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36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591篇
耳鼻咽喉   95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739篇
口腔科学   135篇
临床医学   2053篇
内科学   1727篇
皮肤病学   165篇
神经病学   456篇
特种医学   891篇
外科学   1346篇
综合类   1236篇
预防医学   934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2699篇
中国医学   424篇
肿瘤学   5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619篇
  2011年   780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566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643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636篇
  2001年   648篇
  2000年   504篇
  1999年   551篇
  1998年   580篇
  1997年   578篇
  1996年   579篇
  1995年   475篇
  1994年   489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岛状皮瓣静脉淤血再通后对大鼠全身情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岛状皮瓣静脉淤血再通后对全身多脏器的影响。方法:按静脉淤血时间的不同将大鼠分为4组。观察耳部微循环的改变,测量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动态变化,观察心,肺,肝,肾,小肠及耳部血管等组织结构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结果:皮瓣原位缝合组及静脉淤血2h组,耳部微循环、TNFα、IL-10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各脏器结构改变较轻,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少。静脉淤血6、10h组,微循环,肺,小肠,血管则有明显组织学改变,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中,但心,肝,肾组织学改变较轻。TNFα浓度再灌注1h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下降,IL-10浓度3h达到最低,然后逐渐上升。结论:皮瓣静脉淤血再通后可造成肺、小肠及血管器官损伤,静脉淤血时间越长,再通后则损伤程度越重。全身微循环的改变,中性粒细胞在肺、小肠中的浸润,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及细胞因子TNFα与IL-10的浓度失衡是重要的操作原因。  相似文献   
62.
赵晓虹  田昭涛 《吉林医学》2004,25(10):70-70
腹部手术如胆道、胃肠(结肠左曲以上)手术由于胃肠道系统、胆道系统有交感和副交感双重神经支配,而硬膜外阻滞平面在T4~L2时交感神经可被阻滞,而迷走神经不可能被阻滞,故胃肠道、胆道系统手术期间牵拉胃肠、胆囊和探查胆总管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我院2003年5月~2003年11月对60例在硬膜外阻滞下择期胃肠道、胆道系统手术病人于开皮前静脉推注阿托品麻黄碱预防胆心反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非洛地平缓释片在兔体内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几种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在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口服药物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以普通非洛地平片作为参照,计算其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结果 在1.0-80μg·L-1范围内,非洛地平血浆药物浓度与色谱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单剂量兔血浆中非洛地平缓释片动力学参数不同产品存在差异,相对于普通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79%、162%、122%.结论 不同产品非洛地平缓释片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64.
45~55岁者左心功能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省济南市250031)李新民,苗风君,董磊,王金池我们自1990年7月到1992年12月检测了45~55岁中年男性173人的左心功能。其中属正常查体131人,临床诊断冠心病者42人...  相似文献   
65.
心肌再灌注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最积极的措施 ,但常因多种原因如诊断较晚、高龄或合并其他疾病限制病人无法施行这种治疗。本文收集了我科老年病病例资料 ,对AMI的非再灌注治疗的体会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共 38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11例 ,年龄 6 2~ 85岁 ,心电图检查提示 :前间壁梗死 10例 ,广泛前壁梗死 12例 ,前侧壁梗死 6例 ,下壁梗死 6例 ,高侧壁梗死 3例 ,正后壁梗死 1例。1.2  临床表现 有持续胸痛 17例 ,胃肠道症状为主 6例 ,心律失常 12例 ,急性左心衰 10例 ,其中低血压休克 2例 ,慢性心衰 7…  相似文献   
66.
强氧化离子水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强氧化离子水在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被称之为跨世纪消毒剂。1 强氧化离子水的生成原理与特点1.1 强氧化离子水的生成原理 电解水时 ,水将分成阳离子和阴离子 ,从阳极产生氧气 ,阴极产生氢气 ;再加上离子交换膜作隔膜 ,添加食盐等到进行电解后 ,从阳极产生活性很强的氧离子和氯离子 ,生成强氧化离子水。1.2 强氧化离子水的特点1.2 .1 杀菌效力强 强氧化离子水是通过 pH值<2 .7的酸性和氧化还原电位 >110 0mV的强活力起消毒灭菌作用。由于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是在 pH 4~ 9之间 ,氧化还原电位 (ORP)…  相似文献   
67.
改良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 观察改良动、静脉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 (CPB)中作用及效果。方法  4 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各 2 4例 ,超滤组于CPB停机后 ,待血液动力学基本稳定时 ,使体内血液经动脉供血管经超滤器超滤后进入右房。对照组不行改良动、静脉超滤。结果 术后输入库血量对照组 5 90ml,超滤组 310ml(P <0 .0 1)。超滤组平均滤出液5 4 0ml,术后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血浆蛋白、纤维蛋白与超滤前比速度增高 (P <0 .0 1)。结论 改良动、静脉超滤技术有利于术后多余水分排出 ,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输血量 ,适用于小体重、血液稀释度大的婴幼儿和长时间CPB者。  相似文献   
68.
合并异常冠状动脉法洛四联症和右心室双出口一期根治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合并异常冠状动脉的法洛四联症和右心室双出口一期根治术的经验,探讨有关外科技术的改进。方法1995年6月至2002年6月完成该类一期根治术12例,其中2例采取了肺动脉移位、3例在游离的左前降支下加宽右室流出道、5例改变右室切口并在冠状动脉下缝合、2例经肺动脉和右房疏通流出道。结果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6年,无晚期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合并异常冠状动脉的法洛四联症和右心室双出口的一期根治手术是可行的,且效果良好,但必须采用适当的外科技术以保护异常的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69.
血液透析用水的处理及水处理系统的维护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省济南市250031)董冰媛,张永寿,杨秀叶,孟建中为防止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因水质问题而带来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何做好水处理的选择、使用以及维护摆在了首位。近几年我们在此方面的工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70.
栓线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采用颈部旁侧手术入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后颈内动脉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流损伤模型。闭塞成功率94.1%,动物偏瘫症状评分在缺血2h再灌流3d后趋于稳定,病理改变以尾壳核损害最重。再灌流7d脑梗塞体积为97.8±9.4mm3,动物死亡率59.4%。缺血2h后再灌流先出现过渡灌注,而后呈持续性低灌注。本文模型勿需开颅,缺血效果可靠,对局灶性脑缺血的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