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评估预置回肠造口(末段回肠预置于腹壁下)对比袢式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优势。 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分为预置回肠造口组及袢式回肠造口组。主要的研究终点:首次住院以及术后3个月总体并发症指数(CCI);次要研究终点: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术后3个月再次住院率以及肛门直肠功能(Wexner评分);其他研究终点:术后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腹泻、手术时间>3 h、切缘阳性率以及术后病理pTNM分期。 结果预置回肠造口组对比袢式回肠造口组的首次住院总体并发症评分(CCI评分)为(25.3±7.1 vs. 26.4±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6,P=0.067),而预置回肠造口组对比袢式回肠造口组术后3个月的CCI评分为(26.2±6.2 vs. 31.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83,P=0.041)。此外,预置回肠造口组患者对比袢式回肠造口组患者在手术时间(Z=-2.646,P=0.008)、住院时间(Z=-3.564,P=0.034)、住院费用(Z=-5.118,P=0.021)、术后3个月再次住院率(χ2=25.652,P=0.001)、术后3个月肛门直肠功能(t=-3.128,P=0.003)以及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χ2=9.692,P=0.021)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预置回肠造口相对于袢式回肠造口是一种安全可行且经济有效的术式,但仅限于中低危吻合口漏患者。此外,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随访时间短,仍需后续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对HepG2细胞增殖、CYP基因表达及蛋白定位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PCR、免疫荧光法( IF)和 Western blot 检测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对CYP1A1和CYP3A4的影响。结果在梯度浓度作用后,2种药物对HepG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2种药物(50μg · mL-1)均阻滞HepG2细胞周期于G2-M期,都是CYP1A1、CYP3A4 mRNA的抑制剂,但抑制效果有差别;CYP3A4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种药物均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主要是由于两者阻滞其周期于G2-M期。结论相比于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对CYP3A4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更强,而对CYP1A1mRNA的抑制强度略低。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芩苷的浓度,并初步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芩苷纳米结晶后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药物,以地西泮为内标,色谱柱为C8柱(100 mm×2.0mm,2.2μm),0.2%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0.4 mL·min-1。样品在三级四极杆串联质谱中经ESI源离子化后以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测定。结果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55 000 ng·mL-1,定量下限为5 ng·mL-1,平均方法回收率在87.4%5 000 ng·mL-1,定量下限为5 ng·mL-1,平均方法回收率在87.4%100.9%,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15%。结论方法灵敏、准确、快速、专属性强,适用于黄芩苷的血药浓度测定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4.
临床资料患者,男,84岁。于入院1个月前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支架植入术,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及氯吡格雷75mg/d,m院后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无呕血及黑便,当地医院行腹部x射线片检查示:肠梗阻,给予灌肠等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2h后解鲜血样大便约200mL,遂来我院就诊,以“肠梗阻、急性腹膜炎”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8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术后发生VTE的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入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后未发生VTE的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合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进一步阐述结直肠癌术后VET的诊疗方法。 结果?两组在性别、体重指数≥30?kg/m 2(中度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式(造瘘)、手术方式(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输血、使用止血药物及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血小板(PLT)、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3.5岁[OlR=2.258(95% CI:1.019,5.044)],糖尿病[OlR=2.688(95% CI:1.237,5.842)]、新辅助化疗[OlR=2.424(95% CI:1.147,5.123)]、输血[OlR=2.559(95% CI:1.073,6.103)]、手术方式[OlR=2.044(95% CI:1.044,4.002)]、PLT[OlR=7.800(95% CI:2.689,22.625)]及D-二聚体[OlR=25.416(95% CI:8.726,74.013)]是结直肠癌术后VTE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好发VTE的患者应该加强术后护理,早期下床活动,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必要时予以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若术后发生VTE,则根据患者出血风险和具体情况制定诊疗措施。  相似文献   
56.
热带假丝酵母菌已成为第3种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其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热带假丝酵母菌的生物膜是住院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感染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但是,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研究少且分散。为此,本文将从环境因素、基因调控、抗性和抗性机制等多方面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生物膜进行系统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57.
58.
59.
目的 观察芪蛭皱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香烟烟熏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于造模第15天,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中剂量颗粒辅料溶液灌胃4周,其他各药物干预组给予芪蛭皱肺颗粒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和阳性药物(固本咳喘片)溶液灌胃4周,末次用药后取肺组织HE染色,取血清和BALF采用放免法检测IL-8和TNF-α的含量.结果 采用香烟烟熏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成功复制了COPD大鼠模型,病理观察显示大鼠支气管及肺血管壁炎细胞浸润,分泌物明显增多,肺泡扩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8与TNF-α含量均升高(P<0.01或<0.05);BALF IL-8与TNF-α含量亦均升高(P<0.05或<0.01);与模型组比较,芪蛭皱肺颗粒各剂量组及固本咳喘片组血清及BALF中IL-8和TNF-α含量均降低(P<0.05),以芪蛭皱肺颗粒大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芪蛭皱肺颗粒有可能是通过减少炎症因子的生成和释放,从而有效调节肺炎症损伤时IL-8和TNF-α水平的升高,对大鼠模型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60.
CD163属于清道夫受体家族,是人体血红蛋白-触珠蛋白清除剂的亲和力受体,也是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CD163是一种双重免疫调节剂,能够刺激免疫反应,又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在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多项研究发现CD163对乳腺癌、肺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肝癌等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深受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CD163的结构功能及在常见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