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44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490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106篇
外科学   190篇
综合类   3933篇
预防医学   397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504篇
中国医学   829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661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9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91.
目的:比较原花青素二聚体的2种同分异构体——原花青素B1和B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V-2细胞,MTT法检测原花青素B1与B2对BV-2细胞活力的影响;以1 mg/L的LPS刺激BV-2细胞12 h建立的细胞炎症模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ELISA法、Transwell趋化实验和Western blot法比较原花青素B1和B2对LPS诱导的BV-2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趋化行为及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的抑制作用。结果:原花青素B1和B2对BV-2细胞没有毒性。与LPS组比较,原花青素B1和B2均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TNF-α和IL-1β的释放及BV-2细胞的趋化作用,并抑制NF-κB的磷酸化。结论:原花青素B1和B2均能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其作用强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2.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14岁,1990年元月14日因心前区疼痛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Ⅲ·房室传导阻滞。于吸氧、止痛、极化液等治疗,於当日晚病人反复抽搐呈阿斯综合征。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Ⅲ·房室传导阻滞伴韦登斯基现象。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原青花素(GSP)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1)伴肾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LPS制备SD大鼠AL1模型;同时腹腔注射GSP50mg/kg进行干预。给药后6h取静脉血,并制备肺、肾皮质组织匀浆;检测血中肌酐(SCr)、尿素氮(BUN)、乳酸(Lac)及一氧化氮(NO)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肺和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IL-6水平。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肺血管通透性变化及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检测肺和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Na^+-K^-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变化;用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①LPS大鼠肺间质弥漫性出血,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粒细胞聚集、浸润,并可见弥漫性肺泡间隔增厚,GSP干预可明显减轻上述病理表现。②LPS大鼠肺组织W/D和肺血管通透性显著增高(P〈0.05或P〈0.01);而GSP干预可显著降低上述指标(P均〈0.01)。③LPS组血清及肺组织TNF-α、IL-1β、MCP-1和IL-6、MDA和MP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a^+-K^+-ATP酶、SOD及GSH-Px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LPS大鼠肺组织MAPKs磷酸化水平及NF-κB的DNA结合活性也显著升高,GSP干预后上述指标明显减轻。结论:GSP通过阻断MAPKs的激活及抑制NF-κB的DNA结合活性,降低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的损害,对LPS所致大鼠AL1伴肾功能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绝经后阴道出血275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年龄,年限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分析27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行分段诊刮和(或)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病理诊断,功能性子宫内膜57.72%,功能失调性子宫内膜18.18%,萎缩性内膜21.09%。结论绝经短的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主,年老、绝经年限愈长的妇女恶性肿瘤发生率愈高,尤其以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占恶性肿瘤之首。  相似文献   
995.
中药外用治愈顽固性扁平苔癣1例(037003)山西省大同矿务局第一职工医院陈彦芳,李俊英,吴荃枝关键词中药,顽固性扁平苔癣CurcofOnePatientwithIntractableLichenPlanusViaExternalUscofChine...  相似文献   
996.
2 188例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亿人为HBsAg携带者。HBV血清免疫标志检查是目前分析和判断患者病程及是否有HBV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为进一步了解本地区HBV血清学标志的表现模式及各项指标的分布情况,我们收集了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的2188份血清标本,并对结果模式以及人群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各种复杂心胸手术后,呼吸功能的维护十分重要。我院自1985年12月~1987年6月对34例大型心胸手术后病人采用呼吸机人工辅助或控制呼吸,取得良好效果,无一例死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4例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2~42岁,平均14.9岁。常温手术4例,低温体外循环手术27例,深低温低流量(体温低于20℃,流量<5ml/kg/分)体外循环手术3例。病种: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3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2例,单纯房间隔缺损9例,单纯室间隔缺损15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室缺伴严重心衰1例,其它心脏复杂畸形3例。术前重度肺动脉高压(Pp/Ps>0.75)3例。体外循环时间35~155分(平均69.9分)。术后灌注肺1例。术后心跳骤停持续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优化反胶束法分离和提取溶菌酶的条件,为溶菌酶的工业提取提供参考。方法:以溶菌酶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反胶束团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浓度、正辛烷与正己醇的配比、氯化钾溶液浓度、被萃取液与萃取液比例对溶菌酶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溶菌酶的最优提取条件为CTAB浓度30 mmol·L-1,正辛烷-正己醇(4∶1),KCl浓度0.15 mol·L-1,被萃取液-萃取液(1∶2)。在该条件下,溶菌酶质量浓度1.330 g·L-1。结论:反胶束溶液提取溶菌酶的方法具有液液萃取的优点,溶菌酶不容易变性失活且溶解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开发。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结肠冗长症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以减少误诊,缩短确诊前的就医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17和322医院普外科2005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例结肠冗长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27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早期反复出现的顽固性便秘、腹胀、腹痛、消瘦等,容易被误诊.除3例患者因乙状结肠冗长症并发扭转急诊入院手术外,24例症状持续,反复多处就医长达2~32年.经门诊钡灌肠造影确立诊断,手术切除病变肠段,随访7~11个月,患者腹胀、腹痛、便秘、消瘦等全身症状消失.结论 本病较少见,要提高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钡灌肠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最好方法.确诊后外科手术是治疗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0年12月-2003年12月期间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121例,随机分为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随访12周,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CHF病人73例,包括治疗组45例,对照组28例.73例病人中,男52例,女21例,年龄28岁~76岁(58.3岁±8.37岁),均有器质性心脏病,其中风心病11例,缺血性心脏病34例,高血压病19例,扩张型心脏病9例.采用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36例,Ⅳ级16例.两组病人治疗前临床特征及心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