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11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66篇
综合类   16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浓度的酒精灭活骨肉瘤细胞 (OS- 732 )后细胞内部结构变化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5%和 95%酒精灭活骨肉瘤细胞 ,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灭活后的细胞内部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形成不可逆性损伤。 MTT法检测证明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已无生存能力。结论 :两种浓度的酒精对骨肉瘤细胞的灭活是有效的 ,为临床上骨肉瘤的保肢治疗提供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5-Aza)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成肌细胞过程中,其对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鉴定4周龄Wistar大鼠骨髓MSCs,以不同浓度5-Aza作用,用四唑盐(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活力,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RT-PCR及电泳测定诱导后大鼠的MSCs中骨骼肌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0和1 μmol·L-1 5-Aza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随着5-Aza浓度的增高,MSCs的增殖逐渐减弱;20~30 μmol·L-1 5-Aza对细胞有毒性作用,影响其增殖。3和6 μmol·L-1 5-Aza,MSCs有骨骼肌肌动蛋白的表达;9和12 μmol·L-1 5-Aza,MSCs有骨骼肌肌动蛋白的表达,该浓度作用9 d后有部分细胞体明显增粗,12 d有肌管样细胞出现。结论:5-Aza影响干细胞分化,调控基因的表达及调控MSCs向肌细胞定向分化为肌管样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角肌前侧入路与肩峰前外侧入路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方法以三角肌前侧入路与肩峰前外侧入路为依据将82例肱骨近端骨折分为两组各41例,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onstant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中,肩峰前外侧入路手术能使肩关节功能更好、更快地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检测卵巢恶性肿瘤标志物CA125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为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组织类型的鉴别提供一种灵敏、方便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Ⅰ-Ⅱ期患者60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Ⅲ-Ⅳ期患者7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5例(卵巢囊肿、黏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无妇产科疾病正常体检妇女7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微柱凝胶检测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血清CA125阳性表达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Ⅰ-Ⅱ期、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Ⅲ-Ⅳ期的血清CA125的阳性率分别为14.3%、24%、30%,81.7%和94.3%,各组织类型卵巢上皮性肿瘤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其血清CA125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Ⅰ-Ⅱ型和Ⅲ-Ⅳ阳性率与卵巢良性肿瘤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Ⅰ-Ⅱ型和Ⅲ-Ⅳ阳性率与卵巢交界性肿瘤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浆液性和黏液性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血清CA125的阳性率分别为76.2%和51.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方法检测血清CA125诊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80%,假阴性率为11.5%,假阳性率为20%,约登指数为0.69,阳性似然比为4.425,阴性似然比为0.14。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微柱凝胶法检测血清CA125对卵巢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一种简便、经济、灵敏的卵巢恶性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用输液瓶口贴在吸痰患者中的特殊应用,以降低吸痰连接管的污染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12月骨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吸痰后吸痰管的吸引连接管60个,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个;试验组患者吸痰完毕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吸痰连接管后,直接用医用输液瓶口贴封闭连接管接口处,对照组患者吸痰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吸痰连接管,放入离子水中;对两组连接口处进行细菌培养;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中有3份吸痰连接管细菌生长,阳性率为10.00%,试验组30份连接管中培养出细菌3株,革兰阳性菌2株占66.67%,革兰阴性菌1株占33.33%;对照组30个连接管中培养出细菌17株,革兰阳性菌8株占47.06%,革兰阴性菌为9株占52.94%。结论该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行,而且能有效的降低吸痰连接管接口处污染率,更好的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因各种原因所致股骨头内脂质堆积、多能干细胞成脂分化、股骨头内血供障碍等引起的一类疾病,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最终不得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1,2〕.因此,人们一直寻找安全、有效、无创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ALD是因长期大量摄入酒精而造成的肝脏损伤性疾病,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可从最初的酒精性脂肪肝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ALD病因明确,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在美国ALD是导致肝病患者死亡的  相似文献   
18.
固定平台与旋转平台假体用于外翻膝的早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昆鹏  张雪冰  张国栋  杨光  齐欣 《中国骨伤》2015,28(10):897-902
目的:比较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旋转平台和固定平台两型假体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外科由同一医师进行初次人工膝关节置换的17例(23膝)进行回顾性随访研究,其中男2例,女15例;年龄48~75岁,平均61.5岁。术前诊断为骨性关节炎14例(19膝),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4膝),所有膝关节有外翻畸形。其中9例(12膝)使用固定平台型假体(PFC Sigma),8例(11膝)使用旋转平台型假体(PFC Sigma RP).术前和术后随访行KSS、HSS、WOMAC评分,测量关节活动度、胫股角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5个月。两组患者膝外翻畸形均得到矫正,术后末次随访的KSS、HSS、WOMAC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固定平台组和旋转平台组在术后KSS、HSS、WOMAC评分以及胫骨角、膝关节活范围改善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末次随访膝关活动范围固定平台组(101.8±8.8)°与旋转平台组(108.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平台组没有发现垫片脱位,两组术后均无感染、腓总神经麻痹、脱位、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X线检查未见假体骨溶解及松动发生。结论:外翻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使用旋转平台和固定平台型假体均能获得满意的早期临床效果,两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87例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入院患者,年龄6192岁,67例门诊骨密度(BMD)正常的健康人,年龄5092岁,67例门诊骨密度(BMD)正常的健康人,年龄5060岁,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10 ml,取血清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s IL-6)、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KP)、钙(Ca)、磷(P)等指标,同时测定腰椎及股骨颈BMD。结果研究对象BMD随年龄增加逐年下降。IL-6在BMD正常人群中变化差异不明显,但均有随年龄增加和BMD值降低而上升的趋势,和BMD呈明显负相关。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BGP和AKP含量明显高于BMD正常的健康人,血钙、血磷水平各组变化不大。结论随着年龄增加,BMD逐年下降,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血清L-6R明显升高,并促进骨吸收增加,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0.
<正>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致死率及致残率高,发病率约为0.1/10万,主要发生于1020岁的青少年。在1970年之前,骨肉瘤主要采取截肢手术,其5年生存率为10%-20%〔1〕。近年来随着术前术后化疗、保肢手术的开展,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80%〔1〕,这与Rosen等〔2〕发现的术前术后规范化化疗密不可分。但大剂量化疗药物存在副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