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王明华 《浙江医学》1991,13(3):12-14
用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治疗手部皮肤套状撕脱伤。将撕脱下的皮肤两面修整,去除皮下脂肪及角化层,将修整后的薄层真皮片原位再植,缝合固定。再将伤手再植区全部埋入腹壁皮下,使再植皮肤得到来自两面的双重血液供应,2~3周取出。使用于5例病人均获成功。手术方法简便,创伤小,能保留伤指末节与指甲,再植皮肤成活率高,疗程短,可一期治愈,术后外形良好,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2.
膨胀髓内钉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膨胀髓内钉系统是2000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的内同定系统.从膨胀髓内钉的设计特点以及临床应用的情况来看,这一髓内固定系统与传统的交锁髓内钉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1-2]:①依靠髓内钉的全长与髓腔内壁的摩擦力达到固定作用,避免了远端或近端的锁钉;②对扩髓没有要求;③使医生和患者暴露于x线下的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3.
朱红英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284-1285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创伤骨折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长管壮骨骨折后,临床上以意识障碍、皮肤黏膜出血点、呼吸困难及进行性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其发病急,发展快,不及时诊断并采取措施将危及生命[1]。我院2001年10月~2005年12月共对7例FES患者进行抢救,现将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1~56岁。6例车祸伤,1例高处坠落伤。其中股骨骨折3例,多发骨折3例,胫腓骨骨折1例。1.2临床表现2例患者在伤后72h内出现表情淡漠、意识不清;3例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呼吸>30次/min…  相似文献   
14.
放线菌病是放线菌引起的以脓肿和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的慢性化脓性感染,常发生于颜面、胸部、腹部、牙齿,而脊柱和中枢神经系统较少发生。迄今为止,国内外文献报道脊柱放线菌感染仅百余例,伴发脊髓压迫症状的仅有13例。  相似文献   
15.
自199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28例开放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其中2例就诊时已发生关节腔感染,经及时正确治疗和积极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得到满意恢复。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25例,女3例,年龄14—39岁,平均27.6岁。交通事故14例,建筑事故11例,其它意外3例。膝关节开放损伤伴有骸骨骨折3例、胜骨上端骨折5例,股骨探骨折4例,伴交叉韧带损伤7例,侧付韧带损伤12例。其中有2例就诊时已发生关节腔感染。(2)治疗:经过彻底清创、固定骨折。骸骨骨折采用张力带或记忆合金骸骨爪固定;股骨髁骨折和胫骨上端骨折采用…  相似文献   
16.
正常力学环境下急性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机制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向阳  侯筱魁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141-2143
目的:探讨涉及软骨下骨的关节软骨损伤(全层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将15只5月龄的新西兰兔麻醉,在膝关节内侧髁前中1/3处用钻头钻一直径2mm,深约4mm的孔,可见血液向关节腔渗出,于是造成一个涉及软骨下骨的全层关节软骨损伤,分别于2、6、10周3个时间段取标本,用HITACHI(日立)H-500透射电镜观察。结果:2周时修复组织由间充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以及类三角细胞组成,6周时由多角形细胞和类软骨细胞组成,10周时由软骨细胞组成。结论:全层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机制为,修复组织来源于松质骨内的具有多分化潜能的间充质细胞,在关节局部缺氧和高应力的环境下,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软骨细胞,经过类三角细胞、多角形细胞、类软骨细胞再分化为软骨细胞,软骨细胞分泌软骨基质,形成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17.
邱斌松  夏冰  毕擎 《浙江医学》2010,32(6):858-860
目的 探讨镶嵌植骨法髋臼重建在髋臼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99年5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38例(46髋)髋臼发育不良(CroweⅡ型22髋,Ⅲ型24髋)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自体股骨头镶嵌植骨法进行髋臼重建、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与同期19例(25髋)采用自体股骨头加盖植骨法进行髋臼重建、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随访末的植骨块吸收情况和Harri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假体松动,分别出现1例、5例植骨块部分吸收,两组植骨块吸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末两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6.6±8.2)、(84.5±9.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髋臼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应用镶嵌植骨法重建髋臼,植骨块不易被吸收,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钭晓帆  徐晓连 《浙江医学》2010,32(1):140-142
交叉韧带断裂是一种严重的膝关节损伤,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并可继发关节内主要结构损伤,严重影响关节功能。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在膝关节镜下进行的微创手术,近年来已成为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ACL、PCL)断裂的有效、常用手段。但由于手术难度大、视野小、对技术要求高,故也容易造成血管损伤、感染、关节不稳、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吴向阳  张喆  吴健  吕军  顾晓晖 《中国骨伤》2009,22(11):835-837
目的:探讨上颈椎前路减压经咽后入路"窗口"显露技术在上颈椎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手术治疗上位颈椎损伤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6~68岁,平均35岁。C2椎弓骨折(HangmanⅡ型)2例,C2,3椎间盘突出症2例,C2椎体结核1例。所有患者经高位前方咽后入路舌下神经、喉上神经、咽和颈动脉之间的"窗口"成功获得显露。Hangman骨折复位后行C2,3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C2,3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相应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C2椎体结核行病灶清除并植骨等。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在舌下神经、喉上神经、咽和颈动脉之间的"窗口"显露出C1前弓-C3椎体。随访5~26个月,平均13.5个月。无伤口感染,无颈部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症状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植骨都获得了融合。结论:前方咽后入路的"窗口"显露技巧可使上颈椎获得理想的显露,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有相关经验后也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0.
获得性低位髌骨指继发于创伤或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等形成的以髌骨远离股骨滑车或髌韧带缩短为特点,是TKA术后髌骨不稳的表现之一.可能与术中髌骨外翻,不恰当的截骨,外侧松解,髌下脂肪垫的完全切除和髌腱短缩等相关[1-4].其中,由于膝关节线抬高而髌骨相对股骨处于正常位置所引起的髌骨位置异常称假性低位髌骨[1,2];由于髌韧带与胫骨上端之间瘢痕形成或髌韧带缩短而导致的髌骨位置异常称为真性低位髌骨[5]. 获得性低位髌骨的发生使得股膝关节结构改变,导致膝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伸肌滞后、膝前痛和假体磨损等[1 -3,6,7],从而影响TKA的疗效和增加患者的痛苦.近年来,国内外关于TKA术后获得性低位髌骨的研究有所报道,但未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因此,笔者回顾近期关于TKA术后获得性低位髌骨的诊断、病因、治疗及其与膝关节功能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