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6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5篇
内科学   12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702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98篇
  7篇
中国医学   190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54例小儿水痘治疗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小儿水痘患儿,病例选择时间范围为2015年9月-2016年9月,共纳入病例数为54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54例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患儿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将54例患儿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舒适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疱疹结痂时间、止疹时间、退热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3%(26/27)、74.1%(20/2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小儿水痘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加超短波治疗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应用穴位注射加超短波治疗组60例和采用抗菌药物对照组6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分别为91.7%(治疗组)和56.7%(对照组),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注射加超短波治疗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调取我院2012与2013全年度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情况并分析,为临床控制和减少差错提供依据。方法调取我院2012年(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底)及2013年度(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底)所有中药处方,将调剂过程中抓配错误(漏配、错配、多配)、脚注错误、用法用量错误、发药错误及其他错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全年度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率(0.76%)明显低于2012全年度的差错率(2.8%)。表现在抓配错误、脚注错误率降低明显(P<0.05);在用法用量错误、发药错误、其他错误方面同比2012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初步明确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主要易发原因,并据此提供相应预防措施,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正>溃疡性直肠炎是一种病变主要累及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溃疡性直肠炎属于病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中的一种,国内报道其约占溃疡性结肠炎的35.5%[1]。临床主要以下腹痛、便意频繁、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肛门及直肠坠胀不适感、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由于本病症状多呈持续性,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日久症状渐重,甚则出现心烦、焦躁等全身症状,患者难以忍耐、深感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汤剂口服配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取得了  相似文献   
76.
陈钰 《中外医疗》2014,(11):121-122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收治的97例临床确诊为盆腔炎的患者,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57例,在采用青霉素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照组患者40例,对其单纯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在盆腔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抗生素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通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慢慢消失。因此,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7.
新型冠状病毒反复核酸阳性患者入院时,发热、咳嗽,相关检查提示感染较重,胸部CT显示双肺感染。为邪入上焦,以疫邪外袭,湿毒郁肺为主。在西医抗炎、抗病毒、止咳化痰及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宣肺祛邪,疏肝理气,方用达原饮加减。中期炎症吸收,症状好转,胃肠道症状多因使用抗病毒、抗炎、激素类药物引起。此为邪入中焦,需健脾化湿,祛痰解毒,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合三仁汤。后期症状明显好转,但出现肝功能不良,核酸检测反复阳性。考虑为疫病后期,余毒未消,气阴两伤,治宜补气养阴,祛邪复正,方用复脉汤合护阳和阴汤。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呈阴性后,舌淡紫,脉细。考虑为温病后期,余毒已出,气阴未复,采用补肾滋阴,疏肝理气法,方用生脉散合一贯煎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终使毒邪祛,正气复,病毒清,核酸转阴。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背痛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采用硬膜外麻醉的101例手术患者,术后采用VAS评分评价腰背疼痛症状,将>3分设为腰背痛组,≤3分设为非腰背痛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基本资料以及穿刺方法、穿刺针规格等围术期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总结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背痛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发生腰背痛24例.腰背痛组与非腰背痛组的年龄、穿刺方法、穿刺次数、穿刺针规格、术中运用糖皮质激素、BMI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垂直法穿刺、穿刺≥3次、穿刺针规格≥24G是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背痛的危险因素(P<0.05);术中运用糖皮质激素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术后腰背痛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穿刺方法、穿刺次数等有关,可通过改善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效率、术中运用糖皮质激素等措施降低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9.
慢性肝胆病伴失眠多梦的证型分布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肝胆病失眠多梦的临床特征,分析多梦的发生频率和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试图发现慢性肝胆病患者中失眠与多梦的相关性,从中医经典理论"肝藏血,血舍魂"引发出对梦诊的进一步思考。方法采用睡眠基本情况调查表、PSQI、SRSS、SAS和SDS量表问卷方式,归纳慢性肝胆病失眠多梦患者临床特征,借助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总结,并探讨其机理。结果慢性肝胆病合并失眠的患者中出现多梦占54.4%(135/248)、出现恶梦占13.3%(18/135);从性别分布看,慢性肝胆病失眠中多梦的男性占45.9%(62/135)、女性占54.1%(73/135);从中医证型分布看,男性多发于肝郁气滞型29.0%(18/62)和肝郁血瘀证型21.0%(13/62),女性多发于心胆不宁型28.8%(21/73)、肝血亏虚型19.2%(14/73)、肝郁气滞证型16.4%(12/73);慢性肝胆病单纯失眠与失眠多梦者在PSQI和SRSS评分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AS评分比较,男性高于同组女性(P0.05);SDS评分比较,女性高于同组男性(P0.05);SDS评分比较,失眠多梦组女性高于单纯失眠组女性(P0.05)。结论失眠多梦是慢性肝胆病常见伴随症状,中医证型蕴涵了不同性别患者特定的失眠特征。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联合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脑出血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脑出血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脑血肿程度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GC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昏迷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处于昏迷状态的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