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心梗并发心衰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梗并发心衰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心梗并发心衰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很好,有效的提高治愈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分析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011年入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60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治疗一年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复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之前前收缩压与舒张压没有差异,但治疗一年后实验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过对照组.实验组复诊的发生率为75.0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分别为96.35%,66.25%.结论健康教育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进一步了解了自身病情,其生活质量、自我保健意识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对高血压的控制情况也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一奇散加减与单用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管神经性头痛12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一奇散方加减)87例和对照组(单用西药)4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血管神经性头痛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1%)显著高于对照组(50%)。提示:本方通过从风、痰、瘀综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有很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某市三级医院护士组织认同、志愿行为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组织认同量表》和《志愿行为问卷》,对242名三级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既往参加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88人(36.4%),从未参加过志愿活动的154人(63.6%);组织认同评分为(31.83±5.27)分,志愿行为评分为(2.20±1.09)分;护理管理者的组织认同评分显著高于护士(P<0.01),≥36岁的护士组织认同评分高于26~35年龄段的护士(P<0.01),工作时间6~10年的护士组织认同评分最低(P<0.01),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组织认同评分大于护师(P<0.05);护理管理者的志愿行为评分显著高于护士(P<0.01);护士组织认同与志愿行为成显著正相关关系(r=0.230,P<0.01).结论:三级医院护士组织认同较积极,志愿行为情况不乐观;组织认同对志愿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着力进一步提高护士的组织认同,促使护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联合针刺下髎与交信穴对急性盆腔炎(APID)患者炎性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淮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PID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五味消毒饮联合针刺下髎与交信穴治疗。评价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时间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恢复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WBC、NEUT、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水平。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3%(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WBC恢复时间及NEUT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CRP、TNF-α、PCT、WBC、NEUT及外周血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外周血CD3~+、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五味消毒饮联合针刺下髎与交信穴治疗APID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肾脏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单用(对照组)和与瑞舒伐他汀联用(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及实验室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分别为(5.65±1.36)mmol/L、(2.18±0.85)mmol/L、(3.70±0.97)mmol/L、(1.18±0.63)mmol/L;试验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及HDL-C水平分别为(3.94±0.80)mmol/L、(1.62±0.46)mmol/L、(2.26±0.64)mmol/L、(1.45±0.73)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分别为(79.15±17.25)mmol/L、(5.37±1.07)mmol/L、(73.54±16.34)mmol/L;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cr、BUN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分别为(75.70±14.84)mmol/L、(4.92±0.98)mmol/L、(57.32±12.94)mmol/L;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和肾脏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β2-MG、Cys-C、hs-CRP及ET-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观察自拟益肾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方,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能使糖尿病患者主要症状明显改善,血糖含量、血液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对血液流变性指标也有较好改善,治疗前后比较以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益肾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比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疗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9.
压疮(pressure sores)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易发生在一些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跟部等,常见于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和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大的压疮常经久不愈,出现严重的感染,甚至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压疮的防治一直是护理学的一大难题,因此,通过有效的防治方法,避免压疮的发生,提高和缩短压疮的治疗时间,是防治压疮的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对未生育妇女卵巢早衰患者进行周期治疗和促排卵治疗,评价其疗效,探讨可能有效的促排卵方案。方法对18例患者行雌孕激素周期治疗3—6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清激素水平,并采用三种方法促排卵治疗。结果18例患者经雌孕激素治疗3~6周期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下降,血清雌二醇(E2)升高不明显,以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期促性激素的素(HCG)方案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HMG/HCG方案促排卵治疗有成熟卵泡发育,有1例妊娠。结论卵巢早衰患者尽可能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并尽早行激素周期治疗,有利于促排卵成功:(GnRH—a)/HMG/HCG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