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选择性神经损伤对大鼠腓肠肌萎缩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单纯运动神经和/或感觉神经损伤对大鼠腓肠肌萎缩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选用SD大鼠54只,分别切断左侧L4~L6脊神经前根、晤根或坐骨神经,建立大鼠选择性神经损伤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AchE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结合图象分析技术观察损伤岳2、4、10周大鼠腓肠肌湿重、肌细胞直径和截面积、运动终板面积和灰度及肌细胞趟微结构的变化,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 损伤后2、4、10周,坐骨神经切断组大鼠腓肠肌的肌细胞直径及横截面积与前根切断组和聍根切断组相比较明显下降(P〈0.01);坐骨神经切断组、前根切断组与后根切断组相比较,腓肠肌湿蓖显著下降(P〈0.05);运动终板的横截面积明显减少、平均灰度显著增高(P〈0.01)。电镜观察发现,损伤后2周及4周,不同损伤模型大鼠腓肠肌肌细胞超微结构退变较轻、损伤后10周,肌丝、肌节排列紊乱甚至断裂、融合、缺失,肿胀或晕空泡状的线粒体逐渐增多,肌质网扩张,糖原颗粒明冠减少;不同损伤模型大鼠腓肠肌萎缩的形态学变化呈进行性加重,以坐骨神经切断组的变化最为明显,后根切断组的变化最轻。结论 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对于骨骼肌的营养作用具有差蚌性,其巾运动神经对骨骼肌的营养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循证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静  邵纯  伍霞菊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0):1860-186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矫形手术,临床用于治疗高龄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病患。其手术创伤比较大而且多数患者系年高体弱、机体脏器功能低下,术后恢复较慢。针对这种情况,我科成立循证护理小组,采取了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5年6月~2006年12月我科共收住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62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5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2例。2方法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掌握循证的实践程序及实施步骤,根据所提…  相似文献   
23.
肱骨远端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是骨折的解剖复位 ,坚强固定 ,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随着手术器械性能的改进和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 ,手术治疗的疗效不断提高。但对于粉碎严重的肱骨远端骨折 ,进行坚强的内固定十分困难 ,术后需辅以一定时间的外固定 ,骨折愈合后常遗有一定程度的肘关节僵硬。近年来我院应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 (Orthofix公司 )结合骨片钉治疗了 6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性 4例 ,女性 2例 ,平均年龄4 1 3(2 1~ 5 7)岁 ,左侧 3例 ,右侧 3例。交通事故伤 5例 ,跌伤 1例…  相似文献   
24.
自2000~2005年应用Atlas钛缆系统对42例外伤性颈椎不稳进行治疗,发现钛缆穿越寰椎后弓和颈椎椎板深面时相对安全,植骨融合率高,固定效果可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7~63岁,平均31·岁。车祸伤30例,高处坠落伤12例。新鲜损伤32例,陈旧性损伤  相似文献   
25.
背景:传统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采用标准内侧髌旁入路,但其手术创伤大、康复时间长,且易对股四头肌腱在髌骨上极的止点造成干扰。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作为一种不干扰伸膝装置的入路方式,由于其无法提供充分的术野暴露,易对股肌造成损伤,目前其应用及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分析内侧髌旁和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82膝)择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41膝)和对照组(39例41膝),治疗组采用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对照组采用内侧髌旁入路。观察两组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增加,但其置换后伤口引流量明显减少、直腿抬高时间及下地行走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两组置换前、置换后12周的H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组置换后1周、6周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换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MMT分级均显著改善(P〈0.05),而治疗组置换后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MMT分级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6%和15.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对伸膝装置影响小,可促进置换后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减少置换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6.
朱林伟  徐瑞生 《河北医学》2007,13(4):485-487
股骨粗隆部骨折治疗方法多样,各有利弊,各有其适应症,学术上各派意见亦不统一.故综合分析了本院及无锡三院近三年132例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测量髋动力螺钉(DHS)拧入股骨头的最大扭力矩和螺钉在股骨头中的最大把持力,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10具新鲜尸体的成对股骨标本20根,复制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并行标准DHS固定,测量DHS拧入时的最大扭力矩Tmax,然后测试DHS从股骨头中沿DHS长轴方向拔出时的最大抗拔出力Fmax,回归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20组Tmax-Fmax数据中,Tmax平均值为(5.75±0.99)Nm(4.3Mm~7.4Nm),Fmax平均值为(1249.2±138.3)N(1023N~1476N);将螺钉的Tmax及Fmax设为自变量与应变量,两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r=0.86,经验公式:Fmax=115.5×Tmax+584.3。结论髋动力螺钉(DHS)拧入股骨头的最大扭力矩和螺钉在股骨头中最大把持力呈正相关,通过经验公式在测得Tmax后就可以准确计算出Fmax。  相似文献   
2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9):1803-1805
[目的]探讨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8年4月本院诊治的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共11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56例行AO钢板固定治疗(AO钢板组),56例行常规钢板螺钉固定治疗(常规钢板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AO钢板组手术时间、术后骨痂显现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常规钢板组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常规钢板组明显减少,术后疼痛VAS评分较常规钢板组明显降低(P0.05);AO钢板组患者术后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和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常规钢板组患者,踝与后足评分明显高于常规钢板组患者(P0.05);AO钢板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和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常规钢板组患者(P0.05)。[结论] 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恢复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9.
自1998年6月~2004年4月应用近端为蒂和远端为蒂的腓肠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2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腓肠内侧动脉带蒂皮瓣与肌瓣移植治疗小腿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例髌前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或肌瓣治疗,其中皮瓣10例,肌瓣11例。2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皮瓣和肌瓣全部成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提示带蒂移植适宜修复髌前或胫前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