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2):2067-2069
[目的]〗探讨锁骨中段骨折经非手术治疗后不愈合的风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非手术治疗的785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其中87例患者不愈合。使用双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来评估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的风险因素。[结果]通过双变量分析,不愈合明显增加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骨折移位和粉碎性骨折(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吸烟、骨折移位和粉碎性骨折是独立的风险因素。[结论]锁骨中段骨折经非手术治疗不愈合的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吸烟、骨折移位和粉碎性骨折是不愈合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82.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主要由创伤引起的踝关节损伤破坏其生物力学的平衡,导致踝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常好发于青年人群,患者常易出现关节疼痛及僵硬等症状,不及时干预则发展为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目前针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应用国内并无相关文献进行报道,故我们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病因、诊断、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利用软骨细胞与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共培养,观察ADSCs是否能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方法 4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8只,雌雄不限,体重2.2~2.7 kg,分离、培养兔软骨细胞和ADSCs,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将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各取将1 mL细胞密度为2×104个/mL的软骨细胞和ADSCs分别接种至Transwell小室6孔板上、下层共同培养,对照组单独培养ADSCs。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两组ADSCs形态变化;培养14 d后行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ADSCsⅡ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 mRNA表达。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示,随培养时间延长,实验组ADSCs逐渐变为软骨样细胞形态,呈圆形;对照组ADSCs仍以梭形为主,呈束状或漩涡状生长。培养14 d,实验组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实验组Ⅱ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3±0.07、2.13±0.08、1.08±0.08,显著高于对照组(0.04±0.03、0.13±0.04、0.1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与软骨细胞共同培养,ADSCs可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究股骨颈骨折术后不同复位质量的力学特性。方法 选用Sawbones人工合成股骨模型3例,将2例造模成为Pauwel III 型股骨颈骨折,并在骨折模型上以倒三角方式置入3颗空心螺钉,用以固定骨折,并保持不同复位质量(定义为模型1、2);另外1例模型为无骨折模型,即不进行任何造模操作(定义为完整模型);在力学试验机上对股骨模型进行垂直载荷加载。结果 当股骨头位移达到4 mm时,完整模型和模型1、2承受的平均载荷分别为(236.30±5.35)、(196.57±3.56)、(69.50±2.95) N,3组载荷具有显著性差异。当股骨头位移达到5 mm时,完整模型和模型1、2承受的平均载荷分别为(276.7±3.40)、(232.93±2.64)、(80.83±4.54) N,3组载荷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股骨颈骨折术后复位质量越差,股骨承受应力的能力越弱,术后康复过程中并发骨不愈合、再骨折、股骨头坏死的机率越高。  相似文献   
85.
他汀与二膦酸盐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采用去卵巢大鼠模型。观察服用他汀药(simvastatin,舒降之)与二膦酸盐药物(etidronate,邦德林)对股骨下端骨量影响,进一步探讨他汀药物的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机制。方法 切除卵巢大鼠在术后1个月开始分别给予辛伐他汀与二膦酸盐及对照激素替代治疗,同时设假手术对照与去势对照组,各组均在服药100d后处死动物,进行全股骨骨密度及股骨下端不脱钙制片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结果 服药组均较去势对照组的骨密度值有所增加,骨计量学测量同样可见到骨体积明显改善,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于骨形成类指标,如:成骨活性增加,类骨质生成,骨转换加快,骨重建时间缩短等,这均与二膦酸盐药物作用机制与表现不同,二膦酸盐作用使骨吸收表面减少,骨重建周期延长,而类骨质表面与平均类骨质宽度等计量指标下降,结论 他汀类药物能阻止去卵巢大鼠股骨下端骨组织的快速骨丢失,其作用是通过促进骨组织形成与骨转换加快而实现,这与二膦酸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6.
