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1篇
  免费   402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691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科学   251篇
综合类   1599篇
预防医学   23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39篇
  1篇
中国医学   1538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725篇
  2011年   639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疗效与临床表型和ATP7B基因第18外显子突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针刺法为主辨证治疗前列腺炎22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绪斌  唐巍 《针刺研究》1998,23(3):228-229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227例。平均年龄34.5岁。病程2周~10年。未婚69例,已婚158例。患者经前列腺指检、前列腺液化验和B超检查后确诊。所有病例按临床辨证属脾虚湿困型90例,湿热下注型137例。治疗方法取穴:以中极、膀胱俞、次为主穴,脾虚湿困型配三阴交、足三里、中院,湿热下注型配阳陵泉、太冲、中诸、丰隆、风池。主穴每天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配穴根据证型和症状每次选用2~3个。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中院、足三里用补法,阳陵泉、太冲、丰隆、风池用泻法,其它穴位用平补平泻法。中极、膀脱俞、次穴诱导针感向会阴部放射,其…  相似文献   
63.
新加天王补心口服液抗心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告了新加天王补心口服液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该制剂22.5g/kg·W腹腔注射能显著增加家兔正常心肌的血流量,并能有效地对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心得安、酚妥拉明均不能明显阻断其血流效应。同时,该制剂可明显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低灌注期脑组织局部血流量,减轻迟发性低灌注;能有效阻止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的释放,降低 EAA的兴奋性;明显增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和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促进内源性NO的生成。由此证明新加天王补心口服液确具对抗心脑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64.
颈性眩晕的辨治经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不一,其发病机理也不相同,辨证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现分述如下。 1 颈椎错缝 颈椎错缝是引起颈性眩晕典型发作的主要原因。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发出后越过第7颈椎横突前方,自第6颈椎横突孔开始,穿行而上,经枕骨大孔入颅。C_1~C_6任何部位的关节错位,都可引起椎动脉扭曲,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诱发眩晕。此种眩晕具有颈性眩晕的典型临床表现,即眩晕与颈部的旋转活动有明显的关系。当头转到某一角度时,即诱发眩晕;改变头位,眩晕即减轻或缓解。临床中我们发现颈椎错缝有二种情形。一是单个颈椎错位。最常发生于第2颈椎,常突然发病,多由卧床看书、猛力转头、颈部外伤等原因引起。张口位X线片可  相似文献   
65.
叶黄素酯的生物转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龙胜  忻旸  周斌 《中草药》2005,36(10):1486-1488
目的对叶黄素酯进行微生物降解,以获得游离态叶黄素。方法采用青霉菌摇瓶发酵转化法,并考察了pH、发酵时间、接种量对转化结果的影响。结果青霉菌在pH值为6.0,接种量为2菌塞,发酵24 h叶黄素酯转化彻底,所得叶黄素纯度为91.6%,延长转化时间使叶黄素纯度增加,但是叶黄素质量浓度降低。结论青霉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能转化叶黄素酯为游离态叶黄素的酶,发现制备叶黄素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6.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初治的Ⅲ~Ⅳ期老年NSCLC22例,以21d为1个周期,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入,d1、d8;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入,d1。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全组22例均可评价,有效率为40·9%(9/22),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外周神经感觉异常。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NSCLC有一定的疗效,毒性较小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7.
骨松I号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章信  方朝晖 《安徽医药》2005,9(5):326-328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为法组方的对骨质疏松症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方法采用骨松I号胶囊治疗维甲酸诱导的骨质疏松症模型,并以为对照药物,观察实验大鼠的饮食情况、活动度、毛色情况,骨密度观察,血清钙、磷含量,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尿羟脯氨酸/尿肌酐比值等指标.结果骨松I号胶囊不仅可显著改善实验大鼠的饮食情况、活动度、毛色,还可显著地改善骨密度观察,血清钙、磷含量,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尿羟脯氨酸/尿肌酐比值等指标.结论骨松I号胶囊对维甲酸引起的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骨松I号整体调节机体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8.
桂枝茯苓混悬型无糖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冬梅  刘丛彬 《安徽医药》2005,9(5):328-329
目的筛选出最佳的桂枝茯苓颗粒剂的处方及成型工艺.方法以其成型性、溶解性为筛选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其最佳的成型工艺.结果桂枝茯苓提取物及药材原粉中加入1倍量的糊精,少量微晶纤维素和甜蜜素,并以10%的CMC-Na作为黏合剂为最佳处方.结论该处方的助悬性、成型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69.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CHF)属于中医“惊悸”、“怔忡”、“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心衰的发生主要是心脏自病或它脏病累及于心,使心之气阴不足或阳气受损,无力鼓动血脉,从而使血脉瘀阻,而痰、水、瘀等病理产物又进一步损及心之阴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其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心之阴阳气血不足,标实是指血瘀、痰饮、水停。现代医学利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提高心肌收缩力,达到改善血流动力学、纠正心衰的目的。但各类心衰治疗药物都有其各自的不良反应[1-2]。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康肾止血颗粒剂对IgA肾病(IgAN)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尿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44例IgA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口服康肾止血颗粒剂(由黄芪、白术、丹参、连翘、全蝎、牡丹皮、白茅根等组成)治疗,对照组21例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尿红细胞数、尿蛋白、尿IL-6、药物副作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疗效虽以治疗组为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证候积分值的改善,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尿IL-6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副作用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康肾止血颗粒剂对IgAN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副作用,并能下调IL-6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