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1篇
基础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2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滇桂艾纳香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滇桂艾纳香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滇桂艾纳香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理化及波谱分析法鉴定其中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滇桂艾纳香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麦黄素(1)、小麦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芹菜素(3)、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木犀草素(5)、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6)、6-甲氧基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原儿茶酸(8)、原儿茶酸甲酯(9)、咖啡酸(10)、咖啡酸甲酯(11)、β-谷甾醇(12)及胡萝卜苷(13)。结论:化合物1~7、9~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2.
毛鸡骨草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毛鸡骨草Abrus mollis Hance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毛鸡骨草地上部分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6-C-葡萄糖-8-C-葡萄糖苷(1),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葡萄糖苷(2),芹菜素-6-C-葡萄糖-8-C-阿拉伯糖苷(3),芹菜素-6-C-葡萄糖-8-C-木糖苷(4),木犀草素-6-C-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6);色原酮类化合物:异双花母草素(7);木脂素类化合物:(+)-异落叶松树脂醇(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3.
本文总结了目前对野本瓜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的情况,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榴莲壳醇提物对应激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榴莲壳醇提物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拘束负荷18h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分别用赖氏法测定小鼠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水平、HPLC法测定肝组织谷胱甘肽(GSH)含量、Griess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荧光酶标仪测定体外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结果与拘束负荷模型组相比,榴莲壳醇提物可以明显降低拘束负荷小鼠血浆ALT活性,有效地降低拘束负荷小鼠血浆MDA水平与肝组织NO含量,对肝组织GSH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榴莲壳醇提物显示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论榴莲壳醇提物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和减少拘束负荷小鼠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5.
白饭树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白饭树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利用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饭树叶及嫩枝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11-O-乙酰岩白菜素(11(11-O-acetylbergenin,1)、岩白菜素(bergenin,2)、右旋一叶碱(virosecurinine,3)、ent-phyllanthidine(4)、山柰酚(kaempferol,5)、槲皮素(quercetin,6)、没食子酸(gallic aicd,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9)。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6.
牛大力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牛大力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从牛大力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高丽槐素(Ⅰ)、芒柄花素(Ⅱ)、3,4,2',4'-四羟基查尔酮(Ⅲ)、圆齿火棘酸(pyracrenic acid,Ⅳ)、(-)-丁香脂素(Ⅴ)、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Ⅵ)、5-羟甲基糠醛(Ⅶ)、α-甲氧基-2,5-呋喃二甲醇(Ⅷ)、2,5-二羟基苯甲酸(Ⅸ)、豆甾醇(Ⅹ)、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Ⅺ)、β-谷甾醇(Ⅻ)及胡萝卜苷(ⅩⅢ).结论 化合物Ⅱ~ⅩⅢ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白僵菌对大黄酸葡萄糖甲基化的转化作用。方法:在白僵菌培养液中加入大黄酸底物,利用生长细胞对其进行生物转化。发酵液离心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通过各种色谱方法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运用氢谱碳谱以及二维核磁共振光谱鉴定结构。结果:转化产物为大黄酸糖基化衍生物,结构鉴定为7-O-(4’-甲氧基-β—D-葡萄糖)。结论:芦荟大黄素(1)是一个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8.
论"上火"与应激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上火”是传统的概念,没有特异性的生理指标,且因人而异。“上火”是一种生理过程中不协调的应激性反应,是失去机体内环境稳定状态的身心疲劳综合症。“上火”为由内而生,余气所致,虽不为病,但持续的余气如不能及时疏解,则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力等生理机能低下,结果导致积劳成疾。“上火”是心理情绪反应,除对中枢神经递质影响引起的精神不振外,“上火”也可以诱发体内能量代谢低下带给人们疲倦感。常言有心宽火降,心静自然凉,尽管人们可以通过减少工作量,调整生活习惯与精神状态,改善生活环境达到“泻火”目的。但事实上,单凭心理上的调整可能远远不够,因此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各自特症以相应的药物及健康食品等加以改善。如今,随着现代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体力上的劳累已不再是人们疲劳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人更多是在面对环境变化,生活习惯改变及物理化学等各种应激源带给人们的身心疲劳与“上火”。本文在简述近年来人们对抗应激研究现状的同时,也对“上火”与应激反应加以说明,旨在为“上火”这一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的认识提供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29.
王老吉凉茶对氧化应激负荷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王老吉凉茶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脂代谢机能低下及体内过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实验将雌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对照组、125mg·kg-1人参皂苷对照组、125mg·kg-1及500mg·kg-1王老吉凉茶给药组,连续给药5d后拘束负荷20h,尾静脉注射10%脂肪乳剂(Intralipids?)40min后检测血脂消除能力、肠系膜脂肪酶活性,同时测定血浆过氧化状态及抗氧化能力。结果:与应激对照组相比,王老吉凉茶明显增加应激小鼠血浆甘油三酯消除速率及肠系膜脂肪组织中脂肪酶活性。此外,王老吉凉茶有效改善拘束负荷升高的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提高体内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水平。结论:王老吉凉茶改善拘束负荷诱发小鼠脂代谢机能低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缓解机体内的过氧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0.
华东唐松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华东唐松草的化学成分,并探讨其化学分类学意义。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华东唐松草全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成分分离,并利用现代波谱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自华东唐松草的正丁醇部位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2-(3-hydroxy-4-methoxyphenyl)-ethyl-O-β-D-glucopyranoside(1),皮契荔枝苷(2),xanthohypericoside(3),龙胆根黄素(4),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5),芹菜素-7-O-α-L-鼠李糖苷(6),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7-O-α-L-鼠李糖苷(8),2,4-二羟基苯乙酸甲酯(9)和正丁基果糖(10)。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获得。华东唐松草中含有的这些成分更接近耧斗菜族,可能为阐明唐松草属特殊的分类学地位提供化学成分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