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9篇
  免费   882篇
  国内免费   455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336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2090篇
内科学   755篇
皮肤病学   126篇
神经病学   223篇
特种医学   268篇
外科学   735篇
综合类   3921篇
预防医学   590篇
眼科学   328篇
药学   827篇
  21篇
中国医学   341篇
肿瘤学   321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533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834篇
  2011年   1023篇
  2010年   878篇
  2009年   906篇
  2008年   847篇
  2007年   919篇
  2006年   704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手部高压注射伤(high-pressure injection in-juries,HPII)是手外科临床少见的特殊急症。由于早期症状轻,易被医生和患者忽视,延误及时、正确的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是工业高压枪的操作者,不慎将化学制剂(或水)经80,000kPa以上的压力瞬间注入手部而致[1]。尽管局部皮肤伤口细小,但因高压喷射的物理作用、有害喷射物的化学作用及组织内压的骤然增高,常常引起较严重的手部组织损伤[2]。Neal和Rappold报道其所致截指和(或)截肢率高达16%~48%[3,4]。我科自2002年4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手部高压注射伤患者13例,采用一期彻底清创、引流及二期…  相似文献   
12.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1月~2003年2月手术治疗5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随访10d,1、3个月、1年和2年,记录患者神经功能和残留症状。[结果]术前82.1%的患者有下肢麻木,术后10d,1、3个月、1年和2年分别有43.6%、39.I%、36.6%、35.3%和35.7%的患者下肢残留麻木,与病程、术前JOA评分和椎管狭窄类型有关,与年龄和神经根直径无关。[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1个月内下肢麻木恢复最快,术后1年和2年下肢麻木发生率为35.3%和35.7%,推测神经组织的潜在恢复能力影响下肢麻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动物模型中系膜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与细胞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1-22-3(MoAb1-22-3)及Habu蛇毒素分别诱导大鼠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两个不同诱因引起模型的各个阶段的系膜细胞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eb的表达程度,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情况。结果:在MoAb1-22-3模型,随着系膜细胞增殖程度的加理,ECM积聚增多,α-SMA的表达程度也增加,三者平行变化并具有高度相关性,而Habu模型则系膜细胞增殖和ECM增加的同时α-SMA,SMemb表达不增加。结论:α-SMA不是系膜细胞被激活并处于增殖/分泌表型唯一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CT、MRI等检查手段在外伤性高位截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l例外伤性高位截瘫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脊椎损伤采用Denis系统分型;脊髓损伤采用ASIA损伤分级评价其神经功能;以MRI颈髓损伤及临床表现为参照探讨影像检查方法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颈椎损伤:过屈型7列、过伸型12例、轴向负荷型22例;脊髓的压迫程度:Ⅰ型5例、Ⅱ型27例、Ⅲ型9例;椎体骨折34处,附件骨折23处,脱位11处。结论:X线、CT、MRI等检查手段在高位截瘫诊断中相互补充,是颈部分外伤患者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应当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组和4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根据纤维化程度分期进行影像资料和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肝左叶增大,肝表面形态及肝实质密度的改变,脾脏增大,门静脉增宽和侧枝循环的建立等影像学改变,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显示57例肝纤维化患者螺旋CT三期扫描诊断肝纤维化52例,敏感性91.2%,特异性77.8%。各期肝纤维化分期准确28例,准确率49.1%;准确判断轻度纤维化(S1、S2)或重度纤维化(S3、S4)44例,准确率77.2%,诊断早期肝硬化16例,准确率84.2%。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能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而且是动态观察肝纤维化的病程演进和临床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引入PDCA循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PDCA循环法,规范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具体实施。结果医疗废物要达到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重要保证;加强培训与宣传教育,提高全员管理意识是重要环节;完善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的配套设施是重要基础;制定管理质量标准认真督促检查考核是重要手段。结论PDCA循环法是加强完善医疗废物管理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开放性损伤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2008年01月至2009年01月,对 32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32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人工皮"全部成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后维持患者适当的体位,保证有效引流及密切的护理观察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内乳淋巴结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内乳淋巴结复发的原因,强调内乳淋巴结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以内乳淋巴结转移为首先复发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初发病时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期以及治疗经过。结果40例患者内乳淋巴结复发与患者年龄、经期状况、手术方式无关(P>0.05)。而与原发肿瘤直径、部位、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临床病理分期相关(P<0.05)。结论位于乳腺内侧区、中央区的大块肿瘤(>3cm),腋窝淋巴结阳性数多(>3),且临床病理分期晚(IIb IIIab)的乳腺癌患者,内乳淋巴结转移机率较高,须加强术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万苏闽  陈叶香 《现代护理》2006,12(29):2821-2822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方法采取前瞻性监测并结合回顾性调查,总结近3年来我院新生儿病区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发生院内感染75例,2003年、2004年、2005年平均感染例次率分别为8.04%、6.70%、4.71%。结论加强前瞻性监测并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吻合器在中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保留肛门治疗85例中位直肠癌。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随访6-102个月,局部复发4例,其中Dukes B期I例,Dukes C期3例,复发率为4.7%;10例(11.4%)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不良现象发生。结论:吻合器的应用提高了中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降低了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