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息肉及黏膜下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等),消化道息肉目前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须积极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频电凝切除术,而在切除上述病变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和穿孔,尤其对息肉直径>2 cm粗蒂或亚蒂(其滋养血管相应较粗)、无蒂的宽基息肉,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风险更大,为高频电凝切除的相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52.
徐磊  吕宾 《胃肠病学》2007,12(7):432-434
当前对胃癌化学预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抗氧化剂﹑叶酸、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上。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发现,根除H.pylori能够预防胃癌的发生,在癌前病变形成前根除效果更佳。某些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维生素A、C、E,绿茶、硒等)和叶酸通过保护DNA免受氧化损害和提高DNA甲基化水平预防胃癌的发生。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动物实验中能显著降低胃癌发生率和癌前病变发生率,目前已正式用于肿瘤的预防,其预防效果有待于大规模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3.
三七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组织NF-κB/I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七对酒精性大鼠肝组织的防治及对NF-κB/IκB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高、低剂量组和硫普罗宁组,连续14周建立酒精性肝病模型。在模型制备同时,每天下午分别灌服给药,连续14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常规HE及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的脂肪变、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NF-κBp65/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酒精性肝病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计分、血清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1)。三七高、低剂量组,硫普罗宁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及炎症程度、血清TNF-α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1,P<0.05)。酒精性肝病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F-κBp65和IκBα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三七高、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NF-κBp65/IκBα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相关分析显示,肝组织NF-κBp65表达与肝组织炎症程度计分呈正相关(r=0.63,P<0.01),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43,P<0.01);肝组织IκBα表达与肝组织炎症程度计分呈正相关(r=0.36,P<0.05),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44,P<0.01);血清TNF-α水平与与肝组织炎症程度计分呈正相关(r=0.60,P<0.01)。结论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服大鼠14周可成功制作ALD模型。三七可明显减轻酒精性肝病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三七能显著抑制肝组织中NF-κBp65/IκBα的过度表达,降低血清TNF-α水平,这可能是其有效防治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4.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由定位于5q21染色体上的APC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以家族聚集性、结肠及直肠粘膜多发息肉为特征。随着时间发展,FAP患者腺瘤的大小和数量会不断增多,40岁之内发展至结直肠癌或十二指肠癌及壶腹旁癌的几率分别为50%、4%,若于60岁之前未进行积极治疗,癌变的几率则将达到100%[1]。本文病例家族性息肉病直肠癌术后表现为胃、小肠多发息肉患者经单气囊小肠镜(Single-balloon enteroscope,SBE)(图1)治疗后,疗效满意。但因患者手术方式复杂,腔道较多,故此次检查属困难性SBE检查,若检查不仔细,极易遗漏病灶,故于此对我们进行的SBE诊疗方法进行一总结。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云香复合胃痛胶囊治疗实验性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CSG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杨酸钠及饥饱失常法建立CSG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除正常组外,抽取50只随机分为5组,观察大鼠幽门括约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幽门括约肌组织NOS、AchE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各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1)。[结论]云香复合胃痛胶囊对CSG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对胃黏膜有修复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6.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组长度超过200 bp、缺少完整蛋白编码功能的RNA,其在表观遗传学调控以及转录和转录后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lncRNA参与了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本文就lncRNA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7.
为了研究雷公藤多苷(TWP)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LR4/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采用了TNBS/乙醇联合灌肠的方法建立TNBS/乙醇UC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TWP低、中、高剂量组(3,6,12 mg·kg~(-1)),硫唑嘌呤(AZA)组(6 g·kg~(-1)),每组15只。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14 d。每隔3 d评估UC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14 d后解剖所有大鼠,留取相应结肠组织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及镜下病理表现,并对其进行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UC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相关分子(TLR4,TRAM,TRIF,NF-κB,IFN-γ)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提示,DAI评分、大体及镜下表现和评分均提示TNBS/乙醇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TWP对UC大鼠临床症状的改善及黏膜愈合具有一定作用,该作用与AZA相比相当或强于AZA。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均提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中TLR4/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相关的分子无论在mRNA还是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TWP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该信号通路上各节点分子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其中TWP高剂量组中各节点分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AZA组相比,TWP高剂量组对该信号通路上游因子(TLR4,TRAM,TRIF,NF-κB)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略好于AZA组,而对该信号通路的末端炎症因子IFN-γmRNA及蛋白水平的抑制作用却略逊于AZA组,但上述2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在TNBS/乙醇UC大鼠模型中,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参与了炎症活动的调控,TWP可以通过抑制TLR4/My D88非依赖信号通路抑制IFN-γ的释放,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观察胃黏膜c-myc DNA甲基化水平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差异,探讨中医证型与癌基因之间的关系,寻求这些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方法:(1)根据纳入标准,选取180例内镜和病理组织学诊断为CAG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2)C-14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检测;(3)采焦磷酸测序法检测72例患者胃黏膜中的c-myc DNA甲基化表达。(4)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的c-myc DNA甲基化水平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CAG不同中医证型及甲基化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1)c-myc基因甲基化率在CAG中医各证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1),且各证型中c-myc基因甲基化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胃热伤阴瘀毒内阻痰湿凝结脾胃虚寒气血双亏肝胃不和。与肝胃不和组比较,痰湿凝结、胃热伤阴、瘀毒内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寒组比较,胃热伤阴、瘀毒内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血双亏组比较,痰湿凝结、瘀毒内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G中医各证型c-myc基因甲基化与Hp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中医各证型间Hp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Hp感染由高到低依次是肝胃不和痰湿凝结瘀毒内阻胃热伤阴脾胃虚寒气血双亏。结论:(1)c-myc DNA甲基化率与CAG中医各证型有一定相关性。(2)CAG不同中医证型Hp表达存在差异,且实证阳性感染率较虚证更高,中医各证型c-myc DNA甲基化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炎症性肠病(IBD)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即时评估IBD患者对抗TNF-α生物制剂治疗应答是否良好是治疗策略的关键环节。部分患者因治疗应答不良可致治疗失败,治疗失败后若未能即时更改治疗策略,可导致疾病缓解后复发或者疾病持续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预后不良。虽然目前公认的血清药物谷浓度和抗抗体是评估IBD患者治疗应答效果的重要指标,但是仅凭这两项指标无法早期预测治疗应答效果。近期研究表明应用炎症性标志物可以及时预测IBD患者对抗TNF-α生物制剂的治疗应答,为治疗策略的调整提供指导意见。本文拟从常规治疗应答监测、急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挽救治疗应答监测、治疗失败风险监测3个方面,就炎症性标志物预测IBD患者对抗TNF-α生物制剂治疗应答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袁磊  吕宾 《新中医》2014,46(8):68-70
目的:观察刺五加脑灵液联合舍曲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本院治疗的89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舍曲林,观察组给予舍曲林和刺五加脑灵液,疗程3月。于治疗前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进行神经心理学评分,并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和单项症状(腹痛、腹泻、黏液便)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HAMA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更佳。治疗后2组腹痛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3.5%和72.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改善有效率为80.4%,对照组为58.1%,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黏液便改善率67.4%好于对照组51.2%,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服药后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刺五加脑灵液联合舍曲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