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灸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研究针灸对骨质疏松的作用 ,对 4 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前后骨密度测定 ,结果显示针刺组和艾灸组能使腰椎 L1~ L4 骨密度分别提高 1.2 8%和 1.32 % ;股骨 Neck骨密度提高 0 .4 3%和 0 .97%。说明针刺和艾灸能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52.
目的:应用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细胞,在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补骨合剂对细胞分化的影响,探讨补骨合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通过形态学、碱性磷酸酶、细胞内骨钙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等指标,对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导下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程度进行探讨。结果:一定浓度的补骨合剂可促进分化中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增强rhBMP2的活性,促进分化中的骨髓间充质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补骨合剂的这种促进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作用与密钙息基本相同。结论:补骨合剂不仅可以增强rhBMP2的活性,促进分化中的骨髓间充质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大量分泌Ⅰ型胶原,以利于钙盐沉积;还可以促进rhBMP2诱导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促进骨髓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表型分化.从而促进钙、磷在骨表面沉积。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转录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模型组每周2次腹腔注射醋酸泼尼松龙24.5 mg/kg,经6周诱导出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16只和对照组16只,分别灌服桃红四物汤和生理盐水,在灌胃后第6、8周,检测股骨头局部TGF-β1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 治疗组股骨头局部TGF-β1 mRNA的转录水平呈逐渐增强的趋势,而对照组股骨头局部TGF-β1 mRNA的转录水平则呈逐渐减弱的趋势,2组差异显著.结论 桃红四物汤可促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鼠股骨头局部TGF-β1 mRNA的转录水平,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  相似文献   
5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中老年常见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疾病,由于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除对症治疗外,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来阻止软骨破坏的病理进程。因此,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防治是骨伤科医生的重要课题之一。1 中医治疗1 1 中药内服: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骨痹”的范畴,系由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风寒湿邪侵袭,痰瘀气滞所致,属本虚标实证。治疗以补益肝肾为主,兼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除湿,健脾化痰。宏树臣[1]按病变特点分为初、中、晚3期,初期重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方用化瘀定痛汤。中晚期以养血荣筋,补益…  相似文献   
55.
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治疗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在颈椎病发病中占60%以上.其主要表现为受压神经根支配范围的麻木、疼痛和功能障碍.随着社会发展,颈椎病已经成为骨科发病率之首.目前在国内外,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其中手法治疗该病,是中医的优势.下面将手法治疗本病10年来的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6.
针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采用12月龄雌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一醇组、针刺组和艾灸组,切除双侧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造模3个月后治疗3个月,骨代谢生化指标、性激和学等观察针刺和艾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结果:经针刺、艾灸或雌二醇治疗后,血清Ca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AKP较模型组分别有所下降(P〈0.05);血清E2、BGP、PTH较模型组升高(P〈0.05~0.01),股骨  相似文献   
57.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痛风是一种古老而又崭新的病种,近年来随着其发病率的升高,对该病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将概述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我们研制的鸡痛风病模型。  相似文献   
58.
张俐  鲁力  李楠  陈伯仪 《中国骨伤》2007,20(5):298-301
目的:检测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α)mRNA表达、红细胞聚集、变形指数和骨骼肌肿胀系数的变化,探讨丹参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氧环境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左侧提睾肌主滋养动脉夹闭造模,66只SD大鼠随机抽取6只作为正常组,对照组和丹参组各30只,此两组造模后分别取10、20、40、60、90 min 5个时点进行观测。取双侧提睾肌称重,计算肿胀系数。造模侧提睾肌液氮速冻,用RT-PCR检测HIF-1αmRNA表达;由腹主动脉取血1 ml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观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丹参组HIF-1αmRNA的表达在各时点均弱于对照组,与正常组相比,各时点的HIF-1α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红细胞变形指数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各时点及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丹参组红细胞聚集指数10 min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对照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则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丹参组各相应时点的肿胀系数低于对照组。结论:丹参能改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组织的缺氧状况,调整组织细胞能量缺乏状况,并能改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红细胞聚集率,降低血黏度,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利于肿胀的消退,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9.
梁辉  丁真奇  郭志民 《中国骨伤》2007,20(10):638-640
骨不连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据统计约有5%10%的骨折可因各种原因发生骨折不愈合和迟缓愈合。骨不连的治疗方法虽很多,但治疗效果不一。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及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外科领域的成功实践,微创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较为迅速,已取得了可喜成绩。根据近年来的文献,介绍微创技术在治疗骨不连方面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60.
补骨合剂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补骨合剂对骨髓基质细胞 ( MSC)增殖的影响 ,采用贴壁分离筛选法对 MSC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分析 ,用 MTT法检测补骨合剂对 MSC增殖的影响 ,结果发现补骨合剂刺激 MSC增殖与药物浓度有关 ,浓度为 1 0 0 μg/ml时达到最大效应 ,说明补骨合剂可以直接刺激 MSC增殖 ,使成骨细胞转化的数量增加 ,从而促进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