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9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7篇
预防医学   18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新生儿阴道毛滴虫性肺炎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其出生后3-8天,以口吐泡沫、发烧为首发症状,继而呼吸困难,出现三凹征,肺部有哮鸣音,吮乳困难,烦燥不安,有时抽搐。肺部X线第1天无改变,第2天一3天后出现支气管炎病变,并可伴支气管充气影。血嗜酸性粒细胞4%-7%。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血合胞病毒IgM阴性、腺病毒阴性。产妇阴道拭子阴道毛滴虫培养均阳性。回顾性调查显示:患儿均为平产出生,产妇产前有典型的滴虫性阴道炎症状,且未给予相应治疗。2治疗情况4例按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后改用甲硝吐20ms/ks·d静脉滴注,并给予对症处理。3天后,症状体…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食蚊鱼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捕食规律性变化,以及光对食蚊鱼捕食的影响。方法将1 d的24 h划分为8个时间段,统计每个时间段食蚊鱼的捕食量,并计算捕食速率。设计光照和黑暗处理,观察光对食蚊鱼捕食的影响。结果食蚊鱼雌雄鱼对白纹伊蚊幼虫的平均日捕食量分别为64和22头。食蚊鱼在24 h内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捕食行为集中在试验开始后的0 h~6 h,捕食量(Na)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雌鱼捕食量与时间关系模型为Na=42.71/(1 e1.7602-0.2210t),雄鱼为Na=21.91/(1 e1.5437-0.2189t);捕食速率(V)与时间段(x)的关系呈负指数趋势下降;食蚊鱼雌鱼在光照情况下的捕食量明显高于无光照时的捕食量。结论光照和自身饥饿程度均能影响食蚊鱼的捕食量,可为利用食蚊鱼灭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实验表明,对班氏 mf(+)者40例和马来 mf(+)者98例检测,IFAT 获得阳性率分别为90%和94%,FLISA 为95%和94%,对非流行区健康对照者,检测假阳性率 IFAT 为3.6%,ELISA 为5.4%。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0%以上,提示可用于丝虫病的免疫诊断。在基本消灭丝虫病11—14年的原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以 IFAT 检测的抗体阳性率原 mf(+)组为10%(6/61),原 mf(-)组为6%(3/45),儿童组为3.23%(1/31),非流行区对照组为3.6%(4/111);ELISA 的实验结果为原 mf(+)组抗体阳性率16%(10/61),原 mf(-)组18%(9/50),儿童组为14%(1/31)。ELISA 检测的三组人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仍高于非流行区人群的抗体水平(5.4%)(P<0.01,P<0.01)。IFAT 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0年以上,原班氏高度流行区的人群抗体水平已降至非流行区和正常人群水平。对两科方法联合应用于监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联合监测较单一方法为优,两种方法并联使用,敏感性提高至99.6%,特异性仍为90.8%,较适宜于对流行区人群的宏观监测。  相似文献   
104.
患者,男,25岁,工人,济宁市人。患者自1991年6月份以来,阴部有痒感,且逐渐加重,有时发现粟粒大的小红点或丘疹,于8月1日在向阳处自行进行检查发现有糠皮样小虫,第一次取下约10只,此后仍2~3天捉拿一次,每次5~8只,自己用酒精涂抹患处也未见好转,于8月13日来本所就诊。检查发现在阴毛基部与皮肤的表面叮附着大小不等的灰色虫体,当即取下25只,并见阴毛上有散在虫卵,在解剖镜下检查系耻阴虱成虫、若虫及虫卵。腋毛处未有发现。患者,未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制抗弓形虫DNA疫苗,评价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进而推广应用。方法首先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酶切、连接、测序等技术,扩增棒状体蛋白2(ROP2)基因片段,将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质粒中,制备抗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DNA疫苗。再应用该疫苗免疫小鼠,取其血清、脾和淋巴结培养液检测免疫学指标评价其免疫原性,最后应用弓形虫攻击感染实验评价其免疫保护作用。结果PCR扩增出1.7kb ROP2基因片段,克隆、构建出pc-DNA3-ROP2重组DNA疫苗能诱发小鼠产生强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小鼠血清抗体滴度高且能正确识别由基因重组体外诱导表达的ROP2蛋白抗原;实验组小鼠CD4^+T细胞增殖明显,体液中各细胞因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血清中升高最为显著。弓形虫攻击感染180h后,疫苗免疫保护率为88.9%,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pc-DNA3-ROP2重组DNA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安全可靠,能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了解班氏丝虫病阻断传播后慢性丝虫病患病情况,为后期开展慢性丝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省班氏丝虫病高、中、低流行状况,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丝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流行县(市、区)。对1周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对查出的慢性丝虫病患者进行系统查体确诊,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结果防治前(1957年)在济宁等6个流行县(市)内调查38596例,查出慢性丝虫病患者4424例,平均患病率为11.46%,班氏丝虫病阻断传播初期,在上述6个县(市、区)调查756895人,查出慢性丝虫病患者2346例,患病率为0.31%。结论班氏丝虫病阻断传播后,慢性丝虫病患病率已降至极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7.
228例脑囊虫病患者血清特异IgG4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检测 清特异IgG4指导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检测血清特异IgG4并与患者脑组织内囊尾蚴感染程度,临床表现、杀虫反应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清特异IgG4水平与患者无绦虫史无明显关系。脑型合并皮下结节患者血清特异IgG4阳性率和阳性强度明显高于单纯型脑囊虫病,而单纯型脑囊虫病患者与皮下结节消失的脑囊虫病患者之间血清特异IgG4水平无明显差异。患者脑组织内囊尾蚴感染程度和抗囊疗效以及服药后  相似文献   
108.
一般来说 ,医学是把各种传染病看作由单一病原体引起的一个孤立的整体。而热带医学研究的则是人体感染 1种以上病原体的普遍性 ,这些病原体中的每一种对宿主疾病的发生过程都有明显的影响。包括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为了确定宿主体内寄生的所有病原体的作用和不同病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必须打破传统寄生虫学的界限。 1979年 ,Anderson和 May[1 ] 曾根据种群生物学标准 ,将寄生虫分为两类。 (1)大型寄生虫 :包括寄生蠕虫和节肢动物 ,为传统的寄生虫学范畴。这类寄生虫一般不直接在宿主体内繁殖 ,其一个世代时间占宿主生命过程…  相似文献   
109.
2006~2008年山东省土源性线虫监测资料中3~12岁293名农村地区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8.87%。其中男童感染率为9.52%,女童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幼托儿童感染率为17.33%,散居儿童和小学生感染率分别为6.67%和5.91%。  相似文献   
110.
患者 ,女性 ,4 2岁 ,养鸡场工人。因全身皮肤出现丘疹、瘙痒 1周来我所临床部就医。 1周前患者与数人一起从事清理、运输鸡粪工作 ,第二天双耳廓、颈部、四肢末端时感瘙痒 ,之后数天发展至双腋部、胸背及双侧腹股沟皮肤亦瘙痒难忍 ,直至以手抓破皮肤 ,以疼代痒为止。有时在抓痒处可见红色小虫 ,针尖大小 ,有足数对 ,可活动 ,虫体被挤破后出血。至此 ,被迫停工就医。曾去村卫生室诊治 ,给予四环素、肤炎康软膏、扑而敏治疗 ,疗效不明显。目前 ,患者携带从自己床单、内衣上捕获的小红虫来所就诊。体检 :患者颈部、双侧乳房下、腹股沟、四肢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