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4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倩  丛莘  熊家轩 《新中医》2005,37(6):64-6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肥胖型高脂血症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穴位埋线(主穴:中脘、水分、天枢、大肠俞、梁丘、公孙)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脂必妥口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体重、血脂指标的变化。4周为1疗程,共治疗2 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1%,对照组为77.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体重各项指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脂血症减肥降脂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2.
消渴目病证候分布特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消渴目病的证候分布特征及主要临床证型。方法:对245例消渴目病患者从证候组合形式、证型分布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消渴目病证型组合分布频次中以3证组合形式最多,占47.35%;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脾虚湿热、脾虚痰湿、阴阳两虚5证的合并证,占总例数的98.37%。结论:消渴目病证候组合形式复杂多样,而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热证、脾虚湿热证、脾虚痰湿证、阴阳两虚证与各兼夹证的组合证型为消渴目病的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03.
乳腺肿瘤冷冻切片诊断中快速EliVision技术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免疫组化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在乳腺肿瘤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Vision快速IHC技术检测乳腺肿瘤冷冻切片中常用抗体(SMA、CK5/6、p63、c—erbB一2、CD34、CD117、ER、PR)的表达情况,以相应病例冷冻切片的EliVision常规IHC法以及冰余组织EliVision常规免疫组化法作对照。结果EliVision快速IHC免疫组化法在30min内完成检测,7种抗体显示明确而定位可靠的阳性表达结果(c—erbB-2仅在常规IHC中表达),阳性率及阳性强度高于相应病例冷冻切片的EliVision常规IHC法、接近于冰余组织EliVision常规IHC法。结论EliVision快速IHC技术可以作为乳腺肿瘤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中有价值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中药健脾益肾方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微循环,脂质代谢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给予每日一剂健脾益肾方和脂必妥每次2粒,每天2次;对照组31例,给予脂必妥每次2粒,每天2次,疗程12周,治疗前后检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三基,血红蛋白,血脂五项(包括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流变,甲襞微循环等指标。结果 健脾益肾方与中成药脂必妥联用能更显著地降低血脂水平,提升血红蛋白,减轻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脂肪阻塞程度,同时能改善其微循环不良状态,表现在甲皱微循环及血流变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健脾益肾方与中成药脂必妥联用能明显调节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状态,改善微循环障碍,从而有益于治疗及延缓肾衰竭,并提高透析患者透析器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古代医德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中的许多观点对新形势下医德的培养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中药健脾止痒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有效机制是否通过降低患者血清IgE水平度EOS计数得以实现。方法将入选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倒(健脾止痒颗粒治疗)和对照组32例(氯雷他定治疗),连续服药4周。采用欧洲AD评分标准(SCORAD)对AD的临床严重度进行评估,用视觉模拟尺度(VAS)评分法对瘙痒程度进行评价;同时记录SCORAD积分和VAS积分。疗程结束计算评分下降指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IgE水平以及伊红酚法对EOS计数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SCORAD积分和VAS积分以度总XsE和EOS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SCORAD积分下降(P〈0.05)、VAS积分明显下降(P〈0.01);血清IgE水平下降(P〈0.05)、EOS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2组问治疗后比较:治疗组SCORAD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VAS积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血清IgE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OS计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健脾止痒颗粒治疗AD安全有效,其有效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IgE的生物利用度和EOS计数得以发挥作用。相关机理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从理论上探讨针刺任督脉对脑缺血神经干细胞螬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从神经干细胞的功能,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和脑缺血的关系,各种调控因素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作用等方面,结合中医对任督脉的认识,探讨针刺任督脉对于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论:从神经干细胞角度,深入对任督脉实质的认识,对于针刺治疗脑缺血的疗效的探讨,具有临床和理论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利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探讨人群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方法:1754例患者在2007年1月~2009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动态心电图室进行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按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进行统计归纳、对比分析.结果:1754例共检出心律失常3684例次,其中房早1370(78.1%)、室早1073(61.2%)、短阵房速595(33.9%)、房颤53(3.0%)、束支阻滞69(3.9%)、短阵室速193(11.0%)、房室传导阻滞92(5.2%)、窦缓109(6.2%)、窦房传导阻滞76(4.3%)、其他54(3.1%).结论:通过对1754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电生理学的改变,老年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速发生频率较非老年组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尿路清合剂对体外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活性的影响。方法:尿路清合剂浓度为1g/mL,10株沙眼衣原体为来自性病门诊的临床株,未进行血清学分型,应用微量McCoy细胞培养法,检测中药尿路清体外抗沙眼衣原体的活性。结果:尿路清有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活性,当浓度为50~200mg/mL时能显著减少包涵体数目,其最大抑菌率达94%,随着中药浓度的升高,衣原体包涵体的体积逐渐减小,数量逐渐减少,最后消失,未发现中药对McCoy的细胞生长有明显影响和细胞毒作用。结论:尿路清有体外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健脾益肾方提高尿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对尿毒症患者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5例中医辨证脾肾阳虚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28例,给予血透加健脾益肾方治疗;B组27例,给予血透加安慰剂治疗;C组32例,给予健脾益肾方治疗,不透析;D组28例,给予安慰剂治疗,不透析。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CD3^+、CD4^+、CD8^+、CD4^+/CD8+、IL-1、IL-2、IL-6等指标。结果:治疗后A组和C组CD3^+、CD4^+、CD4^+/CD8^+及IL-2均显著升高,CD8^+、IL-6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健脾益肾方有提高尿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