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3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基础支持治疗、护肝、并发症防治以及肝肾综合征防治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9例患者治愈,8例患者好转,3例自动出院,19例死亡,死亡率为48.7%。结论为有效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进而提高生存质量,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脊柱侧弯矫正术中唤醒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对42例行脊柱侧弯矫正术治疗患者进行探讨,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给以生理盐水,治疗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给以右美托咪定,对2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2组患者T 1、T 2、T 3、T 4、T 5、T 6时MAP、HR和PETCO 2变化状况展开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唤醒期间的躁动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可时脊柱侧弯矫正术患者更快苏醒,降低唤醒期间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摘目的探讨葛根异黄酮对运动训练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安静组、训练组、训练组+不同剂量的葛根异黄酮组。通过游泳运动训练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中血液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糖、全血血红蛋白)及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丙二醛的含量)。结果100.0、200.0mg/kg的葛根异黄酮能显著升高运动训练大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血糖、全血血红蛋白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结论葛根异黄酮对运动训练大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明显改善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和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微生物快速培养鉴定、快速血清学)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0例资料,按照检验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肺炎支原体检测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法,而观察组患者肺炎支原体检测则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检测法的阳性检出率、不同年龄段检测阳性率和不同病程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为62.22%(P<0.05),<2岁患儿阳性检出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为50.00%(P<0.05),>5岁患儿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程<7 d患儿阳性检出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P<0.05),≥7 d患儿阳性检出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鉴定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阳性率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可将其作为鉴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多数病人在就诊时已达晚期。我院自 1 994年2月至 1 997年 1月采用双侧髂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加去势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6例 ,并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 6例 ,年龄 42~ 73岁 ,平均 6 4 .6岁。主要症状 :尿频、排尿不畅 5例 ,尿潴留3例 ,肉眼血尿 3例 ,阴囊水肿 ,双下肢浮肿 2例 ,会阴部疼痛 1例。其中 2例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术前心电图检查 ,2例有心律失常。 2例尿素氮轻度增高 ,分别为 8.6mmol/L、9.0mmol/L ,余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6.
美尼尔病为内耳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常伴有恶心、呕吐,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较好效果。诊断:①发作性眩晕、耳鸣、听力减退;②眼球震颤;③反复发作;④恢复后如常人;⑤排除其它疾病如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听神经瘤、心血管病、位置性眩晕等。分组:本组82例,男25例,女57例,年龄26~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液维生素C浓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胃液中维生素C(VitC)浓度的关系,探讨Hp导致胃病的机制.方法 用高铁还原法测定胃液中VitC浓度,用尿素酶试验和病理Giemsa染色检测Hp.对部分Hp阳性患者进行Hp根除治疗,并比较其治疗前后胃液中VitC浓度的变化.结果 Hp阳性各实验组胃液中VitC浓度分别为:浅表性胃炎26.1 mg/L、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13.4 mg/L,异型增生12.7 mg/L,与Hp阴性正常对照组35.2 mg/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后其胃液中VitC浓度恢复正常,而Hp未根除者其胃液中VitC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Hp感染可导致胃液中VitC浓度降低,这可能是Hp致病机制之一;根除Hp可以恢复胃液中VitC浓度,这有利于预防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cyclinE、P27、Ki-67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蛋白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64例大肠癌和12例正常大肠黏膜eyclinE、P27、Ki-67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与正常大肠黏膜相比cy-clinE、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27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均P〈0.05)。Duke’s A期cyclinE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uke’s B、C、D期(P〈O.05),无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cyclin E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无关。P27表达下降或缺乏.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其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Ki-67表达与大肠癌部位,Duke’s分期及患者预后无关。绪论eyelinE过表达及P27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会加速细胞周期的转化,并参与大肠癌的发生;eycinE过表达可能是大肠癌形成过程中较早的分子事件。P27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发展及转移,且提示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黄乾亮  李美华  蒋秋华  叶新运 《山东医药》2013,(40):28-30,I0002
目的 通过调整动脉瘤夹位置,提高弹性酶结合动脉瘤夹法兔囊状动脉瘤模型的成功率.方法 将5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组,采用弹性酶结合动脉瘤夹法建立兔囊状动脉瘤模型;A组20只采用弧形无创动脉瘤夹临时夹在右侧颈总动脉起始部及部分右侧锁骨下动脉上,B、C组各15只动脉瘤夹内侧缘分别夹在离起始段0.3 cm和1.0 cm处.造模第28天,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该模型动脉瘤形态,弹性纤维染色法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 造模第28天,MRA显示A组15只可见动脉瘤影,B组仅1只见窄颈动脉瘤,C组均未见明显动脉瘤影.A组与B、C组比较,P均<0.01.A组动脉瘤壁增厚,内皮细胞消失;弹力纤维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外层胶原纤维致密增厚;炎性细胞减少.而B、C组为血管残端,组织学表现为内皮细胞及弹力纤维完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动脉瘤夹内侧缘的位置在右侧颈总动脉起始段,能明显提高弹性酶结合动脉瘤夹法兔囊状动脉瘤模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立安圆汤治疗腰痛120例笔者以宋代陈无择“三因极-病症方论”中的“立安圆汤”加减治疗肾虚为主腰痛120例。基本方:补骨脂10克,木瓜10克,杜仲10克,川断10克,牛膝10克,萆20克。气虚加黄芪、党参,血虚加当归、黄芪,阴虚加生地、山茱萸、龟板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