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19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177篇
综合类   23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7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强骨胶囊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观察骨量减少(肾阳虚证)患者161例,121例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的方法,其中治疗组61例、骨松宝颗粒对照组60例,其余40例为强骨胶囊开放治疗组.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及骨痛、骨密度改变情况.结果强骨胶囊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08%,愈显率为60.66%;强骨胶囊开放治疗组分别为92.50%、52.50%;骨松宝颗粒对照组分别为83.33%、31.67%.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强骨胶囊治疗组骨痛的总有效率为91.08%,愈显率为70.49%;强骨胶囊开放治疗组分别为92.50%、72.50%;骨松宝颗粒对照组分别为81.67%、48.33%;治疗组对骨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经过治疗前后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治疗后治疗组腰椎2-4骨密度平均上升0.02%,股骨粗隆骨密度平均上升5.58%,股骨颈骨密度平均下降0.37%;开放治疗组上述三项分别为上升0.80%、上升3.21%、下降1.36%;对照组分别为下降0.86%、上升0.84%、上升0.40%.结论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2.
345例慢性肝炎均同步进行HDAg、抗HD-IgM及其它肝炎病毒指标检测,结果HDV阳性者32例。检出率为9.3%,其中CAH(9.2%)、LC(18.2%)、CSH(25%)发生率高于CPH(7.1%)。并观察到32例中HBV阴性3例,其中2例伴有CMV或HCV CMV阳性,病情较轻,余29例均为HDV及HBV为主及伴其它肝炎病毒指标共二项或三项或三项以上阳性者,病情均较重,呈活动性表现达50%以上。32例中HDAg、抗HD-IgM双阳性14例,病情活动而较重,HBV高复制型多,其次为单纯HDAg阳性者(10)例,而单纯抗HD-IgM阳性者8例,以HBV低复制型为主,病情较轻。  相似文献   
33.
右室双出口超声和右心室造影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例经手术证实的右室双出口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和右心室造影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86.7%(13/15),右心室造影诊断准确率91.7%(11/12)。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右心定造影结合可在术前诊断右室双出口及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34.
载脂蛋白E外显子4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s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载脂蛋白E(apoE)外显子4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s病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apoE外显子4基因片段,对扩增片段用HhaⅠ酶切消化后进行基因分型,并用DNA测序技术对分型结果予以证实,Alzheimer’s病组与年龄匹配对照组在apoE外显子4ε3/4基因型频率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的差异有显著性(x^2=8.91,P〈0.05,X^2=9.49,P〈0.01),Alzh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冠脉储备的测定诊断心肌缺血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61名受试者均经ECT静态心肌和运动心肌检查,依ECT结果分为三组:A组24例,ECT静态心肌和运动心肌均正常;B组19例,静态心肌正常,运动心肌缺血;C组18例,静态心肌和运动心肌均缺血。  相似文献   
36.
改良Pereira过氧化物酶染色因素的正交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4年Pereira 提出了碘化钾(KI)法显示血细胞内过氧化物酶,由于其不需要联苯胺而深受国内学者的欢迎,并很快应用于临床,有的学者还对其染色方法作了许多有益的改进.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此法尚不够完善,为了获得理想的染色效果,我们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7.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被应用于周围神经移植来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转化生长因子又表现出正向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有必要进行量效关系研究获取可靠的数据佐证。 目的:从剂量学上观察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与免疫排斥反应的量效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选用雄性Wistar大鼠20只为供体。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为受体,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自体神经移植组、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低、中、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AdTrack—CMV—TGF-β1质粒,pAdEasy—1—Bj51833细胞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病实验室曾令兰教授惠赠。 方法:于手术显微镜下,从犁状肌下孔0.5cm处整齐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将供体神经桥接于神经缺损处,异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注射剂量为10,20,40μg/只,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注射空质粒。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周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轴突计数检查。 结果: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计数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接近(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病理学及透射电镜显示,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移植神经段效果接近于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迟发性超敏反应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 结论: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减轻大鼠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在10~40μg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38.
使用意大利Sclavo单一酶试剂,并对721型分光光度计比色槽略作改进后手工操作测定甘油三酯,对显色反应时间,线性范围、精密度、显色稳定性、回收试验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满意结果。本法操作简便,标本微量,测定迅速,能在自动生化分析仪发生故障时作为可靠的应急替代,亦可用于日常手工操作并可降低成本一半。  相似文献   
39.
抗线粒体抗体在不同的炎症性心脏疾病患者血清中发现,且抗体识别的靶抗原各异。本文以猪心肌线粒体为抗原,应用点免疫-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DI-PAP)法和免疫转印技术(IBT),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心肌线粒体自身抗体,探讨该抗体识别的靶位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0.
2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了鼻胆引流术(ENBD),其中胆总管结石8例,胆总管末端及乳头部狭窄4例,胆管、壶腹和胰头部癌11例,4例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结果.21例内镜下插管成功,成功率力91.3%.21中除2例术后鼻胆引流管堵塞外,其余病例均获得较好的疗效,有效率为82.6%.血清总胆红素、ALP刊r-GT治疗后明显下降.结论:ENBD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胆道引流手段,临床上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梗阻性黄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