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证大鼠下丘脑蛋白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MS肝气逆证大鼠下丘脑蛋白质差异表达,以期为PMS肝气逆证在蛋白质水平上的发病机制寻找证据.方法 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2-DE)对PMS肝气逆证大鼠模型下丘脑进行蛋白质图谱分析,以MALDI-TOF-MS技术进行蛋白质鉴定.结果 下丘脑组织中模型组跟正常组比较:泛素羧端水解酶、清蛋白、醛缩酶蛋白表达下调;M2丙酮酸激酶、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I、钙结合蛋白表达上调,这些蛋白质与泛素通路、中间代谢酶、代偿作用等功能有关.结论 PMS肝气逆证与泛素通路、中间代谢酶、代偿作用等蛋白功能有关,提示以上6种蛋白质与PMS肝气逆证中枢发病机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经前平颗粒对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肝气逆证大鼠脑顶区皮质、额区皮质、下丘脑、海马μ阿片受体(μ opioid receptor, MOR) mRNA及蛋白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20只大鼠制备PMS肝气逆证大鼠模型。造模后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另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造模同时,中药组大鼠给予经前平颗粒 (1.6 g/kg) 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 mL/100 g)灌胃,每天1次,连续5天。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顶区皮质、额区皮质、下丘脑和海马MOR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顶区皮质、额区皮质MOR mRNA及蛋白扩增产物电泳条带相对较弱,光密度值降低,顶区皮质、额区皮质MOR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降低;下丘脑、海马MOR mRNA及蛋白电泳条带相对较强,光密度值升高;下丘脑、海马MOR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顶区皮质、额区皮质MOR mRNA及蛋白扩增产物电泳条带增强,顶区皮质MOR mRNA表达升高,顶区皮质和额区皮质MOR蛋白相对表达升高;下丘脑和海马MOR mRNA及蛋白电泳条带亮度减弱,下丘脑和海马MOR mRNA相对表达降低,海马MOR蛋白相对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结论 MOR在PMS肝气逆证大鼠不同脑区呈现特异性表达,经前平颗粒表现出相应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的概念与病因的研究概况的总结,揭示在对中医证的研究中出现的值得注意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肝气逆证辨证的规范研究,从而解决传统四诊合参难以采集患者主观感受为主诉的病症中所包含的全面辩证信息的问题。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进行调查,根据病例特征的多维指标,建立合适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修订。结果:“信息采集医生用表”结构方程结果:情绪维度、躯体症状维度、机体状态维度载荷系数分别为0.715、0.574、0.904,“信息采集患者用表”情绪维度、躯体症状维度、机体状态维度载荷系数分别为0.705、0.945、0.848,各维度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结合中医理论,确定PMS肝气逆证辨证规范为:以烦躁易怒为主症,以头痛、乳房胀痛、小腹及胃脘胀痛为次症,亦可伴随疲乏、失眠多梦、肢体浮肿、工作理家能力降低、思想不集中等症状。结论:采用医患双方采集辨证信息的方法,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信息采集体系。首次建立了PMS肝气逆证辨证规范,以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为深入开展PMS证候及其亚型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5.
马海娟  李芳  宋春红  魏盛  乔明琦 《中草药》2017,48(6):1167-1171
目的探讨白芍提取物含药血清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5-羟色胺3受体(5-HT3R)介导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孤养结合慢性温和刺激法复制抑郁情绪大鼠模型,并采用旷场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进行模型评价,以白芍提取物进行药物干预,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干预24 h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神经元细胞5-HT3AR、5-HT3BR蛋白表达,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细胞5-HT3受体通道电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总路程、糖水偏好率均显著性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孵育的海马神经元5-HT3AR、5-HT3BR蛋白表达量均显著性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孵育的海马神经元电流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芍提取物组和氟西汀组旷场实验总得分明显提高(P0.05),糖水偏好率均明显增加(P0.01);白芍提取物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含药血清孵育的海马神经元5-HT3AR、5-HT3BR蛋白表达量显著性降低(P0.05、0.01、0.001);白芍提取物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含药血清孵育的海马神经元电流密度值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白芍提取物能改善抑郁情绪模型大鼠异常升高的5-HT3R离子通道电流,这可能是白芍发挥其抗抑郁情绪的中枢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高架﹢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EPM)与高架〇迷宫实验(elevated zero maze,EZM)作为经典状态焦虑动物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昆明小鼠(4周龄,♂/♀)依次进行EPM、EZM,实验间隔1周,采用摄像系统记录5min行为变化,包括进入时间及进入次数;最终纳入实验参数有:开臂区进入时间百分率(Otime%)和两臂区进入总次数(Entries);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一致性检验进行EPM与EZM行为模式、结构维度及相关性研究。