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研究Cpn0425重组蛋白在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前炎症细胞因子IL-8和IL-1β的水平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索Cpn感染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PCR扩增肺炎嗜衣原体Cpn0425蛋白编码基因,构建pGEX6p-2/Cpn0425重组质粒,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超声裂解后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纯化树脂纯化重组蛋白,ToxinEraser纯化柱去除内毒素后用不同浓度的GST-Cpn0425刺激THP-1细胞;ELISA法检测经刺激后的THP-1细胞产生的IL-8和IL-1β水平;以WST-1法检测经GST-Cpn0425处理后THP-1细胞的增生或抑制作用;用AnnexinV-FITC-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GST-Cpn0425能诱导THP-1细胞表达IL-8和IL-1β,当浓度增加到6μg/m(l8μg/ml)时,所产生的IL-8和IL-1β量最大,浓度分别为(716.11±41.26)pg/ml和(32.91±5.49)pg/ml。当6μg/ml GST-Cpn0425分别刺激细胞6h后即可从培养基中检测到IL-8和IL-1β,而刺激24h产生的量则达到高峰。GST-Cpn0425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THP-1细胞增殖;GST-Cpn0425处理THP-1细胞24h后能诱导其发生凋亡,其细胞凋亡率最高为(17.76±4.2)%。结论Cpn0425蛋白能诱导THP-1细胞表达并分泌前炎症细胞因子IL-8和IL-1β;既能抑制THP-1细胞增殖,又能诱导其凋亡;因而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循环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CTX)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对4T1Balb/c乳腺癌荷瘤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生存期影响。方法通过皮下接种4T1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Balb/c荷瘤小鼠模型;荷瘤小鼠随机分为IL-2组、CTX组、IL-2+CTX组及对照组,在种瘤第10天开始对荷瘤小鼠分别经腹腔按方案给药,部分小鼠在末次给药后4天处死,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CD4+CD25+/CD4+调节性T细胞数量;余小鼠观察生存期。结果 IL-2组、CTX组、IL-2+CTX组及对照组调节性T细胞比例分别为26.00%±0.98%、11.30%±0.85%、20.15%±1.11%、17.50%±1.13%,组别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IL-2+CTX组小鼠最长存活57天,对照组小鼠最长存活46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2联合循环应用CTX将调节性T细胞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延长小鼠生存期。  相似文献   
93.
番茄红素改善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认知功能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番茄红素(LP)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所致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备MCAO模型大鼠,使用Morris水迷宫及Y迷宫实验检测LP对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MCAO术后大鼠水迷宫平均游泳速度显著下降,Y迷宫学会逃避电击所需训练次数显著增加.LP低剂量及高剂量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水迷宫平均游泳速度显著增加,Y迷宫学会逃避电击所需训练次数显著减少.结论 番茄红素改善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4.
刘芳  陈少红  刘青波  范新娟  唐芳  刘大伟  赵国强 《重庆医学》2011,40(24):2398-2400,2388
目的 探讨骨髓源肝细胞样细胞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分化,以BST-1、清蛋白(ALB)为分子标志,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其分化状态.构建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骨髓源肝细胞样细胞移植)和对照组,结合...  相似文献   
95.
冷超  刘飞  王元星 《肿瘤药学》2011,(2):129-132
目的探讨5,7-二甲氧基黄酮(5,7-dimethoxyflavone,DMF)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是否涉及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耗竭。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GSH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DNA断裂。结果 DMF以浓度依赖方式诱导A549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并导致细胞DNA断裂。DMF显著降低A549细胞内GSH水平(P〈0.05),呈浓度依赖性。500μmol·L-1GSH预孵育1h,能有效阻断DMF诱导细胞内GSH耗竭,并减弱DMF触发细胞凋亡作用(P〈0.05)。结论细胞内GSH耗竭是DMF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XRs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采用LXR激动剂T0901317处理人乳腺癌MCF-7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BrdU标记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①LXRα和LXRβ在乳腺正常组织基本不表达,但LXRα在不同乳腺癌病变(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增高(P<0.05),在浸润性导管癌尤为明显;LXRβ在不同乳腺癌病变中不表达.②T0901317(10μM)处理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率(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LXR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激活LXRα能够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VEGF-D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这3个因子与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60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VEGF-C,VEGF-D及MMP-1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EGF-C,VEGF-D及MMP-12蛋白在NSCLC组织中呈高表达(96.7%、93.3%及91.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VEGF-C,VEGF-D及MMP-12蛋白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显著高于没有转移的病例(χ2=13.237,χ2=6.960,χ2=9.870;P=0.000,P=0.008,P=0.002).VEGF-C,VEGF-D及MMP-12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以及组织学类型无关(χ2=0.472;P=0.244),但与病理TNM分期(PTNM)有关(P=0.01).在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VEGF-C,VEGF-D与MMP-12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850,P=0.000;r=0.787,P=0.000;r=0.914,P=0.000).结论 VEGF-C,VEGF-D及MMP-12蛋白在有纵隔淋巴结转移NSCLC的高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C,VEGF-D及MMP-12蛋白有成为NSCLC治疗中新靶位点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探讨肝X受体α(LXRα)信号途径的作用。方法60只C57小鼠分成两组,分别注射LPS(1.0 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12 h后取腹腔巨噬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印迹法检测ABCA1和LXRα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LXRα激动剂22(R)-羟基胆固醇(22(R)-Hch)预处理小鼠,观察对LPS调节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结果 LPS抑制LXRα和ABCA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22(R)-Hch预处理抑制LPS对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的下调作用。结论通过抑制TLR4/LXRα信号途径的激活,可以减轻LPS诱导的急性时相反应中的炎症程度,上调ABCA1的表达,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 DADS )是否通过下调组织蛋白酶D ( Cathepsin D )的表达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转移。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ADS及干扰Cath-D对人胃癌MGC803细胞Cath-D mRNA与蛋白表达变化;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DADS及干扰Cath-D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DADS作用人胃癌MGC803细胞24 h后,Cath-D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P〈0.05),划痕距离明显增宽(P〈0.05),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siRNA干扰Cath-D后,Cath-D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划痕距离明显增宽(P〈0.05),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DADS能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th-D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0.
龚永谦  程爱兰  刘洁 《重庆医学》2018,(16):2158-2161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热休克蛋白90A(HSP90A)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8例鼻咽癌患者(A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活检鼻咽癌组织的EGFR、HSP90A和cathepsin D阳性表达率,并检测同期30例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B组)正常鼻甲黏膜组织的EGFR、HSP90A和cathepsin D阳性表达率.统计A组患者的肿瘤T分期、N分期及淋巴管密度(LVD).比较A组鼻咽癌组织EGFR、HSP90A和cathepsin D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T分期、N分期及LVD,并分析鼻咽癌组织EGFR、HSP90A和cathepsin D表达与T分期、N分期及LVD的关系.结果 A组EGFR、HSP90A和cathepsin D阳性表达率分别86.21%、82.76%和87.93%,均高于B组的30.00%、26.67%和33.33% (P<0.05).A组EGFR、HSP90A、cathepsin D蛋白表达阳性患者T3~T4分期患者百分比、N2~N3分期患者百分比及LVD均高于相应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组织EG-FR、HSP90A和cathepsin D阳性表达率与其T分期、N分期及LVD均呈正相关(EGFR:r=0.844、0.795、0.785;HSP90A:r=0.862、0.825、0.822;cathepsin D:r=0.842、0.815、0.863,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EGFR、HSP90A和cathepsin D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均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评估鼻咽癌侵袭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