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40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250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256篇
综合类   373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70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345例慢性肝炎均同步进行HDAg、抗HD-IgM及其它肝炎病毒指标检测,结果HDV阳性者32例。检出率为9.3%,其中CAH(9.2%)、LC(18.2%)、CSH(25%)发生率高于CPH(7.1%)。并观察到32例中HBV阴性3例,其中2例伴有CMV或HCV CMV阳性,病情较轻,余29例均为HDV及HBV为主及伴其它肝炎病毒指标共二项或三项或三项以上阳性者,病情均较重,呈活动性表现达50%以上。32例中HDAg、抗HD-IgM双阳性14例,病情活动而较重,HBV高复制型多,其次为单纯HDAg阳性者(10)例,而单纯抗HD-IgM阳性者8例,以HBV低复制型为主,病情较轻。  相似文献   
52.
右室双出口超声和右心室造影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例经手术证实的右室双出口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和右心室造影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86.7%(13/15),右心室造影诊断准确率91.7%(11/12)。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右心定造影结合可在术前诊断右室双出口及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53.
用DIFA初筛检测197例武汉地区非选择性孕妇,其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8.12%(16/197);阳性者用IFT—IgG复查,阳性符合率为93.75%,即阳性率为7.61%(15/197),15例阳性者的滴度分别为1:164例,1:649例,≥1:10242例;DIFA阳性者还用Toxo-IgG/IgA/IgM-ISAGA检测,有2例IgA和IgM均为阳性。其中1例IgA1:64(+)、IgM1:16384(+)为急性弓形虫感染件发葡萄胎。DIFA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适用于孕妇弓形虫感染初筛的好方法,为达到优生优育监测弓形虫感染的目的,而采用DIFA、IFT-IgG、Toxo-IgG/IgA/IgM联合测试是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54.
载脂蛋白E外显子4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s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载脂蛋白E(apoE)外显子4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s病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apoE外显子4基因片段,对扩增片段用HhaⅠ酶切消化后进行基因分型,并用DNA测序技术对分型结果予以证实,Alzheimer’s病组与年龄匹配对照组在apoE外显子4ε3/4基因型频率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的差异有显著性(x^2=8.91,P〈0.05,X^2=9.49,P〈0.01),Alzh  相似文献   
55.
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对室间隔缺损分流程度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对23例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的分流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血流会聚法所测分而率F与频谱多普勒法所测的每搏分流量Qp-Qs及肺体循环血流量之比Qp/Qs之间均有极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9和0.87,P<0.001)。血流会聚区的简化指标NL×R及NL×S与Qp-Qs(r=0,90~0.73,P<0.001)及Qp/Qs(r=0.93~0.88,P<0.001)之间的相关性均很好。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能够快速、准确、无创地评估室间隔缺损的分流程度,其简化指标可以简便地对室间隔缺损的分流程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冠脉储备的测定诊断心肌缺血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61名受试者均经ECT静态心肌和运动心肌检查,依ECT结果分为三组:A组24例,ECT静态心肌和运动心肌均正常;B组19例,静态心肌正常,运动心肌缺血;C组18例,静态心肌和运动心肌均缺血。  相似文献   
57.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被应用于周围神经移植来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转化生长因子又表现出正向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有必要进行量效关系研究获取可靠的数据佐证。 目的:从剂量学上观察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与免疫排斥反应的量效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选用雄性Wistar大鼠20只为供体。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为受体,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自体神经移植组、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低、中、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AdTrack—CMV—TGF-β1质粒,pAdEasy—1—Bj51833细胞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病实验室曾令兰教授惠赠。 方法:于手术显微镜下,从犁状肌下孔0.5cm处整齐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将供体神经桥接于神经缺损处,异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注射剂量为10,20,40μg/只,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注射空质粒。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周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轴突计数检查。 结果: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计数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接近(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病理学及透射电镜显示,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移植神经段效果接近于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迟发性超敏反应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 结论: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减轻大鼠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在10~40μg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8.
组织频移谐波技术在超声心动图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采用组织频移谐波技术(THI),对71例因肥胖、肋间隙狭窄、肺气过多和老龄等因素致常规超声心动图显像不理想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表明THI能增强心肌和心内膜的显示,增加细微病变的显现力,并了解心内血液流动状态。增强心腔内声学造影剂回声,有利于对房间隔缺损的负性造影区及少量右向左分流的判断。  相似文献   
59.
抗线粒体抗体在不同的炎症性心脏疾病患者血清中发现,且抗体识别的靶抗原各异。本文以猪心肌线粒体为抗原,应用点免疫-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DI-PAP)法和免疫转印技术(IBT),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心肌线粒体自身抗体,探讨该抗体识别的靶位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恒定磁场诱导下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体外对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Walker-256细胞分为阿霉素磁性微球联合磁场组,阿霉素磁性微球组及阿霉素组三组,倒置显微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改良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剂量,^3H-TdR掺入法检测各组抑制率。结棵 阿霉素磁性微球组与游离阿霉素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剂量相似(P〉0.05),联合磁场组抑制率明显提高,半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