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2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707篇
内科学   264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292篇
综合类   1645篇
预防医学   309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521篇
  2篇
中国医学   2411篇
肿瘤学   13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51.
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均为2001~2006患者,男46例,女32例.年龄20~75岁,其中30岁以下者8例,31~50岁35例,51~76岁35例.病程3个月~16年.均符合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5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OD)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属于下肢缺血性疾病,是以下肢大中动脉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肢体缺血综合征,以患肢末端发冷、麻木及间歇性跛行、静息性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伴有坏死感染。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目前,国内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率在60岁以下人群中为3%,70岁以上人群中则增至20%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本病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丹参穴位注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62髋随机分为髓芯减压组30髋和丹参穴注组32髋。注射用丹参(冻干,400 mg)用5 ml生理盐水溶解,于丹参穴注组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侧的环跳穴、居髎穴注射,每穴注射2.5 ml,每周3次,连续治疗6个月。依据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评价法在首次治疗后1、3、6个月时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明显减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疼痛症状(P<0.01),但丹参穴注明显优于髓芯减压(P<0.01)。在髋关节活动度、生活能力、行走距离的改善上,髓芯减压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丹参穴注组在治疗1、3、6个月时均有明显改善(P<0.01);丹参穴注明显优于髓芯减压(P<0.01)。结论:丹参穴位注射可以明显改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4.
从脾肾论治化疗后潮热汗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蓝继  林胜友 《光明中医》2009,24(1):53-55
目的:从脾肾论治肿瘤患者化疗后潮热汗出等症状.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化疗后出现潮热汗出症状者共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西药调节免疫功能药物(乌苯美司)加改善自主神经功能药物(谷维素)治疗,治疗组(55例)在同对照组西药调节免疫功能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补肾中药汤剂,对症状改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从脾肾论治可以明显改善肿瘤病人化疗后潮热汗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温肾益气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温肾益气颗粒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各治疗组在造模第29天开始至第70天胃饲温肾益气颗粒.取右下叶肺组织行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测量基底膜周长、气道管壁总面积、单位面积平均肺泡数、平均肺泡面积以及气道壁胶原阳性面积等.结果:温肾益气颗粒高、中剂量治疗组能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浸润,且对小气道的增厚有明显抑制作用,但低剂量治疗组对小气道增厚未见明显抑制作用,炎症细胞浸润亦未见明显减轻.温肾益气颗粒高、中、低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单位面积平均肺泡数明显增加而平均肺泡面积明显减小.温肾益气颗粒高剂量治疗组可明显抑制小气道胶原的增厚,中、低剂量治疗组对支气管胶原的增厚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温肾益气颗粒可以减轻COPD大鼠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6.
手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仁  徐勇刚 《中国骨伤》2007,20(8):570-571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腰腿痛,目前多主张以保守治疗为主,但经手术治疗的也有一定比率。自2000年10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9例,临床应用松肌法、分离神经根粘连法、骨盆旋转整脊法、后伸压腰法、纠正脊柱侧弯法为主,结合骨盆牵引中药熏蒸,药物对症治疗为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探究其疗效机制,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例中,男16例,女3例;年龄26~59岁。有劳损、外伤及受凉诱发者12例。发病部位据CT、MRI检查统计:L3,4椎间盘突出1例,L4,5椎间盘突出9例,L5S1椎间盘突出5例,L4,5和L5S1两节段椎间盘…  相似文献   
57.
0 引  言  本文作者通过对 30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采用匀浆膳和能全力营养液 ,进行临床营养治疗效果的观察 ,探讨颅脑损伤后病人营养支持方法的合理性。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院 1 999- 2 0 0 1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 30例 ,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 1 6~ 6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缺血性中风患者67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加以情志调理、按摩、肢体功能锻炼、药浴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疗程为6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病残程度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病残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疗法能有效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降低病残程度,对缺血性中风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叶圣雅  吕宾 《浙江医学》1992,14(2):37-38
临床上大多数消化道出血病例可得到及时诊治,但仍有部分病例经常规检查未能及时明确原因,即所谓“疑难消化道出血”.本文报道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14例疑难消化道出血病例,并分析其延误诊治的原因.  相似文献   
60.
清凉膏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 ,采用我院制剂室生产的具有清热、解毒 ,凉血、消炎止痛等功效的清凉膏 (由当归、紫草、大黄、麻油等自制 )治疗化疗性静脉炎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将化疗性静脉炎患者 72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2例 ,年龄 35~ 68岁 ;对照组 30例 ,年龄 38~ 70岁。两组病例静脉炎发生部位均在手前臂 ,使用一般头皮针 ,均因输入刺激性的化疗药物诺维苯 ( NVB)和 5 -氟脲嘧啶 ( 5 - Fu)所致。表现为从穿刺点开始沿静脉走向红肿、灼热、疼痛的条索状或网状红线。2 治疗方法治疗组 :将清凉膏均匀涂于纱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