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女,28岁,因反复间断发热伴腹痛18年,近日加重入院。患者近半年频繁出现发热、右上腹痛并伴皮肤、巩膜黄染。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的评价及其成像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多层(16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 CT,MS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影响其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MSCT对32例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多种方式重建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位置、形态、术后再狭窄等.其中7例经X线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证实.将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分三级予以评价,分析其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 MSCT显示所有32例患者41个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其中5个支架术后出现再狭窄;7例患者9个支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诊断符合率为88.9%;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7.5%(28/32例),心率<60/min、61~70/min和>71次/min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占94.7%、88.9%和50.0%,三种不同心率对图像质量显示有显著性差异(χ2=16.354,P<0.01).结论 M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较可靠的冠状动脉支架无创性评价方法,对支架开通性显示较好,但对支架内情况显示受限,图像质量受心率等因素影响,质量控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意义。方法 176例LDH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7例。2组同时给予相同的脱水、消炎等常规治疗外,观察组给予冯氏脊柱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脊柱安慰手法治疗,疗程20天。治疗前后对2组分别进行症状学评价(ODI指数)、神经根刺激体征(RS)观察、结构力学紊乱体征(PS)量化评分和突出间盘组织椎管内占位情况的MRI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ODI指数、RS值和PS值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后观察组ODI指数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R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S值治疗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测量结果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手法纠正"骨错缝"可促进LDH症状缓解,但症状改善与突出髓核的形态及结构学变化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手法治疗的重点在于恢复脊柱功能和建立代偿平衡。  相似文献   
14.
刘树堂  熊明辉  李德昌  赵雷   《放射学实践》2012,27(8):897-897
病例资料 患者,男,10岁,2010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臂蚕豆大小的肿物,触及质硬,偶伴有疼痛,8月发现肿物增大,疼痛伴发热.查体:患者左上臂圆形肿块,表面皮肤发红,肿块质硬,活动度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飞行员颅底动脉环形态的完整性及变异情况. 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在空军总医院住院、行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的104例飞行员的病例资料和颅底动脉环图像,排除既往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者,排除有神经功能缺损且头颅MRI有明显异常者.统计颅底动脉环的完整性和变异情况. 结果 51例病历资料完整着入选,均为男性,年龄22~56岁.歼击机飞行员29例,轰炸机或运输机飞行员19例,直升机飞行员3例.飞行时间100~8000 h.41例因病入院,10例改装体检入院.51例中37.3%(19/51)颅底动脉环完整,23.5%(12/51)前交通动脉缺如,7.8%(4/51)A1段发育不良,2.0%(1/51)一侧A1段缺如,51.0%(26/51)后交通动脉缺如,7.8%(4/51)P1段发育不良,3.9%(2/51)一侧或双侧P1段缺如. 结论 本组飞行员颅底动脉环存在变异,有半数以上者不完整,其航空医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6.
余河  宋云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4):331-331,334
患者 女性 ,5 2岁。无腹部不适 ,无发热、黄疸 ,皮肤、粘膜无损伤。体检 :血常规及生化全套正常。腹部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不大。膜菲氏征阴性。B超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CT所见 :平扫示脾脏略大 ,脾中部实质内似见一类圆形稍低密度影 ,大小约 4 .0cm× 4 .8cm ,密度不均匀 ,C  相似文献   
17.
脊髓血管畸形的MRI诊断(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MR成像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共3例,其中2例为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为根脊膜血管畸形,在1.5T磁共振机上应用表面线圈作高分辨MR成像,其结果与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进行对照。结果:MR不仅可显示畸形血管特征性的快速流空现象,而且还可显示畸形血管远端髓内长T1、长T2信号改变。MRI与血管造影结果基本符合。结论:MR成像是评价脊髓血管畸形十分敏感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RSNA(北美的放射年会)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应当是CT新技术。众所周知,CT设备如同常规的X线机一样,普及到各级医院甚至诊所。目前,在全球和全国究竟有多少台CT,尚无准确数字。CT技术不断地进步,从第一代CT到第四代CT,至1989年,滑环技术和连续进床实现了不间断的螺旋扫描。从1998年多层螺旋CT进展迅速,4层/周、8层/周、16层/周至64层/周。Z轴分辨率达到0.33~0.30mm,极大地满足了临床的各种需求。经过几次跨越性技术进展,包括X线管、检测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的革新,CT技术日臻成熟、完善。对医疗、教学和科研做出巨大贡献。CT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将磁化了的人体组织激励后发射的射频信号转变为图象。每一激励体积单元的信号强度用平均亮度表示(Brightne-ss)。强信号显示为白色,中等信号为灰色,弱信号为黑色。由此,以不同的灰价构成图象,信号的强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组织的固有特性:纵向弛豫时间TI,横向弛豫时间T2及质子密度等。在相同场强条件下,同样的组织、器官、选择不同的测量参数,其信号强度有不同的变化,当然,也反映在图象上有不同的表现。本文拟对影响信号强度的几个测量参数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提高磁共振的图象质量和应用水平。资料和方法50…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使用CT灌注成像(CTPI)参数监测兔肝VX2肿瘤生长的价值。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开腹手术于肝右叶内注射VX2肿瘤细胞悬液0.1ml。分别在种瘤前、种瘤后第1周、第3周行CT灌注扫描。应用反卷积算法计算肝脏的灌注参数:血流速(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肝动脉分数(HAF)和到达时间(IRFT0)等。比较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灌注参数的变化。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0只兔中共9只成功建立VX2种植模型。9只种植成功的兔肝中CT发现病灶9个,种植后第1周时扫描9只兔均可见肿瘤,直径约为(0.5±0.1)cm,第三周时肿瘤直径(2.6±0.6)cm。种瘤前肝实质、种瘤后第1周和第3周时肿瘤区域CTPI灌注参数BF、BV、PS、HAF、MTT、T0分别为(172.11±10.87)ml/(100g·min)、(31.02±3.02)ml/100g、(16.82±4.34)ml/100g·min、0.1224±0.0068、(11.24±1.20)s、(5.15±0.26)s;(128±5.04)ml/(100g·min)、(25.15±0.86)ml/100g、(14.79±5.18)ml/100g·min、0.7780±0.0514、(9.82±0.47)s、(3.43±0.12)s与(237.00±8.83)ml/(100g·min)、(33.11±1.89)ml/100g、(18.78±6.25)ml/100g·min、0.9440±0.0124、(10.12±0.21)s、(1.86±0.05)s。HAF、T0、BF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V、MTT、PS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TPI参数HAF、T0、BF值可监测肝脏VX2肿瘤生长过程,较好反映了VX2肿瘤的动脉供血为主的本质,有希望在肝癌的检出及监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