结果t检验结果显示,与EPM相比,EZM Otime%(♂/♀/♂+♀)均降低,而Entries(♂/♂+♀)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edman检验结果显示,EPM/EZM实验参数Otime%(♂/♀/♂+♀)、Entries(♂/♀/♂+♀)重复测量片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检验结果显示,与EPM相比,EZM Otime%在1st min(♂/♀/♂+♀)、2nd min(♂/♀/♂+♀)、3rd min(♀/♂+♀)均降低,而Entries在1st min(♂/♂+♀)、4th min(♂/♀/♂+♀)、5th min(♂+♀)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EPM/EZM实验参数可分组为EPM类和EZM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EPM/EZM实验参数可提取为EPM因子和EZM因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PM和EZM实验参数Otime、Entries均具有一般或者较差相关性(♂/♀/♂+♀)。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EPM和EZM实验参数Otime%(♂/♀/♂+♀)具有一般一致性。结论尽管EPM/EZM作为状态焦虑动物模型具有相类似内在原理,但是因为其外在环境(结构)差异性,导致EPM/EZM具有不同行为模式,分属不同结构维度,且仅具有一般相关性和一致性,而稳定性实验参数则首选Otime%。  相似文献   
37.
目的以SAMP8小鼠为模型,初步探索海昆肾喜(HKSX)胶囊对AD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P8)、HKSX低剂量组(L-HKSX)、HKSX高剂量组(H-HKSX),同月龄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R1)。采用新物体识别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Aβ1-40和Aβ1-42水平;Western blot实验对海马LC3-Ⅱ、P62、Beclin-1、PSD95、Synaptophysin(Sy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相较于P8组小鼠,HKSX低、高剂量治疗均可增加小鼠对新物体的识别指数,提高小鼠穿越平台次数和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并且缩短潜伏期,增强对Aβ1-40和Aβ1-42的清除力,上调Beclin-1、LC3-Ⅱ相对表达量,下调P62的表达;此外,还提高了突触相关蛋白PSD95、Syn的表达水平。结论HKSX胶囊可调节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改善自噬功能障碍,减少Aβ在体内的沉积,降低其毒性,提高突触可塑性,最终改善AD小鼠学习认知、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8.
伏邪理论自提出到明代之前一直是温病病因学说的主导理论,曾对温病理论的发展与成熟起到至为关键的指导作用。然而随时代变迁,疾病谱漂移,该理论又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临床渐趋增多的事实与经验已很难用既有伏邪理论来解释和归纳。既然伏邪理论自有其地位与价值,不能轻率言弃,则如何发展此一理论以期更好揭示病机,指导诊疗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以“七情伏邪”为例提供发展伏邪理论的一个可能范式,系统阐述七情伏邪学说的主要观点及论证过程,并探讨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概念是理论的“细胞”。从概念着手,是构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首要且重要的一步。本文在前期“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思想下,首次引入“概念转变”,点明其基本含义和作用。为准确应用这一新概念,对概念与其表达对象,概念语词表达形式以及概念解释力等进行详尽分析论证,指出中医概念研究因忽略这些认识而导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总结出国际科学界实现“概念转变”的规律为“聚焦对象,探索未知,提出新识”。提出中医基础理论“概念转变”的定义。依据前期研究结果,概括出实现中基概念转变的目标及标准,并给出例证论证。由此得出结论: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通过概念转变,形成现代中基的科学概念;由此引导中医理论与思维及教学变革。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白香丹胶囊含药血清对原代海马神经元中5-羟色胺2C受体(5-HTR2C)蛋白表达水平及下游信号通路中IP3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情志刺激为主多因素造模法制备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证大鼠模型,给予白香丹干预,制备大鼠含药血清,结合中药血清药理学,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进行不同血清干预,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中5-HTR2C蛋白表达水平,运用ELISA法检测各组海马神经细胞内IP3的含量。结果与正常血清组相比,PMS肝气逆模型血清组海马神经元的5-HTR2C蛋白表达水平和下游信号通路中IP3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1),白香丹含药血清能够明显降低5-HTR2C蛋白表达水平和IP3的含量(P<0.01,P<0.01)。结论 PMS肝气逆证模型大鼠血清使海马神经元中5-HTR2C蛋白表达异常升高,同时,可引起第二信使IP3含量升高;白香丹胶囊可能通过降低5-HTR2C蛋白表达水平,改变其下游信号通路中IP3的含量而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