椎体撕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问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但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机制目前所知甚少,对于突出物的组织起源也缺乏一致的认识。有研究认为腰椎问盘突出物主要是髓核组织;有研究认为主要是纤维环组织;有报告认为以软骨终板为主;更有人认为是新合成的纤维软骨组织。近来,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一种新的腰椎问盘突出类型——椎体撕脱型腰椎问盘突出,其组织学特征为软骨终板连同其下的椎体松质骨一并撕脱游离突出于椎管内。  相似文献   
87.
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已成为治疗腰椎疾病的主要趋势, 传统的椎间融合器难以满足微创手术的需要, 因此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被研发应用于临床。该类融合器利用铰接结构原理, 以收缩状态植入椎间隙, 于原位撑开, 可增加与终板接触面积, 并能够恢复前凸曲度, 具有较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适用于各种需要椎间融合的腰椎退行性疾病, 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近年来研发的可撑开型融合器的类型、设计特点、临床应用、优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骨关节炎(OA)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退行性关节炎。常见致病因素包括年龄增大、体质量偏重、长期劳损、创伤、炎症、关节先天性异常等。OA疾病中最易受累的是膝关节,膝骨关节炎(KOA)是涉及整个滑膜关节的复杂疾病过程。KOA的病因复杂,目前对于KOA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治愈,只能控制KOA的某些症状或者延缓该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这既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负担。因此,应用KOA动物模型有助于研究其潜在的发病机制。文章综述了目前使用较多的KOA动物模型,具体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和转基因3类,同时对常用的动物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这些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就该疾病动物模型目前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做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89.
含有生肌液的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兔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在皮肤开放创面上进行缺损修复与重建是组织修复领域的研究焦点。构建含有中药的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创面缺损的研究并不多见。目的:将含有生肌液的皮肤支架与自体皮肤细胞复合,构建含药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兔皮肤缺损。设计:自体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实验于2005—02/08在天津市天津医院骨科研究所细胞工程室完成。材料:同窝大耳白兔8只,体质量1.6~1.8kg。自行提取生肌液(1500g/L),成分为当归、生地、龟板、象皮、血余、生石膏、炉甘在;明胶-壳聚糖支架材为料天津大学提供,分别修剪成1-3cm直径的圆片,60Co照射灭菌;DR无细胞真皮基质由江苏省启动市医疗用品研究所提供。方法:分离培养兔皮肤细胞,获取第3代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延兔脊柱两侧制作直径1.5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4个。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明胶-壳聚糖支架贴附于创面后滴加生理盐水),人工真皮组(DR无细胞真皮基质贴附于创面后接种细胞悬液),非含药组织工程皮肤组(明胶壳聚糖支架贴附于创面后接种细胞悬液),含药组织工程皮肤组(生肌液明胶-壳聚糖支架贴附于创面后接种细胞悬液)。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13d测量剩余创面面积。②术后7d、10d取材行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①术后13d各组创面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剩余面积阴性对照组〉人工真皮组〉非含药组织工程皮肤组〉含药组织工程皮肤组,非含药组织工程皮肤组、含药组织工程皮肤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后10d,阴性对照组、人工真皮组、非含药组织工程皮肤组均有炎性肉芽组织增生,无表皮组织形成;含药组织工程皮肤组形成接近正常的上皮组织及幼稚的真皮组织。非含药组织工程皮肤组与人工真皮组BrdU标记弱阳性,含药组织工程皮肤组BrdU标记强阳性。结论:实验采用的方法使种子细胞在含有生肌液的明胶壳聚糖支架上增殖,在体修复皮肤损伤,能够有效扩展皮肤缺损处的覆盖面积,缩短皮肤缺损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0.
细胞移植在修复损伤组织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前景.应用细胞治疗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或建立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案,移植细胞的在体连续动态追踪显得尤为重要.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的应用,改善了以往只能依靠免疫组织化学、电镜等侵袭性方法的不便.研究者建立了多种制备该颗粒的方法,并摸索其标记细胞的最佳条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SPIO活体示踪细胞的可行性及其优势,为细胞移植运用于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了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