格的兵源提供参考。方法以宁夏及北京部分地区20320名野战部队新兵为研究对象,进行眼部详细检查,获得眼部疾病谱及危险因素。结果眼部明显异常的占3.47%,不符合军人体检标准,主要包括视力及色觉不合格、上睑下垂、角膜疾病、急性色素膜炎、外伤性白内障、眼底疾病、青光眼等;眼部有潜在疾病隐患的占5.18%,主要包括急性结膜炎、干眼症、陈旧性色素膜炎、周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及蜗牛迹变性。结论现行眼科入伍体检标准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必要进行重新修订;加强武装部门的监管力度,提高接兵人员和体检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以及业务能力,提高检诊水平;对各种近视手术治疗后的青年,应进行严格筛查或禁止该人群入伍。在征召青年入伍体检时,必须加强眼科检查,这对确保向部队输送合格兵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4.
目的:系统评价含苦参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18年7月应用含苦参中药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s,样本量总计88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西药组(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胺嘧啶片)[OR=0.13,95%CI (0.08,0.18),P0.000,01],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西药组[OR=0.22,95%CI(0.08,0.58),P=0.003]。治疗组仅予含苦参中药制剂时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2.90,95%CI(1.78,4.74),P0.000,1],且优于联合应用含苦参中药制剂。结论:应用含苦参中药制剂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一定效果,未来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隐藏分配的RCT试验进一步确定苦参制剂疗效。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未定病因肝衰竭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02医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6例未定病因肝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未定病因肝衰竭的发病比例较高,占同期肝衰竭总数的6.50%,发病率仅次于HBV相关肝衰竭及酒精性肝衰竭.未定病因肝衰竭分型主要是亚急性肝衰竭(39.88%),其次是慢加急性肝衰竭(36.50%)和急性肝衰竭(23.62%),而其他类型肝衰竭(明确病因肝衰竭)主要分型是慢加急性肝衰竭(92.16%).与我国最常见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比较,未定病因肝衰竭肝功能恶化程度更明显(ALT、AST、TBil更高,PTA更低),ALP及白细胞平均水平也更高.未定病因肝衰竭好发于青中年患者(18~60岁,56.13%),其次是青少年(<18岁,28.53%),老年患者(≥60岁)占15.34%.未定病因肝衰竭预后较差,总的治愈好转率仅占26.07%,青少年患者好转率为31.18%,青中年患者25.14%,老年患者20.00%.在3种类型肝衰竭分型中,以急性肝衰竭转归最差,好转率仅12.99%,亚急性肝衰竭好转率为34.62%,慢加急性肝衰竭好转率为25.21%.结论 未定病因肝衰竭近年来发病比例增加,好发于青年及儿童,以亚急性肝衰竭多见,转归差.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乳糜化脂肪对移植于裸鼠背部皮下人增生性瘢痕的影响。 方法选取18只BALB/c裸鼠;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烧伤整形科行腹部、大腿外侧部脂肪负压抽吸手术获取的脂肪颗粒细胞及面、颈部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脂肪颗粒细胞经过纳米转换头等操作处理为乳糜化脂肪;无菌条件下将增生性瘢痕组织切割成多块小样本;用眼科剪于各个裸鼠背部各作4个皮肤切口,稍做游离后将前述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埋植入切口内,制备增生性瘢痕裸鼠动物模型。18只裸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曲安奈德组和乳糜化脂肪组,每组6只裸鼠,24块瘢痕组织。移植后1周,对照组于每块移植瘢痕组织块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0.05 mL/g);曲安奈德组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0.05 mL/g);乳糜化脂肪组注射乳糜化脂肪(0.05 mL/g);之后每周各注射1次。移植后4周取材,比较移植前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重量、移植后4周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重量变化百分比;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生物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较Masson染色半定量分析阳性面积(天蓝色)占整体视野总面积的百分比。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核心蛋白聚糖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 结果移植前,3组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230,P=0.119),移植后4周,乳糜化脂肪组、曲安奈德组、对照组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重量变化百分比分别为(73.2±15.9)%、(79.5±8.6)%、(87.0±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80,P=0.042),乳糜化脂肪组分别与对照组、曲安奈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30、1.228,P=0.010、0.099)。组织学观察可见,苏木精-伊红染色与Masson染色整体变化趋势相符:对照组真皮层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及纤维细胞,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曲安奈德组真皮层见粗大胶原纤维,连续性及整齐度可;乳糜化脂肪组真皮层胶原纤维数量少且排列规律。Masson染色半定量分析:乳糜化脂肪组、曲安奈德组、对照组阳性面积(天蓝色)占整体视野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74.3±13.5)%、(80.9±9.0)%、(91.2±4.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8,P=0.025),乳糜化脂肪组分别与曲安奈德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30、7.806,P=0.027、0.019)。增生性瘢痕中核心蛋白聚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曲安奈德组、乳糜化脂肪组显示出核心蛋白聚糖阳性染色结果,且乳糜化脂肪组染色强于曲安奈德组。对照组极其低地表达点、斑片状核心蛋白聚糖染色。乳糜化脂肪组、曲安奈德组、对照组核心蛋白聚糖表达量分别为0.021±0.010、0.025±0.012、0.088±0.05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60,P=0.034),乳糜化脂肪组分别与曲安奈德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16、1.224,P=0.048,0.027)。 结论乳糜化脂肪注射至人增生性瘢痕可降低成纤维细胞密度和数量,促进胶原排列、数量及形状正常化,改善胶原堆积等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97.
拔牙后牙槽骨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拔牙创牙槽骨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不同年龄组的男性、女性的牙槽骨骨密度。结果 :35~44岁年龄组 ,男女之间牙槽骨骨密度值无显著差异 ,45~54岁年龄组 ,男女之间拔牙第 1个月牙槽骨骨密度值无显著差异 ,而2个月以后男性牙槽骨骨密度值高于女性 ;55~64岁年龄组男性牙槽骨骨密度值高于女性。结论 :年龄、性别对牙槽骨骨密度变化有显著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 ,男性牙槽骨愈合速度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构建并应用糖尿病自我管理决策辅助信息平台,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方法以糖尿病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运用决策支持理论,设计和开发了糖尿病自我管理决策辅助信息平台,并在临床进行应用和评价。结果开发的信息平台包含患者应用程序和医护网站2个部分,可实现实时记录、风险评测、在线学习、远程管理等功能。应用信息平台进行干预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2周的饮食及运动自我管理、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行为以及血糖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糖尿病自我管理决策辅助信息平台功能设计科学、全面,实用性强,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99.
100.
术后谵妄(POD)是手术后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由于生理机能的减退,老年人较儿童和成年人更易发生POD,且POD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术后转归。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患者手术量每年递增,POD的临床研究已成为麻醉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风险预测、预后评估、预防策略、治疗方案4个方向对POD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POD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