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提取液(YSHXC)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组织贴块法体外原代培养兔VSMCs,建立HCY诱导的VSMCs增殖模型并分组:正常组、HCY刺激组、HCY+YSHXC组、HCY+叶酸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度,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YSHXC及叶酸均能降低PCNA的表达(P<0.01),且中药组低于叶酸组(P<0.05)。细胞周期也有相应的变化,与HCY组相比,YSHXC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S期与G2/M期细胞显著降低(P<0.01),基本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YSHXC能抑制HCY诱导的VSMCs增殖,下调细胞内PCNA的表达,这可能与YSHXC推动细胞周期时相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测定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数量及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Notch1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Treg在AA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29例初发AA患者、14例环孢素(CsA)治疗后恢复期及11例治疗后未恢复期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 T细胞、CD4+ CD25+ T细胞的数量,并与正常对照比较;采用RT-PCR检测FOXP3 mRNA和Notch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AA初发组及治疗后未恢复组患者外周血中活化CD4+ CD25+ T细胞占CD4+ T细胞比例分别为(4.3±0.7)%、(4.2±0.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0.8)%](P<0.05).CsA治疗后恢复组患者比例下降为(2.6±0.7)%(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初发组及未恢复组CD4+ CD25+ CD127low T细胞在CD4+ T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2.4±1.2)%、(2.5±1.1)%,较正常对照组[(7.1±2.7)%]及恢复组[(5.3±1.0)%]明显降低(P值均<0.01);但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初发组患者FOXP3 mRNA及Notch1 mRNA分别为(0.260±0.011)和(0.018±0.005),较正常对照[(1.307±0.011)和(0.308±0.028)]表达明显下调(P值均<0.01),治疗后分别为(1.287±0.012)和(0.281±0.013),表达较初发组显著提高(P值均<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A患者CD4+ CD25+ CD127low T细胞、FOXP3均与Notch1表达呈正相关性(P值均<0.01).结论AA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 Treg减少,其抑制作用减弱,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过度活化,抑制造血.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靶细胞表面Notch1分子表达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23.
背景:在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一群白血病干细胞,这些恶性干细胞是白血病细胞存在和不断增殖的根源,针对干预白血病干细胞的特异性靶向治疗药物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Flt3和N-ras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区组实验,于2007-09/2008-12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完成.对象:2006-2007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就诊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初治患者50例,FAB分型M15例,M215例,M49例,M521例.方法:原方:黄芪、白花蛇舌草、小蓟、太子参、半枝莲、蒲公英、生地、黄精、女贞子、旱莲草、天冬、麦冬、白术、茯苓、甘草.扶正方:黄芪、太子参、生地、黄精、女贞子、天冬、麦冬、白术、茯苓、甘草.祛邪方:白花蛇舌草、小蓟、半枝莲、蒲公英、旱莲草.制剂:上述3组组方药物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制剂实验室(国家三级重要制剂实验室)配制成1 g/mL的药液,无菌试验阴性后过滤除菌备用.常规无菌采集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1,M2,M4,M5型患者骨髓各5 mL,稀释后加入淋巴细胞分离液,联合应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和流式细胞仪分离纯化白血病干细胞.调整细胞浓度至2×108L-1,均分成4组:对照组不加药物,实验组分别加入原方、扶正方、祛邪方的对应中药制剂,终浓度为100 mg/L,继续培养48 h后进行指标检测.主要观察指标:RT-PCR法检测Flt3、N-ras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原方组、扶正方组、祛邪方组Flt3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0.05),但原方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扶正方组、祛邪方组(P<0.05);扶正方组与祛邪方组Flt3表达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组N-ras表达阳性率与Flt3表达情况基本一致.结论:Flt3和N-ras基因在白血病干细胞中存在过度表达,中药原方及其拆方后的扶正方、祛邪方均能够降低白血病干细胞中Flt3和N-ras基因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的运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中药益气养阴方及其拆方后的扶正组方、祛邪组方对人白血病CD34+CD38-干细胞群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分离人白血病CD34+CD38-干细胞群,MTT法检测中药复方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益气养阴制剂对白血病干细胞的体外抑制率为(24.390±0.046)%,扶正组抑制率为(9.270±0.052)%,祛邪组为(9.370±0.017)%,益气养阴组与扶正组、祛邪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扶正组与祛邪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阴方对白血病干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孕妇与胎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孕妇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 ,早期诊断胎儿CMV感染。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和多聚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孕妇血中CMV特异性抗体及CMVDNA ,诊断孕妇CMV感染 ;检测羊水或脐血中CMVDNA诊断胎儿CMV感染。结果 :15 64例孕妇血清中CMV IgM阳性 2 9例 (占 1.8% ) ,CMV IgG阳性 130 6例 (83.5 % ) ,CMVDNA阳性 12 6例 (8.1% ) ;CMV IgM阳性者其CMVDNA均阳性。CMVDNA阳性的 12 6例孕妇其羊水或脐血中CMVDNA阳性 5 2例 (占 4 1.2 % ) ,CMV感染胎儿中有 5例胎儿畸形、2例死胎、3例IUGR ,出生时无明显症状的婴儿中 3例生后 1个月内患黄疸性肝炎 ,1例患新生儿肺炎。 1例发现室间隔缺损、2例出现单侧耳聋。结论 :孕妇CMV感染可造成胎儿严重危害 ,孕妇CMV感染后取羊水或脐血检测CMVDNA是诊断胎儿及新生儿CMV感染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