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全节段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青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和正常的全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与分析。方法采集青年颈椎曲度变直志愿者CT数据,利用生物力学有限元软件构建高质量颈椎全节段模型,然后采用基于离散微分属性的体网格变形技术,将变直模型映射生成曲度正常模型,在相同边界条件进行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工况下,生理曲度变直模型的活动度范围比正常值要小,并且出现再分配。在应力分布方面,C3-C4,C4-C5之间的小关节、钩突关节,和C3-C4之间的椎间盘出现应力集中。结论通过使用新型建模软件和体网格变形技术,能方便构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和正常模型,分析结果对青年颈椎病的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羊腰椎内固定术中椎弓根螺钉植入深度对邻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脊柱内固定术中不同椎弓根螺钉植入深度对邻椎生物力学环境和退行性变的影响,探讨椎体内固定强度与邻椎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雄性10月龄玻尔杂交山羊16只,体重为25~30 kg,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3组内固定组,每组4只。内固定组建立L4脊柱不稳定骨折病理模型,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脊柱L3-L5节段,按螺钉长度不同分为:长钉组(L组),内固定螺钉长度为25 mm; 中钉组(M组),螺钉长度为20 mm; 短钉组(S组),螺钉长度为15 mm,内固定后进行后路小关节融合;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24周,制备对照组与内固定组L3-S1腰椎标本,测量上位未融合椎体(L2)和椎间盘应变和应力,进行影像学、组织学观察,计算MRI指数。结果:与N组相比,L组标本L2节段椎体、椎间盘的活动和应力均增加(P<0.05),MRI指数未见显着改变(P>0.05),髓核中出现多数退变细胞。M、S组标本上位邻椎受力和髓核退行性改变发生情况不显着(P>0.05).结论:在山羊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局部坚强固定可能增加上位未融合节段的活动和承受的应力,促进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邻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闭孔神经切断术治疗32例髋关节疼痛戚元棣,魏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310004自1986年2月~1996年5月,施行闭孔神经切断术32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32例,男12例,女20例;最小32岁,最长85岁,平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umelockTMII多轴锁定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1例,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及Sander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定。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1.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7~18周,平均12.6周。术后2周及术后3、6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和胫骨平台后倾角度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Sanders膝关节评定结果:优13例,良5例,优良率为85.71%。结论:应用NumelockTMⅡ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获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四肢解剖型多普勒气囊止血带,并与传统直型气囊止血带进行比较,评价新型止血带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4-01—2016-12征集40名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健康志愿者,按年龄段分成4组(每组10人),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按体重指数(BMI)分为3组,偏瘦组(BMI20)、正常组(20≤BMI25)、偏胖组(25≤BMI30);偏瘦组9人,正常组19人,偏胖组12人。将四肢解剖型多普勒气囊止血带和传统直型充气止血带环绕绑缚于志愿者的上臂及大腿,比较2种止血带阻断血流所需压力。结果各组上臂使用解剖型止血带时阻断血流压力均低于直型止血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腿使用解剖型止血带时阻断血流压力均明显低于直型止血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肢解剖型多普勒气囊止血带可有效降低止血压力,减少止血带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正>骨与关节结核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的疾病之一,敏感、准确、快速、高效、简单、价廉的检测手段是防治骨与关节结核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细菌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检查方法的不断发展、检测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新的检测手段的不断涌现,为骨与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希望,现就骨与关节结核的诊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目的是精确建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LSS)的退变腰椎有限元模型和减压手术模型,与正常模型进行对比与分析。首先,选取复杂性LSS患者采集CT数据,采用专用生物力学软件建立退变腰椎全节段模型,同时构建正常材质模型和减压手术模型,用相同边界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复杂性LSS腰椎的活动度范围比正常模型要小,而减压模型的活动度变大。在应力方面,退变椎间盘L4-L5和邻近上位椎间盘L3-L4的终板、髓核和维环基质应力分布趋向四周边缘集中,而减压手术模型的应力进一步出现较大增加。仿真显示单纯的减压手术虽然可以减缓神经疼痛,但是很可能进一步造成腰椎稳定性的破坏,加速腰椎退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注射液外敷、淑润栓阴道用药及2药合用治疗女性外阴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对病变组织HPV—DNA载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按门诊号随机分为A组(柴胡注射液组)、B组(淑润栓组,即重组人干扰素a-2a栓剂)和C组(柴胡注射液+淑润栓组),比较3种方法治疗女性外阴尖锐湿疣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尖锐湿疣积分下降情况、复发率及对HPV-DNA载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A组和C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P〈0.05),3组疣体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组治疗后HPV-DNA载量均较前降低(P〈0.01)。结论柴胡注射液或柴胡注射液外敷联合淑润栓阴道用药治疗女性外阴尖锐湿疣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抗HPv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肘关节僵硬伴异位骨化是肘部骨折、脱位及软组织损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多见于肘关节损伤之初,治疗时偏重于骨折或脱位的整复固定及手术治疗,而忽视了软组织损伤的医治,致使离经之血瘀结于肌筋;加之损伤后固定时间较久及手术时创伤致筋脉受制,气滞血瘀,筋失濡养。笔者采用中药二草二皮汤薰、洗、敷配合手法治疗各类创伤性肘关节僵硬伴异位骨化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集束化护理临床路径表实施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搜集2018年1—6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2例脊柱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收治的符合要求的40例脊柱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参照自行设计制定的脊柱结核快速康复集束化护理临床路径表实施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NRS评分)及爆发痛发生情况,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及进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住院费用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24、48、72h疼痛NRS评分分别为(3.75±0.81)分、(3.48±0.93)分和(2.63±0.7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26±1.06)分、(4.12±0.83)分和(3.26±0.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49、3.301、3.665,P值分别为0.017、0.001、0.000)。观察组发生爆发痛[1例(2.4%)]低于对照组[6例(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8,P=0.041)。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23.65±7.76)h、(10.20±2.87)d、(19.58±10.43)h,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分别为(32.38±11.50)h、(13.90±1.45)d、(30.81±9.8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08、7.444、5.024,P值均为0.000);恶心呕吐发生率(20.0%,8/40)明显低于对照组(64.3%,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24,P=0.000)。观察组术后满意率为10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1%(3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1,P=0.038);住院费用为(9.02±1.40)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8±1.60)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6,P=0.001)。结论 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集束化临床路径管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改善患者整体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