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唐文锐  夏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406-2409
目的探讨节食(DR)对胆固醇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48只5周龄雄性SD大鼠,普通饲料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BC)组、胆固醇对照(CC)组、DR胆固醇(CC-DR)组、单纯DR(DR)组,每组12只。非(DR)组(BC、CC组)饲料量为体质量×6%,DR组(CC-DR、DR组)大鼠每天饲料总量为非DR组的70%,胆固醇饲料组(CC、CC-DR组)的胆固醇饲料量按体质量×6%×20%计算。实验第18、34周分别处死一半大鼠,采集标本,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结果饲喂过程中无大鼠死亡。各组大鼠基线体质量比较无差异,DR过程中DR组与非DR组大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8周时,CC组大鼠LDL、ox-LDL及MDA均低于CC-DR组,而CC组的TC、TG、HDL及SOD均高于CC-DR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CC-DR组大鼠腹主动脉内膜增厚较CC组明显,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及变形也更显著。Masson染色显示,CC-DR组SMC及胶原纤维(CF)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CC组。第34周时,CC组TC、TG、LDL、ox-LDL、MDA均显著高于CC-DR组,而HDL及SOD均低于CC-DR组。HDL以CC-DR组最高、CC组最低,而两组的SOD则显著低于BC、DR组。HE染色显示,CC组SMC增殖、迁移、变形和CF的蓄积均较CC-DR组更显著。Masson染色显示CC组SMC和CF相对含量显著高于CC-DR组。结论 DR对胆固醇致AS作用具有双重作用,DR对性成熟前及性成熟早期大鼠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对性成熟中后期的成年大鼠则表现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DR 30%是为较合理的DR度,可改善脂质谱和氧化-抗氧化平衡,发挥显著的正性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SE)和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评价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4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CAG、DSE及SPECT检查,其中25例冠心病患者成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以PCI术后3个月室壁运动改善为检验标准,比较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及硝酸甘油介入SPECT检测存活心肌的准确性。结果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与硝酸甘油介入的心肌灌注显像均可敏感的检测存活心肌。与DSE相比,硝酸甘油介入的SPEC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与硝酸甘油介入的SPECT检测存活心肌各有特点,但DSE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全心尖切面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评价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22例冠心病(CAD)患者和18例冠状动脉造影术(QCA)正常患者全心尖切面所测左室16个节段背向散射积分参数,比较CAD组中室壁运动异常节段心肌、对照组心肌的背向散射周期变异幅度(CVIB)、标化平均背向散射积分(AII%)、标化CVIB(CVIB%)值.测量CAD患者PCI术前1周内,术后2周、3月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左室射血分数(EF)及IBS参数(CVIB、CVIB%及AII%),分析存活节段、坏死节段IBS参数的变化.结果 CAD组中室壁运动异常节段心肌与对照组心肌的IBS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PCI术后2周、3月EF、WMSI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节段与坏死节段的CVIB、AII%、CVIB%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节段PCI术前IBS值与术后2周、术后3月相比,CVIB、CVIB%术后明显升高(P<0.01),而AII%显著减小(P<0.01),术后2周与术后3月相比,CVIB、AII%、CVIB%无显著性差异(P>0.05).坏死节段的CVIB、AII%、CVIB%术前、术后2周、3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心尖切面所测CVIB、AII%、CVIB%值能够敏感、客观地评价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微泡介导基因转染的可行性.方法 自制辅助装置,联合应用超声辐射和SonoVue超声微泡介导pEGFPC1-Akt1基因转染293FT细胞,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作为报告基因,转染后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细胞转染率.实验分4组:A组,单纯质粒组;B组,质粒+微泡组;C组,质粒+超声组;D组,质粒+超声+微泡组.结果自制辅助装置制作成功,符合实验要求的条件.转染结果为 A组和B组未见荧光表达,C组转染率约为4.26%,D组转染率为34.56%,D组转染率高于C组(P<0.05).结论 使用自制辅助装置,联合应用超声辐射和微泡法能够有效介导pEGFPC1-Akt1基因转染.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价并比较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与双核素同时采集法心肌显像(DISA-SPECT)对冬眠心肌的检测价值.方法 14例冠心病患者行RT-MCE、DISA-SPE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所有狭窄病变均行完全血运重建.RT-MCE按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16节段划分法获得各运动异常节段显影,DISA-SPECT参照上述节段划分法获得各运动异常节段显影,用以评价冬眠心肌.图像分析均采用目测半定量法.术后1、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以冠脉血运重建后室壁节段收缩功能改善为判断冬眠心肌的金标准.结果 RT-MCE和DISA-SPECT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冬眠心肌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4.6%、91.7%、81.3%和93.3%、75.0%、86.2%;RT-MCE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DISA-SPECT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两种方法 检测冬眠心肌的相关性良好.结论 RT-MCE、DISA-SPECT检测冬眠心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两种方法 相关性好,分别在特异性和灵敏性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6.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更为简单、有效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 取出生24 h内大鼠左心室,剪碎,0.125%胰蛋白酶、0.08%胶原酶Ⅰ分离,离心收集心肌细胞,差速贴壁法和化学试剂抑制非心肌细胞生长,纯化后培养于DMEM培养基.免疫荧光鉴定纯度,0.4%台盼蓝染色检查心肌细胞成活率.结果 心肌细胞纯度为95%,平均成活率96%,并出现同簇细胞的同步跳动.结论 本研究应用改良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心肌细胞存活率高,纯度高,且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可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协调性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HCM患者和25例正常人,应用RT3DE方法分析其左室特定节段到达最小收缩容积时间(Tmsv)的标准偏差和最大差值被标准化为心动周期的百分比(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结果:HCM患者的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延长(P<0.05),梗阻型与非梗阻型HCM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HCM患者RT3DE的左室各节段容积-时间曲线交错紊乱,同步性差.结论:HCM患者无论梗阻型或者非梗阻型均存在左室收缩协调性障碍,RT3DE技术能识别HCM患者早期左室收缩协调性异常,对于明确HCM患者心肌损害进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