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2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475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496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5295篇
内科学   826篇
皮肤病学   147篇
神经病学   314篇
特种医学   6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82篇
综合类   3898篇
预防医学   1662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1840篇
  12篇
中国医学   1324篇
肿瘤学   42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442篇
  2019年   448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382篇
  2016年   495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1194篇
  2013年   1110篇
  2012年   1163篇
  2011年   1191篇
  2010年   1248篇
  2009年   1292篇
  2008年   980篇
  2007年   1027篇
  2006年   916篇
  2005年   676篇
  2004年   525篇
  2003年   558篇
  2002年   594篇
  2001年   407篇
  2000年   461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2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缺氧诱导因子-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在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转录因子,它最先由Semenza于1992年在缺氧诱导的细胞核抽提物中发现。目前已发现HIF-1可调控一系列靶基因的表达,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HIF-1在结构、功能调节、靶基因及其调控方面的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2.
对精神科门急诊中有冲动伤人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兴奋、躁动、情绪失控、幻觉、妄想状态及处置不当等可能原因与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53.
 肾母细胞瘤为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成人极为罕见.现报告我院收治一例。女性患者(住院号9235)38岁,患妇因反复发热伴有左上腹肿块而就诊.无尿频、尿急血尿史. 体检:精神萎糜,慢性病容,心肺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腹部较膨大,左上腹可扪及30×20×20cm肿块,质中,可活动,无压痛。  相似文献   
54.
1980年Hartrampt报道用带蒂趾短屈肌肌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疗效良好。我院自1982年8月起采用该法,治疗7个病人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和1例足底前部溃疡病人。术后经过1~3年随访,效果较满意。临床资料男4例、女4例,年龄14岁~72岁,病程1个月~3年。病因:创伤后跟部软组织缺损2例、跟部外伤后广泛性疤痕1例跟部溃疡2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因素。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
时、溶栓24 h NIHSS评分,6个月mRS评分及死亡率,观察两组溶栓相关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所有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共纳入患者119例,男性69例(58.0%),年龄范围46~94岁,平均70.12±10.55岁,入院
NIHSS评分4~38分。其中年龄≥80岁患者29例,年龄<80岁患者90例。静脉溶栓后,两组患者溶栓
24 h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治疗24 h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肺部感染、6个月预后良好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脑梗死静脉溶
栓6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
结论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未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死亡率及不良预
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6个月预后不良
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6.
患者女,50岁,因左膝关节扭伤后疼痛、活动受限2月余于2004年8月17日住院。2月余前患者在晨练中用力蹲坐后做甩腿动作时突发左膝疼痛并有绞锁感,经他人牵拽抖动后稍缓解。此后日常生活中左膝仍不能伸直并疼痛,做下蹲、上下台阶等动作时明显,逐渐影响一般性行走。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膝无肿胀,屈伸受限,屈伸范围20°~90°之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 80 0余例的临床实践 ,总结了防治临时起搏电极移位的护理技术 ,详细介绍了急救板搬运患者的方法及从护理角度抢救电极移位患者的技术措施。临时起搏电极由于无侧翼以及老年人心肌萎缩 ,肌小梁平坦松弛 ,若安装时电极位置不佳、护理不当等综合因素很容易引起电极移位 ,造成起搏失灵 ,危及患者生命。本文从临床护理角度 ,探讨预防电极移位的护理技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我院自 1982年以来完成 80 0余例临时起搏 ,其中出现电极移位 4 0次 ,4 0例中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13~ 82岁 ,平均年龄 5 8岁。…  相似文献   
58.
历年高考中,都有个别考生晕倒在考场,这是因为他们在考时过度紧张以及其他一些心理、病理因素造成的。今年高考又来临,提请考生们注意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9.
1131例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统计,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不是死于自然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为了解本院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作者对1131例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与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1年12月手术治疗2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诊治情况,探讨其骨折分类与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