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老年垂体腺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垂体腺瘤以无功能性腺瘤为主,以大腺瘤及巨大腺瘤多见,其生长缓慢,多不呈现功能性垂体腺瘤的症状,难以早期诊断,且多合并全身性疾病。治疗原则为:首先观察临床症状,以保守治疗为主,对出现视力、视野障碍的病人应施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多采取经蝶窦微创手术,对手术残留或复发者可应用伽玛刀治疗。  相似文献   
22.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3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22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内植骨钛板内固定术,15例行分节段颈椎间盘切除、减压+PEEK-cage内植骨椎间融合术。对两种术式疗效及融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例均获随访,时间10~31(18±4.25)个月,两组植骨均融合且无椎间盘退变及椎间高度丢失。两术式疗效及融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取得满意效果,应根据患者病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术式。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联合使用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修复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方法和疗效观察.方法 关节镜辅助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修复前交叉韧带,同种异体肌腱修复后交叉韧带,术后用Lysholm功能评分和KT2000测量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29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8个月.术前Lysholm功能评分平均(58.2±4.3)分,终末随访时平均(91.4±4.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终末随访时KT2000关节稳定性定量测量结果显示,患膝较健膝略松弛,但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联合使用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修复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是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重建膝关节稳定性的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
25.
26.
骨软骨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之一,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发生在脊柱者少见。脊柱骨软骨瘤因病变部位隐蔽,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容易误诊.笔者于2006年10月收治1例脊住骨软骨瘤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根据国内外循证医学指南制定标准化方法与步骤,组建多学科指南制定专家工作组,先后经过指南注册及指南计划书撰写、相关指南评价分析、临床问题遴选和确定、临床证据检索及评价、形成推荐意见等流程,经共识专家组3轮讨论,最终制定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使用GRADE系统对证据体和推荐意见进行分级。同时考虑中国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干预措施的成本和利弊平衡为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提供15条推荐意见。该指南涵盖了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筛查、风险评估、诊断、基础措施、多种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监测和评估等方面。本指南旨在为我国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小儿增生性血管瘤及其邻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规律,进一步了解血管瘤的发生机制。方法取新鲜增生性血管瘤和其邻近组织标本,以同年龄非血管瘤病人同类组织作对照,提取VEGFmRNA逆转录为cDNA,进行PCR及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血管瘤组织的VEGFPCR阳性率为9/9,邻近组织为8/9,对照组为1/9,卡方检验显示血管瘤及其邻近组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荧光定量PCR显示血管瘤和其邻近组织VEGF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而两者较非血管瘤病人同类组织VEGFmRNA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VEGF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分化成血管瘤内皮细胞,在血管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三七总甙对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成骨潜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种子细胞的来源是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热点,探讨含三七总甙的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成骨潜能的影响,为优化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含三七总甙的条件培养基(A组)与常规条件培养基(B组)两种方法将兔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后,对各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组织学检测以及采用ALP与BGP检测试剂盒进行定量分析,以判断两种培养基对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成骨能力的影响。结果:A组B组碱性磷酸酶(ALP)分泌量(U/L)分别为9.31±0.59,6.13±0.57;骨钙素(BGP)分泌量(μg/L)分别为27.13±1.51,16.62±1.69。结论:体外条件培养的MSCs具有一定的成骨能力,使用含有三七总甙的条件培养基可以大大提高其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30.
甘琳  李辉  刘晓奇 《护理学杂志》2021,36(22):12-15
目的 调查低年资护士职业偏差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偏差行为量表、给药失误报告障碍量表及护士道德勇气量表对368名低年资在岗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低年资护士职业偏差行为得分(27.19±7.1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给药失误报告障碍、道德勇气和护龄是低年资护士职业偏差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低年资护士职业偏差行为尚处于低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加以干预,以进一步降低低年资护士职业偏差行为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