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正肱骨外上髁炎是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是一种骨科常见疾病。本病的主要病因是长期慢性的劳损,因多见于网球运动员,又被称为"网球肘"。临床最直接的表现为肱骨外上髁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治疗仍以保守为主~([1-2])。近年来,体外冲击波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浙江省中医院自2017年开始使用发散式冲击波疗法(radial shock wave therapy,R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下颈椎椎板减压后应用经关节突钢丝植骨、侧块螺钉钢板、椎弓根螺钉钢板的稳定性,为临床选择恰当的内固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5具新鲜尸体的颈椎(C3~C7)为标本,于C4~C5行全椎板减压术,造成下颈椎不稳定模型。然后依次行经关节突钢丝植骨、侧块螺钉钢板、椎弓根螺钉钢板等三种内固定技术。在2.0Nm纯力矩下进行柔韧性实验,检测C4~C6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的运动范围(用位移表示),左右旋转8°的扭矩(计算出刚度)。所得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的T检验,评价三种内固定技术的稳定效果。结果:在前屈后伸方面,椎弓根螺钉和侧块螺钉钢板没有明显区别;椎弓根螺钉左右旋转的刚度最强;经关节突钢丝植骨在侧弯方向和侧块螺钉没有明显差异,在其它方向的稳定性较差。结论:尽管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仍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其他两种内固定相比,其有较高的稳定性。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下颈椎不稳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恰当的选择。在椎板减压情况下,侧块螺钉固定可满足临床的需要。经关节突钢丝植骨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33.
目前尚无补肾名方龟鹿二仙胶在骨质疏松症领域的系统性总结。本研究整理和分析龟鹿二仙胶相关文献,临床研究发现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骨密度,减轻全身骨痛。基础研究认为龟鹿二仙胶能够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骨代谢指标,且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然而现有研究存在研究数量少、临证应用方法迥异、细胞干预方式争议的问题,对进一步应用龟鹿二仙胶治疗骨质疏松症造成了阻碍,亟待将来研究重点解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治及新药复方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获取自2001年1月至2022年6月治疗KOA的内服中药复方专利,对其规范、整理后,进行用药频数、类别及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构建中药共现网络,提取核心药物,总结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105项治疗KOA的专利复方,包含278味中药,累积用药频次1387次。高频中药主要有牛膝、当归、骨碎补、甘草、川芎及独活等,药物类别主要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及祛风湿药比例最高。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归肝经、肾经、脾经。关联规则结果显示主要有9个药物组合,其中菟丝子与牛膝为核心药物配伍。聚类分析可得到8类中药组方。结论 KOA与肝、肾、脾三脏有关,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为牛膝、杜仲、当归等,治则为扶正祛邪;临床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