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目的:观察改良中医四联疗法(中药外洗、关节松动训练、运动疗法、冷疗)治疗儿童伸直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儿童伸直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及常规康复模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中医四联疗法进行康复,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肘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及肘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肘关节伸直达0度所需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中医四联疗法治疗儿童伸直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在功能康复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跌打油纱治疗急慢性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10例,外敷本院跌打油纱;对照组40例,外敷奇正消痛贴润湿剂。疗程为2天。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98.2%,对照组9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急性扭挫伤显效率80.6%,总有效率98.5%;治疗慢性扭挫伤显效率55.8%,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治疗急性扭挫伤显效率75.0%,总有效率96.4%;治疗慢性扭挫伤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75.0%。试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跌打油纱治疗急慢性扭挫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3.
强化人本意识 促进医院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伟强 《现代医院》2009,9(6):124-125
新形势下医院人本理念和意识的建立与强化,能够有力地促进医院建设发展。在政治思想工作管理中,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确立为人才服务工作宗旨,改变用人观念,加强技术建设,培养人才队伍,并落实具体措施,可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单纯坐骨结节骨折较少发生,临床报道也不多,2006年4月我院收治1例,采用切开整复,可吸收钉加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提高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锻炼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三点支撑、五点支撑等传统腰背肌功能锻炼;实验组自制康复辅助具,进行滑动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分别于连续干预2周、4周、6周时评价卧床相关并发症、肌力恢复情况及锻炼依从性。结果实验组3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制康复辅助具用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锻炼依从性和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部背伸肌力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自2010年10月到2011年1月广东省部分地区行骨密度检测的144例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年龄分布在50岁~75岁之间。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依次分为:肾阳虚衰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及气滞血瘀组。4组患者均行腰部背伸肌力检测,最后数据用SPSS1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组中L1~4平均BMD比较,肾阳虚衰组BMD较大,脾肾阳虚组次之,气滞血瘀组BMD值较小,4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中腰部背伸肌力值比较,肾阳虚衰组肌力较大,脾肾阳虚组次之,气滞血瘀组肌力较小,肾阳虚衰组与脾肾阳虚组比较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组与气滞血瘀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部背伸肌力与L1~4平均BMD值呈正相关。结论 4组中骨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肾阳虚衰、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说明气滞血瘀型骨质疏松较其他3组骨质疏松严重。随着骨质疏松的发展,腰部背伸肌力日益减小,说明腰部背伸肌力的变化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TGF-β1和bFGF在膝骨关节炎患者骨赘中和关节软骨表达和分布的情况。方法:取12例诊断为膝骨关节炎且在影像学上可有明显的骨赘形成并行全膝置换患者的膝关节软骨以及骨赘,采用免疫组化对TGF-β1和bFGF表达以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链菌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证实在12例标本的关节软骨和骨赘中TGF-β1和bFGF均有表达;TGF-β1在骨赘的浅层有高强度阳性表达,在深层未有表达;而在退变软骨的浅层只有弱强度阳性表达,深层为阴性表达;而且TGF-β1在骨赘中的表达强度要强于关节软骨。而bFGF在骨赘和软骨的整个层面均有阳性表达。结论:TGF-β1和bFGF参与了骨赘的形成和软骨退变,对骨关节炎的进展有着重要的影响,TGF-β1和bFGF这种表达的差异性,表明这2种生长因子在骨关节炎患者骨赘形成中对骨与软骨代谢起着不同的作用,TGF-β1相比bFGF似乎与骨赘的形成更加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踝关节严重外旋型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7年2月采用一期骨折切开复位治疗76例踝关节严重外旋型损伤患者,其中男48例,女28例,平均年龄39.6岁(17-69岁)。左侧43例,右侧33例。所有病例均有内外踝骨折。腓骨外踝骨折均行腓骨解剖复位1/3圆管形钢板内固定,下胫腓联合、后踝、内踝复位后用加压空心螺纹钉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4~6周。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2个月,根据Meyer和Kumler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76例中优42例,良21例,一般11例,差2例。优良率为82.9%。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严重外旋型损伤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232例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的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232例小夹板治疗患者中,仅2例出现压疮,2例因患者紧张出现暂时性头晕,余未见肌筋膜综合症、拒绝配合治疗等并发症.结论 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促进肢体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采用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GSS-Ⅱ型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GSS-Ⅱ型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光片,测量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采用Frankel评分评价神经损伤的恢复情况。结果通过手术复位固定,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术后平均随访18.5个月,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2例A级无恢复外,其余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加重的病例。结论采用GSS-Ⅱ型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的使骨折复位,防止脊柱骨折复位丢失和后突畸形,改善神经功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